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什麼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什麼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作為什麼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什麼

  稱為歲星。因為木星的公轉週期是12年,與中國地支紀年法的週期相同,所以叫歲星。

  木星由於自轉快速,(自轉一週為9個地球時)而呈現扁球體(赤道附近有略微但明顯可見的凸起)號稱“靈活的胖子”。外大氣層明確依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各帶域相接的邊際容易出現亂流和風暴,最顯著的例子是大紅斑。

  環繞著行星的是松弱的行星環系統和強大的磁層(木星磁場十分強大,其背對太陽一面的磁場甚至延伸至土星軌道)。木星至少有79個衛星。

  隨著行星際空間探測器的發射,不斷揭示出太陽系天體中許多前所未知的事實,木星環的發現就是其中的一個早在1974年“先鋒11號”探測器訪問木星時,就曾在離木星約13萬公里處觀測到高能帶電粒子的吸收特徵。

  兩年後有人提出這一現象可用木星存在塵埃環來說明。

  可惜當時無人作進一步的定量研究以推測這一假設環的物理性質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空間探測器經過一年半的長途跋涉“旅行者1號”穿過木星赤道面。

  木星上有什麼特點

  1、木星的高層大氣是由體積或氣體分子百分率約88-92%的氫和約8-12%的氦所組成。

  2、由於氦原子的質量是氫原子的四倍,探討木星的質量組成時比例會有所改變:大氣層中氫和氦分別佔了總質量的75%及24%,餘的1%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氣、氨以及矽的化合物。

  3、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磷化氫、硫等物質。大氣最外層有冷凍的氨的晶體。木星上也透過紅外線及紫外線測量發現微量苯和烴的存在。

  4、木星大氣層中氫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陽星雲的理論組成,然而,木星大氣中的惰性氣體是太陽的二至三倍,高層大氣中的氖只佔了總質量的百萬分之二十,約為太陽比例的十分之一,氦也幾乎耗盡,但仍有太陽中氦的比例的80%。

  5、木星的大氣組成中,按分子數量來看,81%是氫,18%是氦,按質量則分別是75%和24%。只有約1%左右的其他氣體,其中包括甲烷、氨氣等。

  6、木星表面有紅、褐、白等五彩繽紛的條紋圖案,可以推測木星大氣中的風向是平行於赤道方向,因區域的不同而互動吹著西風及東風,是木星大氣的一向明顯特徵。大氣中含有極微的甲烷、乙炔之類的有機成份,而且有打雷現象生成有機物的機率相當大。

  木星上有什麼

  來自伽利略號的大氣層資料同樣證明那裡的水比預計的少得多,那時預計木星大氣所包含的氧是太陽的兩倍(算上充足的氫來生成水),但實際集中的比太陽要少。另外一個驚人的訊息是大氣外層的高溫和它的密度。

  木星向外輻射能量,比起從太陽處收到的來說要多。木星內部很熱:核心處可能高達20000℃。該熱量的產量是由開爾文-赫爾姆霍茲原理生成的(行星的慢速重力壓縮)。(木星並不是像太陽那樣由核反應產生能量,它太小因而內部溫度不夠引起核反應的條件。)這些內部產生的熱量可能很大地引發了木星液體層的對流,並引起了我們所見到的雲頂的複雜移動過程。土星與海王星在這方面與木星類似,奇怪的是,天王星則不。

  木星與氣態行星所能達到的最大直徑一致。如果組成又有所增加,它將因重力而被壓縮,使得全球半徑只稍微增加一點兒。一顆恆星變大隻能是因為內部的熱源(核能)關係,但木星要變成恆星的話,質量起碼要再變大80倍。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什麼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之為歲星。古人將木星所處的位置作為紀年的標準,所以木星被稱作歲星。木星自轉快速,呈現扁球體,它的外大氣層明確,按照緯度分為多個帶域,因其其巨大引力處理了多個小行星,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環境。

  古代將木星稱為

  我國古代將木星稱為歲星。木星是每十二年在空中繞行一週,每年移動一週的十二分之一。古人將木星所處的位置作為紀年的標準,它旋轉週期與地支紀年法的週期相同。古時候歲就代表年,所以就將木星稱之為歲星。

  木星自轉十分快速,它在赤道附近有略微的凸起,呈扁球體。它的外大氣層十分明確按照緯度劃分,可以分為多個帶域。各個帶域之間很容易出現亂流以及風暴,一個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大紅斑。它磁場強大,有著至少七十九個衛星。

  木星在太陽系行成的早期,它因為巨大的引力處理了許多的小行星,使得這些小行星無法到達太陽系內襲擊地球,這給地球帶來了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它的體積巨大相當於整整一千三百個地球,還有著獨特的條紋,是除太陽以外最大的天體。

我國古代將青銅稱之為

  我國古代對青銅器並無特殊稱謂。

  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與純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青銅鑄造性好,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

  青銅發明後,立刻盛行起來,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即青銅時代。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至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


古代木星稱為什麼

  古代將木星稱為歲星,木星又叫太歲,木星的亮度僅次於金星,古代用它來定歲紀年。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西方天文學家稱木星為“朱庇特”。 ...

我國古代十六兩是什麼意思

  古代一斤是十六兩,現代一斤是十兩。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   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   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 ...

我國古代有四個大城市四京

  1、唐代以長安為中京,洛陽為東京,太原為北京,鳳翔為西京這四個地方為四京。   2、宋代以開封府為東、河南府為西京,應天府為南京,大名府為北京《宋史·徽宗紀一》中記載:“己酉,降德音於四京,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 清·沈樹本《遊汴城宋宮故址》詩:“ 杜家留守真雞狗,草草南歸失四京。”   3、遼代以臨 ...

我國古代十大名廚

  我國古代有十個名人,又是十個名廚。伊尹,為商朝輔國宰相,商湯一代名廚,有“烹調之聖”美稱,“伊尹湯液”為人傳頌千年不衰。易牙,也名狄牙,為春秋時期名巫、著名廚師,精於煎、熬、燔、炙,又是調味專家,得寵於齊桓公。太和公,為春秋末年吳國名廚,精通水產為原料的菜餚,尤以炙魚聞名天下。膳祖,為唐朝一代女名廚。段成 ...

【壽桃】我國古代的生日蛋糕

  壽桃是祝壽所用的桃,一般用麵粉做成,也有用鮮桃的。其實壽桃就相當於今天的生日蛋糕。神話中,西王母娘娘做壽,設蟠桃會款待群仙,所以一般習俗用桃來做慶壽的物品。   為什麼用桃祝壽,稱為壽桃?這首先得從桃本身來說起,作為水果甜、鮮、纖維素含量高,含有維生素E,這是抗氧化抗衰老的,果糖有滋補強身的作用,特別是纖 ...

我國古代歷算中的“三正”是怎麼回事?

  我國古代歷算中的“三正”是怎麼回事?   我國古代的“三正”一說是夏正(建寅的農曆月份,就是現行農曆的正月)殷正(建醜,即現行農曆的十二月)、周正(建子,即現行農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為歲首,殷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正以十一月為歲首。上述三正實際上是我國周代各諸候國使用的三種曆法。   另一說是在歷算上有 ...

我國古代文人喜歡在上巳節做什麼 曲水流觴和踏雪尋梅哪個是上巳節活動

  我國古代文人喜歡在上巳節做什麼曲水流觴和踏雪尋梅哪個是上巳節活動   曲水流觴。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   曲水流觴,也叫臨水浮卵(臨水浮卵最為古老,它是將煮熟的雞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