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常德民俗武陵戲

常德民俗武陵戲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武陵戲唱腔以彈為主,夾有“南北反”“汰腔”“醜腔”“草鞋板”“子母調”等,構成武陵戲特有彈腔。樂器以土、蘇、京三套鑼鼓結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當分生、旦、淨、衛四大行。戲班一般以生行應工戲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邊”之說,表演藝術注重“內八塊”“外八塊”的基本功

常德地方大戲劇種之一:武陵戲

  常德,是座千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被稱為“川黔咽喉,雲貴門戶”。常德文化各有特色,別有一番風味,武陵戲源於常德,是湖南地方大戲之一。那麼武陵戲有什麼特色呢?一起跟著小編來常德文化中看看。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武陵戲起源於明代,演唱弋陽腔和崑腔。弋陽腔曾受青陽腔影響,並長期和本地儺願腔、民歌號子相結合,演化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楚調,即後來的高腔。

  清康熙時,崑腔、高腔、秦腔、蘇腔等各種聲腔都在常德流行,乾隆以後,又融合了彈腔,逐漸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常德戲曲——武陵戲。十九世紀中葉,彈腔武陵戲班興起後,彈腔南北路形成為武陵戲的主要聲腔。二十世紀初,武陵戲興盛,各地戲班林立,名藝人輩出。最負盛名的有天元、瑞凝、文華、同樂四大名班。

  武陵戲現存傳統劇目約500個,其中高腔劇目30個,彈腔劇目佔90%以上。彈腔劇目又分共同能演的“江湖戲”與四大名班各所專擅的“一家戲”,“一家戲”從劇目內容到表演、音樂都有它的獨特之處,為武陵戲藝術特色的形成作了貢獻。

  武陵戲,1953年改稱“常德湘劇”,1957年又改名“常德漢劇”,1986年定名“武陵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慈利諸縣市,以及西洞庭湖濱與湘西一帶,並遠及湖北、貴州部分地區。有高、彈、昆3種聲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彈腔為主的局面,採用中州韻與常德方言相結合的統一舞臺語言。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和藝術實踐中,武陵戲形成了豐富的頗具特色的演出劇目。據不完全統計,共有演出劇目600餘出。根據聲腔的不同,這些劇目可分為高腔劇目、低、崑腔劇目和彈腔劇目三大類。其中高腔劇目的50餘出,低、崑腔劇目20餘出,彈腔劇目多達500餘出,佔整個劇目數的90%以上。

常德民俗亭子燈

  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龍、舞獅、舉辦亭子燈會。

  亭子燈

  亭子燈用鐵木紮成牢固的支架,每個支架上用繩索布帶捆綁著身著彩服、濃妝豔抹,裝扮成各種古代人物的男女,裝扮的人物組成一個個戲文裡的故事。所有的支架全部固定在一個底座上,表演時數十人或上百人抬著底座緩緩行進。亭子燈一來,則敲鑼打鼓,鳴炮放銃,一時熱鬧非凡,這俗稱“迎亭子”。


常德民俗玩龍舞獅

  每年從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龍、舞獅、舉辦亭子燈會。   玩龍   龍燈的種類有老龍、幼龍、鰲龍、草把龍、母龍、長龍、板龍。老龍、幼龍、鰲龍是指其龍頭的形狀而言。草把龍全身系用稻草把紮成,多為小孩玩耍。若舞龍手全為女性,則這條龍便是母龍。長龍最為盛行的以竹絲扎身,彩布連線頭尾,腹中置燈,下 ...

常德民俗桃花源喝擂茶

  喝擂茶,是桃花源獨有的風俗。無論是炎熱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這裡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飯,而是擺上一桌擂茶;家裡來了貴客,也要擺上一桌擂茶。   擂茶是用生薑、生米、生茶葉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湯”。做押茶的時候,先將上述3種原料(米必須用水泡脹)放在擂缽中用木棒擂製成槳,稱“擂茶腳子”。這木棒非山楂 ...

常德民俗踏青春遊

  清明前後,是人們來桃花源踏青春遊的大好季節。也不知從哪朝哪代起,在這段時日裡,桃花源方圓數十里的人,不分男女,不論老幼,不管尊卑,不辨官民,文人墨客,山野樵漁,都無約而聚,擠滿桃花源,鬧紅桃花源。久而久之,每年的清明前後(俗稱“前三後四”),便成了桃花源的盛會期,並沿襲至今。   人們來這刊在的目的,主要 ...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

廣西桂北的七月半民俗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