search

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嵩山盧崖瀑布潑水節

  時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中嶽廟廟會]

  中嶽廟的廟會興於何時,當地的老百姓也說不清楚,他們只知道這是從老輩子那裡傳下的規矩。每到春季農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十,傳統的古廟會就拉開了序幕。會期長達10天,廟會活動豐富多彩。熱鬧非凡,人群摩肩接踵,似水如潮。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大娘很引人注目。她們的肩上和手提

  樂途遊民部落五週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週出遊全攻略 的籃子裡搭滿一縷縷鮮豔多彩的紅頭繩。她們時而分散在中嶽廟的大門外,時而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人們從她們面前走過時,總是隨手遞上一兩角錢,接過老人手裡的一縷紅繩,漫步向中嶽廟的縱深處走去。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婦女,她們向老人討要紅繩時,總是臉上騰起紅雲,羞怯地把紅繩往腰間一塞,行動極為迅速, 很快便隱入擁護的人群中。

  原來,這是流行在當地的一種求子習俗,人們俗稱為“拴娃娃”。凡婚後不孕的婦女,大多都要在廟會期間參加這項活動。娃娃,是一種用黃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曬乾後塗上色彩。這種泥娃娃並不是誰都可以賣的,人們認為,只有從廟裡道人手中拴回的娃娃才最靈驗。因為娃娃需要拴回家,所以,紅頭繩自然而然地就承擔了拴的職責。拴的地點,一般都在中嶽廟後院的崇聖門周圍和寢殿裡。寢殿內供奉著“天中王”和“天靈妃”的塑像。“天中王”,人們稱他為 “嵩嶽大帝”,是主管嵩山一帶的大神,人們都很尊敬他。傳說有一年武則天到嵩山遊玩,看嵩嶽大帝獨自一人非常可憐,便給他封了一個妃子叫“天靈妃”。老百姓嫌“天靈妃”拗口,都習慣稱她為“嵩嶽娘娘”。據說嵩嶽娘娘心地善良,很同情人們的疾苦,凡沒有兒女的人向她求援,她都會慷慨地滿足人們的要求。

  求子的人在嵩嶽大帝和嵩嶽娘娘的塑像前燃香叩頭,把紅頭繩遞給道人。想要男孩的,需事先向道人說明。想要女孩的,也要在紅頭繩拴上之前,把自己的想法解釋清楚。如果想要個雙胞胎,道人會把一個男孩和一個孩背靠背地拴在一起。婦女們接過娃娃後,將娃娃揣在懷裡,抱回家中,放在床頭上或葦蓆下。不管此法是否靈驗,她們求子抱回泥娃娃後,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安慰。如果如願以償,她們生下孩子後,還要在孩子週歲時到中嶽廟裡向嵩嶽娘娘還願。做了媽媽的婦女,還願時總是大手大腳。當初抱嵩嶽娘娘一個娃娃,還願時一般都要送回十個。她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心情,這也是對嵩嶽娘娘施子之恩的一種報答方式。

  在中嶽廟眾多的文物古蹟中,站立在崇聖門東側的四尊鐵人顯得特別引人注目。當地的老百姓受傳說的影響,對鐵人充滿了崇敬之情,孩子週歲時,當地人要到中嶽廟的鐵人前舉行掛鎖儀式。除此之外,當地人來到中嶽廟的鐵人前,總要有目的地撫摩一陣。據說人身體的哪個部位疼痛不適,只要摸摸鐵人與自己相同的部位,這樣,自己的病痛就會減輕甚至痊癒。

陡崖一定能形成瀑布嗎

  不一定。

  陡崖形成瀑布的條件是:

  1、陡崖之上是山谷地形,能夠彙集水源。

  2、陡崖處於山谷中河流的某段,形成跌水。

  3、“陡崖上面的等高線為高往低處凸”說明此處陡崖是在山脊處形成的。山脊是分水嶺,不會有瀑布形成的。

  所以陡崖不一定形成瀑布。

潑水節的起源和傳說

  潑水節源於印度,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初,距今有700年曆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谷也日益廣泛。潑水節為傣歷新年的慶祝活動,一般在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屆時人們先至佛寺浴佛,然後互相潑水,用飛濺的水花表示真誠的祝福。到處歡聲笑語,充滿了節日氣氛。

  潑水節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活動是划龍舟,跳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那時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語稱之為“麥帕雅晚瑪”,節日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穿著節日盛裝的群眾歡聚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看龍舟競渡。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鬥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烈。[1]

    傳說一

  西雙版納傣族傳說:遠古的時候,有個魔王作惡多端,人們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他殺死。後來,魔王搶來七個姑娘做他的妻子。聰明的七姑娘從魔王口裡打聽到他的致命弱點,即用魔王的頭髮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將他置於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時,拔下他的頭髮一勒脖子,魔王的頭就滾了下來。可是頭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頭,大火也就熄滅。為了避免大火燃燒,她和六個姐姐輪流抱住魔王的頭,一年一換。每年換人的時候,人們都給抱頭的姑娘潑水,衝去她身上的血汙,洗去她一年的疲勞,為新的一年能消災除難而祈禱。從此形成了送舊迎新的潑水節。

    傳說二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衝出火網,從金沙江裡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乾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傳說三

  古時候,一個叫捧瑪達拉乍的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為所欲為,把人間弄得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樣懲治這個法術高明的惡魔呢?智慧的天神英達提心生一計,即裝扮成英俊的小夥子,去接近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並將實情告訴她們。這七個姑娘生性善良,本來就對父王的罪惡有憤懣,這時,她們決心殺死父王,為人間除害。一天,她們終於探聽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並趁機將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撥下他的一根頭髮,做成弓賽宰(即用心絃做成的弓),斷了惡魔的頭。但滾落地上的這顆頭顱竟又變成了新的災難,傾刻間邪火熊熊,竹樓被燒燬,莊稼被燒焦,七個姑娘把魔頭輪換懷抱,直到腐爛。每輪換時,她們便打來清水相互潑灑,去除汙穢。七姊妹大義滅親的果敢行動和功績,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熱情讚頌。深深的懷念變為了永久的敬意。也為了紀念麻哈捧重修風雨冷熱法公諸於世,人們就把魔王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的日子,定為潑水的日子。這一天,浴佛之後,人們就用清水相互潑灑,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長。


嵩山少林寺

   對於人世間而言,再沒有比佛更好性情的了,佛的最顯著特點是修養好和脾氣好。迎佛迎到家,你要我來我招之即來,送佛送到西,你讓我走我飄然而去,充分顯示了好聚好散的心態。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也無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最初是東漢明帝的時候,明帝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夢見了金色的神人在宮裡面飛來飛去,他 ...

夢見瀑布

  夢見瀑布   夢裡瀑布飛流直下,是好事,預示你的職位、社會地位會得到提升,或者財富要增加。   夢裡的瀑布平緩流淌,表示生活安逸富貴。   夢見奔騰的瀑布,意味著將有強烈的變化。   小瀑布,兼有女性和男性性特徵的意味,冒著泡翻騰的水,讓人想起性高潮帶來的興奮。   瀑布在迷霧中,表示心中有一個心願未了, ...

北京懷柔發現古居 明朝嘉靖年以前形成

     近日,懷柔區九渡河鎮二道關村有4處古崖居被村民發現。其中一間石屋面積不大,但石床、灶臺、煙道、石臺等生活設施齊全。   據悉,懷柔區文物部門將於近期實地勘察這些古崖居。      古崖居周邊配套設施十分齊備   新發現的古崖居位於二道關村鱗龍山自然風景區內西側、古寺溝西北坡的半山腰峭壁上,距公路約兩 ...

潑水節的神話來歷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 ...

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

  芙蓉鎮原名王村,有著濃厚的土司王朝色彩的名字。1986年,一個導演闖進了這個世外桃源,帶著對一段歷史的迷惑和傷感,拍出了中國電影史上獲獎最多的影片,並且把兩個後來中國影壇上的大腕演員帶到這裡。它的聞名,源於謝晉導演,劉曉慶和姜文主演的電影《芙蓉鎮》,而我更喜歡“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這個說法。   一個旅 ...

蒙山瀑布

  在我國眾多的名山大川中,像山東蒙山的水簾洞瀑布這樣的三疊瀑布是不多見的。它在青山層巖間奔騰跳躍,閃轉騰挪,從約百米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中間為斷崖阻隔,旋即又騰身直瀉,形成了飛流奔湧、轟鳴濺跳的疊式瀑布。水跌下霰雨紛飛,彩虹時現,美麗非凡,清洌的水氣使人身心頓爽。   明朝的公鼐曾作《蒙山瀑布》對之讚美:“ ...

德昂族也有潑水節

  如果問潑水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很多人一定會說是“傣族”吧,其實除了傣族,德昂族也有潑水節哦!   德昂人的潑水節,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屆時,每家的晚輩年輕人要準備一盆熱水,端來放在堂屋中央,把家裡的父母等長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