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探秘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探秘武夷山千年流傳婦女擺茶俗:男士不得上桌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福建武夷山,不僅山水迷人,而且此間“大紅袍”、“正山小種紅茶”以及山間綠茶同樣令人齒頰留香。與中國其他茶鄉相同的是,這裡也有歷史悠久的茶俗。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功夫茶——十八道茶藝,還有散落在民間各種風格迥異的茶俗。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記者慕名來到武夷山吳屯鄉,探訪這裡流傳千年的茶俗——擺茶。

  流傳千年:婆媳母女相承

  由當地市區驅車北行,至吳屯鄉紅園村下山廟橋頭下車,徒步行過蜿蜒一公里的石塊與鵝卵石村路後,只見滿頭銀髮的她正在門口熱情招呼同村姐妹進屋入席,而廳堂內圓桌上已依序擺好十副碗筷,茶點則是甜櫧、豆渣餅、地瓜幹、南瓜籽等十餘式農家小吃。

  老人介紹,這一習俗的形成已有千餘年曆史,雖然起源年代無從考證,但這種習俗在她婆婆的那個年代就很普遍。

  她說,以前在農村,男人上山下田做活,婦女忙完家務之餘,相互串門聊天,消閒遣興,其間配著茶水和農家小吃,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習俗,成為婦女聚會話家常的一種形式,於是,這種聚會由母帶女、婆帶媳而得以一代一代相承。

  非女勿入:男士不得上桌

  老人介紹,擺茶其實就是婦女喝茶俗。這種茶俗不同於功夫茶,選碗不用杯,沒有太多的繁文褥節,兩三人即可入席,後來者隨時加入。而且還有一個奇怪的規矩:只能婦女上桌,男人不能參與。

  席間所品之茶並非當地著名的烏龍茶、紅茶,選用的是高山種植的綠茶,經輕微炒青後泡在大壺裡作為“茶娘”,加茶時,每碗先加六分白開水,再注入些許“茶娘”,而上桌的“茶點”一律為山中野果、自家種的青菜以及親手製作的農家小吃。

  杯茶釋怨:巧化鄰里矛盾

  這種茶俗時間也無具體約定,長的可延續兩三小時,短則半個小時就可散席。主要依據談論話題大小而定。作為一種自發的社交形式,擺茶俗還有一種特殊“功效”,婦女之間、鄰里之間有什麼矛盾糾葛,經過席間相商、姐妹相勸,也就在茶香、菜香中消彌無形。

  據瞭解,擺茶俗在當地不少村子尚有保留,與江蘇周莊的千年習俗“阿婆茶”十分相似,都是婦女間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中國自古崇尚和諧的具體表現。

  索要一碗“婦女茶”品嚐,隨著清新之香自舌喉入腹,只覺渾身勞累似乎化解在這淡淡的茗香之中。

存在千年 罕見的西藏一妻多夫制探秘

  “一妻多夫是因為要保持財產的不外流”。

  在西藏有句俗語:“一家分開,乞丐一堆。”由於生存環境惡劣、生產力低下,為使家產和勞動力不分散,歷史上形成罕見的“一妻多夫”婚姻現象。

  一妻多夫制在西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這是保護家庭財產不分散的一種辦法。在一夫一妻的婚姻模式下,幾個男丁分家後會造成家中財產的分割,減弱大家庭的力量。而且也會使家中勞動力缺乏,影響家庭財富的聚集。

  西藏一妻多夫制是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下形成的,主要存在於農區。西藏地處高原,可利用的耕地面積很少,再加上惡劣的生存環境,小家庭的力量十分微弱,一妻多夫家庭則可以壯大家庭力量。在生活環境和文化都比較相近的喜馬拉雅山南北兩麓,很多地方至今仍存在一妻多夫家庭現象。

  藏族傳統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極個別的父子共妻幾種形式。但在康區最主要、最普遍、佔絕大多數的為兄弟共妻。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

  一妻多夫家庭以而兄弟共妻為普遍,其次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極個別現象,在昌都丁青縣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妥壩鄉9戶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戶,佔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戶,分別佔11%。

  康區藏族的婚姻既有娶妻婚,也有入婚。但一妻多夫家庭均為娶妻婚,尚未發現可幾兄弟入女方家的情況。其婚禮習俗與一夫一妻的娶妻婚相同。由於多夫,在提親時,有的要明確說明是幾兄弟娶妻,也有的不說明。舉行婚禮時,有三種不同的情況,較多的一種是一人為代表參加婚禮,這種情況大多是長兄為代表娶妻,以後弟弟們逐漸長到後,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從名譽上丈夫變成事實上的丈夫,完成共夫家庭。當然也有少數的例外,代表者不一定長兄。如類烏齊縣有一戶兄弟共妻,哥哥是跛子,結婚時由弟弟代表婚禮。第二種為兄弟們均參加婚禮娶妻。如丁青縣丁青村的布吉兄弟倆,參加婚禮時兄弟並排坐在一起,妻子坐在旁邊。第三種為部分兄弟參加婚禮。如丁青宗色扎部落的澤丁扎巴結婚時,父親為他們三兄弟娶一妻,但他年齡還小,只有兩個哥哥參加了婚禮。結婚時究竟採取哪一種方式,主要視其具體情況而定,如兄弟的多少,兄弟間年齡大小的差異程度,長兄弟與新娘年齡差距,等等,而且同一家庭不同代的人之間也有差異。如布吉是兄弟兩參加婚禮,但他們的兒子當代表。

流傳千年的風水口訣

  大家都說學風水知識很難,其實說它容易也不容易,說它男其實也並不難,任何東西都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流傳千年的風水口訣,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

  

  1、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 點評:廟宇是供奉神靈的地方,神靈金身前方的拜桌,除了油燈之外,都會有一些供品。住宅在廟宇的前方,就像家人要向廟宇神靈作供,所以再多錢財也會耗盡。反之,廟後方的住宅,就好像神靈般接受無數供品,所以會富貴。

  2、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 點評:此為穿心堂煞,就是大門正對後門、後窗、陽臺成一條直線,房屋入氣口與出氣口彼此相對,氣進氣去,財來財去,所以不聚氣不聚財。

  3、住宅凹凸不方正,此屋人丁有病症。 點評:住宅各個方位對應家庭不同成員,若宅形不方正,必有缺損,對應成員就會有健康問題。

  4、西南缺角損母親,西北缺角損嚴父,東北缺角損小口。 點評:八卦後天方位,西南為坤,代表母親;西北為乾,代表父親;東北為艮,代表少男,也就是幼子。

  5、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 點評:簸箕播(簸)米去糠,以此形容明堂位散落而下,而明堂位宜寬闊規整。

  6、大門對大門,吉凶不用問;我好他不好,他好我愁悶。 點評:兩家若有門相對,必主一家退。《魯班經》:「二家不可面相對,必主一家退;開門不可兩相沖,必有一家兇。」也就是通常說的「對門煞」,也叫「朱雀煞」。可以門外懸「八卦鏡」,不過是攻擊的態度,不如懸「天官賜福」。

  7、鮮花放屋中,花旺人不旺。 點評:臥室盆栽不宜多,排碳過重不宜身。

  8、鏡子對大床,求醫日日忙。 點評:床邊設鏡,安眠受刑。床頭不可安鏡子,梳妝檯忌對床頭。

  9、門前路反弓,希望總落空。 點評:此為「反弓煞」,就是指住宅前有反弓形的道路,弓對著住宅,弦對著外面。住宅前有反弓煞,主疾病纏身,財運衰退並易生叛逆子孫,六親緣薄。

  10、住宅前窄後寬,大器晚成。 點評:古書云,前窄後寬,富貴如山。就是說宅院房屋牆體四周的建築外形,大門這邊窄,後邊寬或大。這樣的宅院房屋形成的氣場,氣足有抽力,有氣場旺盛、精力充沛的良好感應。


流傳之久的漢族飲食文化背景

  “南甜北鹹,東辣西酸。”是中國地區的飲食口感不同的分配,除去那些少數民族的獨特飲食之外,漢族的飲食由於地區不同也同樣是有著很多差別的。   那麼,本期解析漢族飲食文化背景。   漢族的菜餚因分佈地域的不同,又各有千秋。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餚的眾多不同型別,是因 ...

流傳的長安葫蘆頭,不能錯過

  人們對於長安葫蘆頭的評價是美妙的。“饃塊潔白晶亮、軟綿滑韌,肉嫩湯鮮,肥而不膩,醇香撲鼻。吃時配以泡菜更是爽口。湯濃味醇,油香適口,老幼皆宜,即是佳餚,又是上乘補品。”真有這麼好嗎?跟隨小編走進陝西文化看看吧。   葫蘆頭,陝西西安漢族特色小吃。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象葫蘆 ...

流傳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

  文成公主,在貞觀十五年遠嫁吐蕃,稱為松贊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結為姻親之好。關於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至今,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也是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所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故事中瞭解關於他們的故事吧。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離開繁華的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西行約3000公里,歷 ...

流傳的獨龍族體育文化

  獨龍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獨龍族人民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也孕育出具有民族特色得體育文化。那麼,對於獨龍族的體育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現生活於獨龍汀兩岸的獨龍族人民,由於自然環境的惡劣,使得其生產方式演進為刀耕火種,狩獵和漁獵,所以獨龍族也 ...

流傳的蒙古族養駝文化

  蒙古族是我們中國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早在屋前多年前就開始養駱駝。蒙古族的養駝習俗源遠流長,在歷史悠久的生產生活實踐當中,駱駝在為人類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成為我們人類的好夥伴。那麼,大家對於蒙古族的養駝文化了解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看看吧!   蒙古族養駝習俗之賽駝   蒙古族 ...

流傳的廣西喪葬文化

  中國是泱泱大國,中國有二十六個少數民族。廣西就有不少的少數民族,各個民族的風土民情都是不一樣的,我國的婚俗都有南北差異,即使是兩個相鄰的城市也有可能不一樣。那麼下面就讓我們走進廣西文化看看流傳千年的廣西喪葬文化吧。   瑤族:   瑤族的喪葬以棺殮土葬為普遍。死者以木棺入殮,棺較簡單,以四塊木板相拼即成。 ...

流傳的河南喪葬文化

  在以禮儀著稱的中國,喪葬也是格外的講究,而不同的城市有著不同的信仰和喪葬傳統。百善孝為先,喪葬也能夠體現出是否有著孝道。而河南的喪葬文化也體現出了河南文化的歷史悠久,那麼,對於河南的喪葬文化您瞭解多少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漢族人亡後,首先立喪主(死者的長子或長孫,無孫則以次子)、喪婦(死者之妻,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