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攘外必先安內是什麼意思

攘外必先安內什麼意思

  1、“攘外必先安內”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之時國民政府的基本國策,意在應對國內“三足鼎立”、國際“四向分散”的形勢。“安內”是以“剿共”為中心,包括實現國民黨內的統一和國民政府的“中央一體化”,以及充實國力,加強戰備等內容。

  2、“攘外必先安內”是國民黨處理內政的基本國策,又是圖存禦侮的策略。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選擇先“剿共”後抗日,黨則選擇“反蔣抗日”。而隨著區域性抗戰向全面抗戰形勢的轉化,雙方的這種選擇逐漸演變為國共合作抗日的過程。

攘外必先安內是什麼意思

  1、從語意來分析,“攘外必先安內”的基點是強調先安內,將安內擺到首要位置,以安內為攘外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將攘外懸為政策的基本目標。

  2、汪精衛在回答人們對該口號的責難時,就曾振振有詞地從語意上辯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若以為必攘外,然後可以安內,那無異以攘外為安內的手段了。”也就是說,先安內的判斷,是和攘外的目標相聯絡的,要攘外必須先安內,攘外是目的,安內是基礎。

攘外必先安內是什麼時候提出

  “攘外必先安內”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提出的,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之時國民政府的基本國策,意在應對國內“三足鼎立”、國際“四向分散”的形勢。“安內”是以“剿共”為中心,包括實現國民黨內的統一和國民政府的“中央一體化”,以及充實國力,加強戰備等內容。


什麼時候提出的

  攘外必先安內是宋代提出的。其最早的出處是宰相趙普在給宋太宗的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當內外交困,面臨重大統治危機時,歷代統治者為應付危機、維護統治,常常以安內為中心,“安內”、“攘外”並舉。攘外必先安內需要努力爭取民心,如果沒有民心的支援,那麼政權將會不存在。因此,盲目 ...

怎麼念

  攮:nǎng。   “攘外必先安內”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之時國民政府的基本國策,意在應對國內“三足鼎立”、國際“四向分散”的形勢。“安內”是以“剿共”為中心,包括實現國民黨內的統一和國民政府的“中央一體化”,以及充實國力,加強戰備等內容。“攘外必先安內”是國民黨處理內政的基本國策,又是圖存禦侮的策略。九 ...

勞其筋骨什麼意思

  1、意思是:一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   2、這句話的完整句子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這句話出處戰國時期孟子《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 ...

苦其心志的意思

  1、必先苦其心志翻譯: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   2、原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作者】《孟子》 【朝代】先秦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 ...

欲知大道為史意思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意思是要掌握“大道”,必須先研究蘊含著“大道”的歷史。這是一個被歷史反覆驗證的真理。正視歷史從來都不是為了喚起仇恨,而是為了追憶和緬懷,並從中汲取和平發展的正能量。   從孔子開始,以史育人成為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龔自珍在總結這一傳統時指出:“出乎史,入乎道。”他認為歷史同國 ...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什麼意思

  1、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意思是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透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

工欲利其事利其器是什麼意思

  此成語正確應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說: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語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利做動詞講,器就是工具的意思。就是要做好工作,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