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帶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媽祖文化

帶有信仰色彩的莆田媽祖文化

  提起媽祖可能很多的北方人不太清楚,可若是福建一帶的沿海地區確實非常信仰這位媽祖娘娘的,小編小時候也去過媽祖廟是十分的壯觀的,也有著關於媽祖娘娘的電視劇等。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莆田文化看看這位傳奇的媽祖娘娘。

  莆田媽祖娘娘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只。古代在海上航行經常受到風浪的襲擊而船沉人亡,船員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問題,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

  湄洲島旁邊有一個小島嶼,傳說有一天,媽祖到小島上游玩時將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蹟般成長,花開滿地。隨後,每年無需耕種,自然生長。當地人視仙花采之。以後,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菜子嶼”。

  相傳媽祖二十一歲的時候,莆田地方出現大旱,全縣百姓都說非媽祖不能救此災害。於是,縣尹親往向媽祖求救,媽祖祈雨,並說壬子日申刻就會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無雲,絲毫沒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烏雲滾滾,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復往日生機。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天,海上起風浪,媽祖要渡海,岸邊船隻是有,但是船上沒有船槳,也沒有船篷,加上風急浪大,船手不敢開船,媽祖對船手說:你只管起船。隨即叫人將草蓆掛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開上海面,乘風破浪,飛馳而去。

  相傳媽祖在世時,湄洲嶼西邊有個出入湄洲的要衝叫門夾,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風襲擊觸礁,海水湧進船艙,即將沉沒,村民見狂巨浪,不敢前去營救。在這緊急時刻,媽祖信手在腳下找了幾根小草,扔進大海,小草變成一排大杉劃到並附在即將沉沒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沒,船中人免難。

  相傳媽祖在世時,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縣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縣尹媽祖有解難之法力。於是,縣尹親自拜請媽祖,媽祖念他平時為官不壞,加上他是外來官,告訴他用菖莆九節煎水飲服,並將咒符貼在門口。縣尹回去後遵囑施行,不日疾病痊癒。

媽祖信仰研究,媽祖文化的外延

  自古以來,媽祖文化在社會中就有十分廣泛的積極影響。直至現今,媽祖文化仍然作為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瑰寶,成為我國文化研究中重要的學術文化課題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媽祖文化的外延,看看都有哪些相關課題。

  媽祖文化的外延指的是媽祖信仰持續一千年來形成許多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借鑑的相關學術文化課題。

  一、媽祖文化與中外關係史

  在中外關係史上,媽祖信仰與我國古代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歷訪亞非40多國,明、清兩朝持續近500年的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是藉助媽祖為精神支柱而戰勝海上的千災萬劫,圓滿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務。外交使節們為報答媽祖神功,寫下了大量頌聖文章,而這些原始資料對澄清一些歷史遺留的爭議很有作用。

  即如鄭和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詳細記錄七下西洋的過程,對史書中的記載的訛誤和不足起到了訂正和補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國冊使汪楫所著《使琉球雜錄》詳述在媽祖庇佑下,封船如“凌空而行”,飛速透過釣魚嶼、黃尾嶼、赤嶼而進入琉球國境的姑米山、馬齒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鄭永安驚歎如“突入其境”。由此記載可證,釣魚島列島自古就是跟臺灣連結在一起的中國領土。

  二、媽祖文化與反侵略戰爭史

  在反侵略戰爭史上,有關古籍曾記載中國水師將領依恃媽祖庇護多次把殖民主義者驅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實。澎湖媽祖廟迄今尤存一塊“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的石碣,這是明萬曆三十二年(1640年)荷蘭殖民者企圖強佔澎湖,沈有容從廈門率船隊抵達澎湖,令其無條件撤離後的刻石紀功。

  明天啟四年(1624年),中國水師覆在澎湖克敵制勝,迫使侵略軍首領牛文來律在媽祖廟簽字投降。至於媽祖助潮讓鄭成功的艦隊順利進入臺灣鹿耳門港的傳說,則在臺灣已家喻戶曉。

  三、媽祖文化與海上交通貿易及沿海港口開發史

  在海上交通貿易及沿海港口開發的歷史上,更與媽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國從東北至華南,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開發史幾乎都跟媽祖廟息息相關。“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衛。”這句諺語是對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說明。

  宋代華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廣州四大市舶司均與媽祖廟建在一起。還有營口、煙臺、青島、連雲港等都是以媽祖廟的興建為標誌,使荒涼的漁村變為繁榮的港口城市。

  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龍彭蒲罔村林氏族譜》關於媽祖信仰自南宋傳入的記載,則成為香港歷史文獻記載的第一筆。澳門地名的葡萄牙語稱作MACAU,就是粵語“媽閣”的音譯。臺灣同胞把早期的分靈媽祖稱為“開臺媽祖”,這更充分說明媽祖渡臺和寶島開發是直接關聯的。

  四、媽祖文化與科學技術發展史

  在科學技術史上,媽祖廟也有其獨特的地位。古代一種航海習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時,必須同時製作一隻模型供奉在媽祖廟內,這樣媽祖就會時刻關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許多媽祖廟內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

  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威遠號”軍艦模型都是極為珍貴的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

  此外,各地媽祖廟還儲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宮存有一幅明代星圖,是研究我國古代利用星圖定向航海的難得實物資料。

  五、媽祖文化與施琅收服臺灣

  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總督姚啟聖率三萬水師、223只戰船、集結平海衛、平海澳訓師待機進剿臺灣。因乾旱缺水,水師將士士氣低落,軍心不振。之後,施琅將軍誠心祈求媽祖顯靈庇佑,掘枯井“湧泉濟師”。軍士軍心振奮,感媽祖庇佑,於是攜媽祖神像赴臺,一舉收復臺灣。並將神像供於臺南大天后宮,為開臺的首尊媽祖金身,為此2010年臺南大天后宮與平海天后宮締結姐妹宮。

  施琅班師回朝後奏明此事,康熙告天追封媽祖為“天后“,並重塑媽祖金身,施琅撰寫傳頌媽祖顯靈賜水的《師泉井記》(石碑儲存完好),並親筆寫下大楷書“師泉”石碑立於井邊(儲存完好),這一古老石刻,是清政府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的歷史見證。

  在媽祖文化的外延中,僅直接記載媽祖信仰的歷史文獻資料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一百萬字。

神聖信仰,媽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媽祖文化作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是信眾的一種精神寄託。由於媽祖文化的開始是源於舊時的海神信仰,因此在媽祖的誕辰和羽化昇天之日的祭典都與海洋文化有關。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瞭解關於媽祖的祭典流程吧。

  1、儀式

  祭典由主祭一人、與祭若干人、司儀、司香、讀祝文等各一人主持,還有司鍾、司鼓、司樂、司僚等執事。祭典在鳴炮、鳴鐘、奏樂中開始,主祭、與祭等各就各位,虔誠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禮,接著行“初獻禮”,行“亞獻禮”,行“終獻禮”,……最後“焚祝文、焚寶帛”,又在香菸繚繞、鐘鼓齊鳴、炮聲震天中禮成。

  整個祭典過程,雍容肅穆,瑞氣氤氳。各地媽祖廟(宮)的進香團隊,以及本地媽祖信眾,好幾萬人聚集在湄洲祖廟之前,虔誠上香、膜拜、祈福,人山人海,秩序井然,真是一瓣心香到湄洲。

  2、鹵簿

  媽祖“出遊”(或“出巡”)時,有“鑾駕”和“鹵簿”等兩者兼而有之的執事和儀仗隊。

  所謂“鑾駕”,就是媽祖“出遊”時所坐的神輿。所謂“鹵簿”,就是儀仗隊。

  儀仗隊包括:龍頭杖、大鑼、長管銅號、銅鏡、紅燈、彩旗、“天上聖母”街牌、“肅靜”牌、“迴避”牌,以及金釒戊、玉斧、大刀、畫戟、驅妖牌、斬怪刀等器械儀仗;有由人裝扮的開路神、八班、御林軍等神曹;還有吹笙、車鼓、十音、八樂、馬隊、妝閣等隊伍;最後是香亭、“鱟扇”和涼傘等擁護著媽祖的神輿。

  “鹵簿”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是說:“滷”,就是大盾。“出遊”時兵衛以大盾為前導,其餘儀仗隊排列的次序,都記在簿籍裡,故叫“鹵簿”。一是說:“出遊”時以滷水灑道,使路面不會馬上幹,可以清除塵埃。儀衛在簿籍裡明明記載著:“以”滷開頭,故叫“鹵簿”。

  3、船模

  因為古代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時,主要依靠風力,如遇到狂風駭浪,則有生命、貨物之危,所以出海漁民及航海商人往往寄託於海神媽祖的保佑。如化險為夷,則是媽祖的神功,就要按照被保護的船為模型製作一隻小船,供奉在媽祖廟裡,並求今後能繼續得到媽祖的保佑。

  山東長島縣廟島天后宮,為宋代福建人所建,原有船模350多隻,其中有中日甲午戰爭中鄧世昌贈送的“威遠號”軍艦模型。可惜這些已在“文革”中被破壞了。廟島天后宮已闢為長島縣航海博物館,館內陳列幾十只船模,其中有關東船、東海船、沙船、機帆船等。

  香港白堂天后宮正殿中門,懸有木刻航船。正殿天后神位前、桌旁左右、牆邊,各有一隻中國式帆船模型,長約2米多,船上裝有古炮及天后聖像。

  澳門媽祖閣的船模,是仿明萬曆間一隻遇風漂流來澳門的閩人貨船而製作的。殿邊還有一隻用巨石雕刻的石船,與泉州後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頗相似。

  廈門忠侖神霄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現位忠侖公園(原忠侖苗圃)內。歷史上修建數次,最後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霄宮,被綠樹所環抱,四周綠樹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霄宮彷彿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4、祭海

  涵江霞徐天妃宮於媽祖誕辰和羽化昇天之日,都由地方人士和商紳主祭:宮中正殿掛起“天后聖蹟圖”,偏殿正中掛上“天文星圖”。宮內外點燈結綵,神壇前安放一隻裝滿五穀的大海螺殼,宴桌、鮮花,燈火輝煌,香菸繚繞。午後漲潮時,還在海灘上排好宴桌,以全豬、全羊為祭品,祭祀媽祖及其父母、兄嫂,稱為“祭海”。這是莆田獨特的祭典。


媽祖信仰媽祖文化的核心思想

  媽祖文化的信仰功用從最開始的海神信仰文化發展至今有了更多的信仰功能,這都是現代社會發展所賦予的新的功能。那麼,在現如今的媽祖信仰文化中,其信仰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弘揚愛國思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大陸和臺灣,同根共祖,千餘年文化傳承,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民族意識。 ...

具有宗教色彩的臺灣媽祖文化

  媽祖作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在我國南部臨海十分受到推崇。媽祖在民間被認為是海上的神靈,能保佑出海平安。而在臺灣,由於特殊的條件形成的媽祖信仰文化既具有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特點,也具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文化,看看具有宗教色彩的臺灣媽祖文化吧。   媽祖是臺灣的主要民間信仰之一。清康熙五十九年臺灣 ...

媽祖媽祖文化

  媽祖姓林名默,宋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誕生於莆田縣湄洲灣賢良港的一個仕官家庭。因生後直至滿月從未啼哭,故被名為“默”,又稱“默娘”。默娘秉性聰穎,平素樂善好施,矢志不嫁,專心致志於公益事業;精於醫理,為人治病消災;熱心助人,常為鄉親排憂解難。自幼與父兄來往海上,熟悉水性,善觀天文氣象,常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拯 ...

帶有貶義色彩的成語有哪些

  見利忘義、遺臭萬年、狼狽為奸、恩將仇報、賣國求榮、忘恩負義、幸災樂禍、唯利是圖、崇洋媚外、爾虞我詐、為非作歹、口是心非、詭計多端、朝三暮四、一意孤行、落井下石、吃裡扒外、貪得無厭、無中生有、老奸巨猾、譁眾取寵、作威作福、不自量力、恃強凌弱、盛氣凌人、冥頑不靈、恬不知恥、處心積慮等。 ...

媽祖文化的起源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媽祖文化體現了中國海洋文化的一種特質。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臺定臺,這一切都體現海洋文化的特徵。中國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 ...

帶有比喻色彩的成語要有如字啊

  1、愛才如命: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樣重要。   2、愛財如命:吝惜錢財就像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喻過分貪財,非常吝嗇。   3、白首如新:指相交雖久而並不知己,像新知一樣。同“白頭如新”。   4、堆積如山:聚整合堆,如同小山。形容極多。   5、如痴似醉:形容因驚恐而發呆。也形容陶醉的精神狀態。 ...

莆田媽祖在哪裡怎麼去

  地址:世界媽祖文化中心。   莆田媽祖廟是在湄洲島上,每天有不同的地方的人慕名來湄洲島參觀拜媽祖,節假日尤甚。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誕辰和九月初九媽祖昇天日,湄洲島朝聖旅遊的人尤其多,人山人海。   參拜媽祖的4種交通方式:   1、動車高鐵篇,外地可以直接坐動車到莆田站,然後可以選擇坐私家車或者公交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