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戰國時期的大墓有什麼特點

戰國時期的大墓有什麼特點

  戰國時代大墓的形制,有其共同的特點:

  1、在地面上築有墳丘,即有高大的封土堆,呈覆鬥形或方錐形;

  2、地下墓室仍然保持商周以來的形制,即長方形豎穴木槨墓,個別有凸字形豎穴木槨墓,一般長寬約10至20米,深工16至17米,個別也會有長寬不足10米,有的還保留著腰坑;

  3、墓道有雙墓道、單墓道、無墓道三種,以單墓道較多,其次為雙墓道,無墓道最少,墓室正中構築木質撐室,停內安置雙層或三層套棺;

  4、流行車馬隨葬,有的在大墓附近開挖車馬坑,有的在墓道內設車室,有的在凸字形墓坑中突出的地方專埋車馬,也有的在槨室中放車馬器作象徵性的車馬;

  5、殉人的現象還沒有絕跡,在一些大墓中時而出現殉葬人。

戰國時期周天子有兵嗎

  有兵,但是非常少。

  在東周之後,周天子分封了一些國家,原本只有洛陽附近的土地就變的更小了。到戰國中期,在韓趙的謀劃下,東周又分成東周郡和西周郡兩塊,周天子遷都於西周郡,丟失了故土,疆域小,且又失去了諸侯的支援,缺乏優秀的人才,在與其他的諸侯國的競爭中,逐漸衰落,所以兵的數目較少,周天子的勢力更加弱小。

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春秋時期的政治特徵是雖然諸侯林立,但還是都要聽從於周天子,各諸侯有自己的封地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子民,效忠於周天子、定期朝拜、遵循禮俗、定期向周王朝納貢賦稅。各諸侯國之間常年征戰不休,出現了歷史上的春秋五霸。

  2、戰國時期,周天子大權旁落,周衰落,取而代之,各諸侯國繼續春秋時期的戰爭,攻城略地、合縱連橫,最後形成七國爭霸的趨勢。

  3、戰國末期,秦國透過商鞅變法強於諸侯六國,再加上張儀的遊說,多年的征戰,最後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哪些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作品:《孟子》,《荀子》。   2、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楊朱。作品:《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商鞅。作品:《韓非子》。   5、兵家,代表人物:孫武,孫臏。作品:《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6、名 ...

三國時期都督

  1、三國時期: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曆史上先後建立魏、蜀、吳三個國家,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習稱為三國鼎立。   2、都督的稱謂不覺於目,興於三國一直到民國都有人沿用,儘管只是沿用名稱。名稱只是代號,事實是三國時期的都督制度又稱都督諸州中外軍事制,是一個對軍事以及國 ...

春秋戰國時期什麼特點

  1、刑法。重要的制度革新是採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這種法律日益代替了傳統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預設的那些稱之為“禮”(此字有不同的解釋,如“傳統習俗”、“禮貌行為的通例”、“禮儀儀式”等)習慣行為準則。最早一個確鑿無疑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一套青銅鼎上。   2、改革與變革。改革與爭霸戰爭並存, ...

戰國時期哪些國家

  1、戰國時期有齊、楚、秦、燕、趙、魏、韓。   2、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漢中,甘肅東南部,四川中東部。   3、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4、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5、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6、齊:約佔有 ...

三國時期軍師

  1、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術。   2、司馬懿:和諸葛亮抗橫多年,又智奪大權,為西晉建立和統一三國開創了基業。   3、賈栩:就謀士地位來說,可為第一。   4、郭嘉:曹操最器重和痛惜的謀士,極其多智。   5、龐統:諸葛亮和其並稱,臥龍鳳雛。   6、陸遜:可謂東吳第一高人,呂蒙死後中流砥柱 ...

民國時期軍閥哪些

  1、陸榮廷。中華民國舊桂系軍閥領袖。原名亞宋,字幹卿,壯族,廣西南寧市武鳴區寧武鎮雄孟村人,時人稱陸武鳴,遊勇出身。光緒二十年即1894年受清朝招撫,編為健字前營。民國十二年乘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粵軍撤退,捲土重回廣西,次年被叛將沈鴻英圍困在桂林3個月,後逃離廣西,通電下野,寓居上海,後移居蘇州。民國十七年1 ...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別史哪些

  國別史是分國記載史事的史書,中國第一部國別史為《國語》,《國語》共二十一篇:《周語》三篇、《魯語》二篇、《齊語》一篇、《晉語》九篇、《鄭語》一篇、《楚語》二篇、《吳語》一篇、《越語》二篇,共七萬餘字。另一部國別史為《戰國策》共三十三卷。分國記載史事的史書叫國別體史書,中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