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怎樣評述司馬睿

怎樣評述司馬睿

  1、西晉皇室,東晉第一個皇帝 司馬睿於晉武帝咸寧二年出生於洛陽。他是司馬懿的曾孫,琅琊王司馬覲的兒子。15歲襲封為琅琊王;

  2、他缺乏雄才大略,但他性格謙和,比較沉穩有度量。正因為謙和,因此能容納直言,虛己待人。他崇向儉樸,不追求奢侈。正是這兩個品質,使他獲得士人的擁護;

  3、司馬睿作為一位帝王,在生活上崇儉,與西晉講求奢侈的風尚相左,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缺乏亂世時力挽狂瀾的雄才大略,他當了五年皇帝,始終偏處一隅,而且內憂外患不斷。

司馬睿是司馬懿的後人嗎

  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是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援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關於東晉開國皇帝琅琊王司馬睿

  晉元帝司馬睿生於276年,逝於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援下於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323年去世,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牛繼馬後”之說稱司馬睿是牛金之子。


懿為大都督了嗎

  司馬懿(179年至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睿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 ...

遷筆下的武術家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是中國武術與古典文學水乳交融的範例,是武術家與史學家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中國歷史上一管文人筆與一柄武士劍的惺惺相惜。此前,一直不能登史書典籍大雅之堂的民間壯士、勇士、俠客、劍客等各種各樣的武術家們,都栩栩如生地出現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   讀《史記》中的刺客列 ...

遷是怎樣死的

     司馬遷墓 歷史很愛跟人開玩笑。大史學家司馬遷在一部《史記》中為無數人立過傳,使他們的生平事蹟流傳千古。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另一位著名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為司馬遷立傳時,連傳主的生卒年月和死因都隻字不提,致使後人為著司馬遷的生卒年月和死因不停地打筆墨官司。   關於司馬遷的生年,主要有兩種說法。一 ...

第一伯樂徽:舉薦諸葛亮龐統

     司馬徽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朝野上下可謂人才濟濟。世有伯樂,而後才有千里馬。若沒有伯樂的慧眼發現,再有能耐的千里馬也會難免鬱郁終老於普通的馬廄之下,沒有機會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去施展自己風馳電掣的突出才能。   那麼,誰是三國第一伯樂?   司馬徽也,時人稱之為水鏡先生。史稱其“一生清雅,善知人”。 ...

錯:後商鞅時代的戰略家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 ...

懿:不怕承認失敗 謀略勝孔明

     電視劇中的司馬懿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不同之處,是他要對付的敵手和潛在的敵手更多一些。   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言聽計從;曹睿視司馬懿不過是老臣之一,並不十分信任。諸葛亮在西蜀,幾無一人可與之相埒;而在洛陽朝中,曹真、曹休這些皇親,陳群、華歆、王朗這些重臣,權勢不小,與司馬懿不相上下,並對他深懷戒心。劉 ...

宮鈴:為何南講座遭砸場?

   昨天知名人士司馬南在海南大學演講,聽講學生因為對其言論以及阻礙學生髮言不滿,因而拿鞋丟他以示抗議。不少人對此事討論的重點在於,民主應該是誓死保護自己與他人的言論自由,丟鞋涉及侮辱,行為舉止有悖於民主原則。   還有不少人以此案例對照不久前,反日遊行中,某學者因不滿遊行隊伍中有老人言語辱及領袖,憤而掌摑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