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說唱百姓身邊事

  敦煌曲子戲國家級傳承人肖得金一曲之後贏得滿堂喝彩,唱一段不長的曲子對年逾古稀的他而言已有些吃力。

  早春的清晨,敦煌市中心的公園裡聚集了數十位敦煌曲子戲的“發燒友”。伴著由三絃、板胡、笛子、二胡、板鼓合奏出來的歡快曲調,圍攏成圈的居民在表演者幽默詼諧的唱腔裡笑聲不斷。

  肖得金從13歲開始就學習曲子戲,一輩子習慣了這種“熱鬧場面”。如今,他還是為眼前的場景樂得合不攏嘴。

  “因為喜歡,我唱了有50多年。光知道的敦煌曲子戲種就有60多個。”肖得金告訴小編,曲子戲特別適合敦煌人的鄉村口味,易懂易學,隨便就能把敦煌生活當中的事情唱得出來。

  經過一個漫長的寒冬,地處中國西部的敦煌城四處洋溢著花紅草綠的勃勃生機。除了接踵而至的遊客不斷增添著“鬧”意之外,延續百年的敦煌曲子戲已成為多數中老年人茶餘飯後最為熱衷的娛樂活動。

  “敦煌曲子詞在莫高窟藏經洞內封閉千年,源於它的敦煌曲子戲卻始終流傳民間。”當地資深的敦煌曲子戲專家陳鈺告訴中新社小編,作為敦煌地方戲的敦煌曲子戲,在清朝雍正年間大移民後形成,是一個移民文化的載體。

  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遺書中儲存的曲子詞有590首之多,涉及曲調80多種。陳鈺說,敦煌曲子戲最早要追溯到清代,其歷史源於敦煌藏經洞,當時出土的《敦煌曲子辭》、《敦煌變文》、《敦煌俚曲小調》等,現在曲子戲裡多能看到它們的影子。

  上世紀40年代初期到50年代,敦煌曲子戲處於鼎盛階段,在敦煌非常興盛。十年“文革”期間一度銷聲匿跡。改革開放以後,曲子戲又興盛起來。2006年5月20日,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陳鈺看來,敦煌曲子戲之所以百年來綿延不絕,是因為其“演出形式不受任何限制”。他說,婚喪嫁娶都可以演唱,清唱也可以,彩唱也可以。無論在城市,還是鄉下,得到民眾歡迎。

  據陳鈺介紹,“敦煌文化、敦煌藝術就是一個大融合,敦煌曲子戲也是個大融合。”他說,它融合了西北地方戲,以及各地民歌小調,最後於民國時期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與其他戲曲相比,敦煌曲子戲的表現內容更貼近生活,說的、唱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事。”陳鈺說,包括道白、唱腔、舞蹈等表演形式的敦煌曲子戲,表現的內容比較廣泛,形式比較活潑,戲曲帶有生活趣味性,能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樂趣。

  近年來,敦煌曲子戲面臨著“老劇本、老演員、老觀眾”等三類問題,雖然當地在大量培養年輕演員,但並不理想。不過,讓陳鈺欣慰的是,目前國家已撥了大量資金,文化部門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進行保護,現在愛好曲子戲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有不少年輕人。

  “青年人喜歡曲子戲,曲子戲的傳承就有生命力了。就能繼續傳承下去。”陳鈺表示。

敦煌曲子戲

  敦煌曲子戲是敦煌獨有的地方戲種,亦稱"小曲戲、"小調戲"。它源於明清時期的民間俗曲,清末民初在各地形成具有不同風格的地方小戲,如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新疆曲子戲、寧夏曲子戲等。曲子戲的唱腔屬聯腔體,由眾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在發展過程中又吸取了秦腔、眉戶的藝術成分。

  敦煌曲子戲的演出形式有舞臺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其中舞臺演出俗稱"彩唱",有文武場和服裝道具,道白用當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歡,走得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則需幽默詼諧,滑稽伶俐。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多表現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及民間社會生活等。

  敦煌曲子戲的音樂唱腔吸收了陝西秦腔、眉戶及甘肅各地曲子戲的各種曲調,是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牌體戲曲音樂。它包容了文學、音樂、舞蹈、曲藝、特技等各種藝術成份。主要由劇本、曲調、曲牌三部分組成。其伴奏樂器文武兼備。劇本短小、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幽默滑稽。曲調非常豐富,歡調使人興奮無比,悲調能夠催人淚下。

  演出形式有舞臺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舞臺演出俗稱彩唱,有演出場地、文武樂隊和服裝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東腔和河西腔。對演員具有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扭的歡,走的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丑角幽默詼諧,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細膩,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無拘無束。藝人怡然自得。聽眾心曠神怡,如醉如痴。

  敦煌曲子戲的劇目題材廣泛。有神話故事、歷史傳說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反映各個社會時代的風貌,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作為敦煌地區民間一度繁榮的地方戲曲,敦煌曲子戲已經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至今逢年過節,民間仍有小規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儘管在內容上有所演變,並增加了民間新創作和新的藝術形式,但在已經形成自己風格的敦煌曲子戲中,仍保留有敦煌遺書中的曲子詞和曲調,這使敦煌文化的餘脈在民間得到了延續。

  曲子戲以民間業餘演出為主,專業演出團體很少。隨著社會的變革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曲子戲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現已瀕臨失傳。為保護和弘揚曲子戲,擴大影響,有關方面採取了舉辦曲子戲藝人培訓班、邀請老藝人集中發掘、整理、傳授曲子戲劇目和錄音、錄製劇目等多種措施,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資料。在此基礎上,仍需鞏固現有成果,將搶救、保護工作進一步推向深入。

浣溪沙敦煌曲子詞意思

  意思:運用擬人的修辭,化靜為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船行山迎相對運動的感覺。山,原本巋然不動,由於舟船行駛,映入舟中人眼簾的是彷彿山在迎面走來。把這種視官造成的心理錯覺寫得極有趣味,也抒發了輕鬆愉悅的心情。

  原文: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敦煌曲子詞集》在敦煌發現的民間詞曲總集。王重民校輯。自敦煌石室發現後傳世,但多有散佚,其中大部分先後為伯希和、斯坦因所劫走。分別收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和英京博物館。王重民從伯希和劫走的17卷,斯坦因劫走的11卷,還有羅振玉所藏3卷及日人橋川氏藏影片1卷中,集錄曲子詞213首。經過校補,去掉重複的51首,編成《敦煌曲子詞集》。收錄敦煌卷子中清理的唐五代詞曲一百六十一首。上卷為長短句,中卷為唐人寫本 《雲謠集雜曲子》,下卷為樂府。為研究敦煌詞的重要參考資料。


唯一的新疆漢語劇種——新疆曲子

  在中國各名族各甚至各城市都有著具有當地文化的戲曲,新疆也有著這樣的戲曲文化,新疆的去曲子戲融合了新疆個民族的音樂和民歌,再加上長期的發展和不斷改善,創造出了屬於地方特色的戲曲。   那麼,對於新疆曲子戲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新疆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更多內容吧。   曲子戲是流行於我國西北五省區的 ...

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 ...

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 ...

四平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