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字介甫,取自《易豫卦》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一句,意思是正直而不同流合汙的品德堅如磐石,還不到一天時間,就明白了歡樂愉快的深刻道理,能守正必獲吉祥。介:介圭,大玉,古代傳說為鳳凰站落之石;
2、王之渙:字季凌,季表示在兄弟中的順序,第四。渙:消,散,冰融化。凌:冰。名與字的意義相反。
人物簡介:
1、王安石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2、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均輸法”是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之一,是調節物資供需關係、平抑物價以打擊大商人的政策。宋代賦稅部分徵收實物,當納稅戶在購買實物時,大商人從中操縱把持,加重納稅戶負擔,並影響國用。
“市易法”是中國宋代政府設定專門機構,直接收售物資,參與交易,以平抑 市場物價的一種政策措施。 王安石變法時在城市中推行的一項重要的新法。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維,字摩詰,祖籍太原,唐朝詩人,外號“詩佛”。 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
蘇東坡
蘇東坡(公元1036年~1101年)與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均是宋代的文壇巨匠,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也各有建樹,尤其是王安石變法影響很大。然而,十分敬重王安石學識的蘇東坡,卻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派,特別是在賦役制度改革方面,兩人分歧較大。
1069年 ...
王夫之對王安石變法持幾乎全盤否定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他把王安石的諸項新法稱為聚斂之術“聚斂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財思想視作興利之道“剝民興利”;
2、他認為王安石以花言巧語迷惑宋神宗,導致靖康之變;
3、他認為王安石變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最終導致北宋亡國。
總之,王夫之完全站在 ...
安史之亂跟王安石沒有關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 ...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學創作和政治活動密切地聯絡起來,強調文學的作用首先在於為社會服務,強調文章的現實功能和社會效果,主張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貫徹了他 ...
直至熙寧二年,王安石熱衷於變法理財的趙頊拜為參知政,翌年升任宰相,開始推行變法的主張。其均輸、農田水利、免稅,市易諸法,利在理財富國;將兵諸法利在精兵簡政,便利於民。
王安石處於“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的良好用心,以“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決心兩度罷相,不避艱險,推行新法,結果,勞心費 ...
靖康之難,一個極其富強的宋王朝,突然崩盤,絕大多數人尚未來得及反應,就已經迅速跌落至谷底。這其中既有一些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造成,靖康之難到底是誰造成的,南宋以後人們對靖康之難進行了深刻的總結,並且基本認定其禍首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推行變法造成的“新舊黨爭”才是靖康之難的主源頭。王安石除了千年 ...
王安石變法從目的上來說當然是興國,而其結果確實是導致北宋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
首先,王安石變法主要在於“理財”,而在農業社會社會財富基本既定,無論出發點多好,最終結果都只能是“與民爭利”。而許多“理財”措施只能交由民間機構,若交給政府,必然會導致壟斷和腐敗。其次,如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