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戲劇文化詳解:元雜劇的體制特點是什麼

戲劇文化詳解:元雜劇的體制特點是什麼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有去聽戲曲的,在戲曲大全中有一種戲曲他在我國的戲劇歷史長河中出現最早,沒錯就是元雜劇,不管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在宋末是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到了唐朝時開始繁盛起來。那麼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元雜劇其內容主要以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主線明確,人物鮮明;其結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主要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等。主要代表作品有《竇娥冤》、《漢宮秋》、《西廂記》等

  元雜劇的具體唱法已經失傳,從金代開始的這種雜劇,其體制可以概括了個部分:元雜劇又叫北雜劇,是一種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元雜劇是我國戲劇文學創作中最早出現的重大成果。北曲與南曲相對,是雜劇、散曲所用各種曲調的統稱,是在唐宋大麴的基礎上,吸收了北方民歌、俚曲以及少數民族歌曲而形成的新的音樂體系。

  1、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結構。折、相當於現代戲劇的“幕,場”,在音樂上用同一宮調的一個完整套取,一折即一個劇情段落,大致暗含了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段落。

  2、以唱為主,說白只起到次要作用,一角主唱的演唱形式。一角主唱即一個劇本由一個主要角色從頭唱到尾。

  3、曲、白、科和題目正名組成的劇本形式。元雜劇以“曲”為主,主要用於抒情、敘述情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也起渲染氣氛、描寫景物的作用。固元雜劇有“元曲”之稱。“白”是說,有“賓白、韻白、散白”之稱。“科”,主要是演員的動作、表情以及舞臺效果。

  4、元雜劇的角色分為末、旦、淨、外、雜五個大類。

  5、從音樂角度,元雜劇的曲調與詞及諸宮調都有比較密切的關係。

  曲的最基本單位為單支曲,這些單支曲的曲調又按照各自的音樂特點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宮調。元雜劇在這方面值得注意。

戲劇文化詳解:陸豐皮影戲的特點

  皮影戲又被俗稱為影子戲和燈影戲。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者紙板製作而成的人物剪影。透過燈光的照射在隔著亮布的情況下進行表演。也是中國在民間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皮影戲是戲曲文化的精髓。特別是陸豐皮影戲更是有不一樣的特點,一起到戲劇大全看看吧!

  簡介:

  陸豐皮影戲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中國三大皮影系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漢族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起源:

  海陸豐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等劇種。各劇種的戲班在一塊演出,都要在皮影戲開以後,才先後開鼓。尊皮影戲為大,這是歷史形成的慣例。考諸史籍,它產生在南戲和元雜劇之前,確實歷史久遠。一說它起源於西漢。明高承《事物紀原》說:“漢武帝因李夫人死,思之不置,齊人少翁稱有術能致之。夜設帳,帝坐他帳望之,彷彿見夫人之像,由是後有影戲。”

  陸豐概況:

  陸豐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陸豐皮影就在這座小城棲身。

  歷史發展:

  它的歷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復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臺燈光等方面,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

  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鬥》、《哭塔》等廣受好評。廣東陸豐皮影是一種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皮影地位: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陸豐皮影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戲劇文化詳解:湖南花鼓戲的特點

  戲曲源自於民間的歌舞,它的動作多數從農村生活和民間藝術中提煉而成,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人民喜愛。戲曲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麼湖南花鼓戲有什麼特點呢?本期花鼓戲文化帶你來看看。

  一、注重戲曲藝術的程式而又不受其約束,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革新,突出個性,表演生活化。

  湖南花鼓戲在表演上常採用一些舞臺化了的日常生活動作和表現勞動過程的成套身段。前者如開門、進門、撩門簾、整妝、撣灰、扯鞋、揮汗、端茶等;後者如推磨、抖碓、打鐵、打魚、砍柴、搖船、縫衣、補鞋等。與此同時,還根據湖南花鼓戲的劇種特色,創作了很多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舞臺程式動作。

  在聲腔上則發揮花鼓戲音樂有山歌風的特點,演唱自然流暢、婉轉悠揚、生活氣息極濃。演員從動作、唱腔都向生活靠攏,把劇中人物原歸屬行當程式濃縮為洗練、精粹的表演,從而使人物的性格更鮮明突出,為廣大觀眾所接受。

  二、喜劇風格濃郁,語言風趣詼諧,表演生動活潑。

  湖南花鼓戲無論是在劇本創作、作曲還是在演員表演方面,均突出喜劇效果。在喜劇結構方面致力於情節的誤會和巧合,將喜劇人物置於紛繁複雜的矛盾衝突之中來反映生活本質,展示主題。

  這些喜劇人物的塑造,標誌著喜劇效果的濃烈已成為湖南花鼓戲的精粹。這一藝術特色使湖南花鼓戲演員得心應手地塑造出完整鮮明的藝術形象,準確地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感情,為劇情塑造人物形象服務。

  三、舞臺表現手段上的多樣化,表演載歌載舞,紛繁多姿,產生了新的戲曲化的舞蹈藝術。

  舞蹈以身體動作過程來展示心靈,表達情感。在戲曲舞蹈中,它把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物的理解,融於舞蹈這種表現形式,使之表現出概括、濃縮現代生活的圖景。湖南花鼓戲源於地上歌舞演唱,音樂多熱鬧歡快,表現力豐富,在表現形式上,他們大多以載歌載舞、短小精悍見長,在表演上既承襲了民間歌舞中的扇舞、手巾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現手法,又從勞動生活中提煉了一些表現力極強,特色鮮明的表演動作。

  湖南花鼓戲表演對於舞的選擇,是該劇種繼承傳統並加以出新的必然結果,劇情的發展及人物的塑造往往用舞蹈的形式比用語言表達情感內容更能為觀眾所接受。歌舞化的特點使湖南花鼓戲比之於其他戲劇更具形式感覺的因素。此特點融戲、樂、舞於一臺,使戲曲歌舞化、歌舞戲曲化,適應了現代觀眾的審美情趣,使湖南花鼓戲更趨成熟。

  【結束語】作為花鼓戲流派的源頭,湖南花鼓戲憑藉多彩多姿的內容、健康活潑的藝術風格和新穎別緻的藝術手法,牢固地立足於我國戲曲藝術之林。


名家文化曲藝雜劇四大愛情劇是哪些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戲曲大全中的元雜劇。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有提到《西廂記》,在元雜劇中還有三部與《西廂記》並稱為元雜劇四大愛情的戲曲,有句話說的好,情也動人,情也傷人。那麼在這裡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於這四大愛情戲曲中到底是個怎麼麼樣的內容。   《牆頭馬上》:牆頭馬上中國古代經典喜劇漫畫本。《牆頭 ...

名家文化曲藝雜劇四大悲劇是哪四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有提到戲曲大全中的元雜劇的的四大愛情,在這篇中我們來說說元雜劇中的四大悲劇戲曲有一篇拍成了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就是由陳凱歌導演拍攝的《趙氏孤兒》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於這四大悲劇戲曲的內容吧。   《竇娥冤》   山陰書生竇天章因無力償還蔡婆的高利貸,把七歲的女兒竇娥送給蔡婆 ...

戲劇文化越劇有哪些流派分類

  越劇是中國的第二大劇種,僅次於京劇,有第二國劇之稱。越劇是流傳最廣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浙江,流傳於世界可見其影響力有多大。歷經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的歷史演變。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去了解越劇有哪些流派分類。   1、袁派,袁派代表作有《祥林嫂》中的祥林嫂、《西廂記》中的崔鶯鶯、《梁祝哀史》中的祝英臺、《香妃》 ...

戲劇文化潮劇的特點都是什麼

  每個戲劇都有每個戲劇獨特的一面,就是因為這些獨特的藝術特點,才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戲劇。可能有很多人對於戲劇方面,都不是很瞭解,那麼本期潮劇文化,就帶你一起來了解潮劇的特點是什麼,快來看看吧!   行當:   生:潮劇裡的武生小生、老生、武生、醜生(花生;三花生)   旦:青衣(烏衫)、閨門旦(藍衫)、衫裙旦 ...

戲劇文化桂劇的特點都有哪些

  桂劇是用桂林的方言演唱的劇種,此劇種生動活潑,塑造的任務也是細膩而且富有生活氣息。桂劇一直深受桂林人民的喜愛。桂劇是經過湖南祁劇的演變才慢慢形成的。本期戲曲大全,就為你詳細解析桂劇的特點都有哪些。   桂劇劇目相當豐富,有“大小本雜八百出”之說。由於它的產生和發展與徽劇、漢劇、湘劇、祁劇都有著密切的血緣關 ...

戲劇文化皮影戲的製作過程

  皮影戲又被俗稱為影子戲和燈影戲。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者紙板製作而成的人物剪影。透過燈光的照射在隔著亮布的情況下進行表演。也是中國在民間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雖然好看,但是想要製作出來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接下來本文戲劇大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皮影戲的製作過程。   第一步:選皮   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 ...

戲劇文化漢劇的特點有哪些

  漢劇以前俗稱為楚調,漢調。在民國時期才定名為漢劇。漢劇是湖北地方的戲曲劇種。主要流行在廣東,四川和湖北一帶的地區,其他地方可能瞭解的相對會少一些。接下來本文的戲劇大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漢劇都有哪些特點。   聲腔:   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有歌腔、崑曲、雜腔、小調等曲調。高亢激越,爽朗流暢。在漢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