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文化苦旅中的餘秋雨是怎樣的人

文化苦旅中的餘秋雨是怎樣的人

  餘秋雨是嚴謹的學者、浪漫的旅行家、孤獨的遊子和藝術家。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的作品 ,是餘秋雨透過對國內外的文化進行考察和思考,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對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認識而撰寫的系列散文集。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遊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是遊記,是中國文化史。

文化苦旅中好句子的賞析

  1、原句:可惜,譏刺上海人的鋒芒,常常來自一種更落後的規範:說上海人崇洋媚外、各行其是、離經叛道;要上海人重歸樸拙、重返馴順、重組一統。對此,胸襟中貯滿了海風的上海人倒是有點固執,並不整個兒幡然悔悟。暫時寧肯這樣,不要匆忙趨附。困惑迷惘一陣子,說不定不久就會站出像模像樣的一群。

  賞析:將至尾聲,作者的筆觸似乎沒那麼冰冷。作者寫其他人的目光和上海人的態度,表現上海人並不隨波逐流的特性,為下文期待上海人更廣闊的視野更獨立的人格做鋪墊。

  2、原句:把這一切都說完了,老信客又告訴他沿途可住哪幾家小旅館,旅館裡哪個茶房可以信託。還有各處吃食,哪一個攤子的大餅最厚實,哪一家小店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

  賞析:簡潔幹練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在一連串的排比中表現出老信客的為人: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容,善良厚道,對自己的工作極其負責,所以對年輕的信客也事無鉅細地交代。

餘秋雨:文化苦旅其實不是旅之苦

  在旅遊群體中,自命為旅行者的人是瞧不上旅遊者的。前者認為後者只不過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但對他們來說,要成為徐霞客這樣的旅行家似乎又很不現實,於是一條捷徑應運而生,那就是“文化旅遊”。

  伍迪·艾倫的新電影《午夜巴黎》中就有這樣一個角色,男主人公蓋爾和女友在巴黎遇到了女友的朋友保羅。保羅在每一座雕塑、每一幅名畫前都能侃侃而談,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甚至與作品相關的八卦軼事都知曉一二。

  保羅顯然不是旅行家,卻是一個典型的“文化旅遊家”,這類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旅遊途中不斷尋覓能夠與自己的文化知識相呼應的物品,一旦找到這種呼應,便興奮不已。知識背景越豐富的人,獲得興奮的次數便會越多,當然,這種興奮大都伴隨著內心的炫耀。在盧浮宮,所有人都在追逐三大鎮館之寶(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的時候,我沿著昏暗的小道走進一間房間,找到了“漢謨拉比法典”,心中湧出一絲得意。在這一刻,我也是個文化旅遊家。

  社會學家認為,劃分社會等級的資本有三種,體現經濟實力的貨幣資本、體現人際網路的社會資本以及體現知識儲備的文化資本。文化旅遊者與普通旅遊者的最大區別,即在文化資本上。文化資本的獲得不同於貨幣資本和社會資本,必須透過長久的藝術薰陶和教育。對大部分旅遊者來說,這樣的薰陶未免過於漫長,於是他們就求助於一些速成訓練,比如臨行前上網搜搜要去的地方的典故,比如記幾個建築或是民俗學的專有名詞……

  顯然,這種暴發戶式的文化旅遊根本算不上文化,充其量是打著文化的旗號騙騙自己而已。即便如此,文化旅遊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地風靡了全球。

  在中國,文化旅遊還和一本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本《文化苦旅》幾乎影響了一代文化青年,這部歷史大散文集以文化、歷史加煽情的模式為21世紀初的文化旅遊者設定了一個標準:只有談及文化的旅遊,才是深刻而有意義的旅遊。

  但是,餘秋雨顯然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才是文化?

  文化不是一個人對所遊覽的事物有多麼豐富的知識,文化是這個人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一種對生活的共鳴和感動。讓我們設想一種情景:在某個藏區的寺廟門口,夕陽灑在金色的寺廟屋頂,秋風吹過,遠處傳來喇嘛誦經的渾厚之音。可以說,這是在體驗一種文化的感動。那麼,讓我們感動的是寺廟?夕陽?還是秋風?我認為都不是,而是那誦經聲。最接近人心靈的,是人本身,這才是文化。

  幾乎在《文化苦旅》風行的同時,旅遊學者理查斯也從概念角度對文化旅遊做出定義:“文化旅遊不僅是對歷史中產生的文化成果的消費,也是對一個人群或一個地區的當代生活方式的旅遊。”通俗點兒說,文化旅遊不僅在於歷史遺蹟,同樣在於對當代生活的體驗。但後者顯然不如前者能夠滿足文化旅遊者對炫耀的需求。“我在敦煌壁畫前感動得哭泣”絕對要比“我在農家樂裡喝得爛醉”更符合一個文化旅遊者的自我定位。自古以來一貫如此。

  在“壯遊”時代,歐洲青年人湧向巴黎、威尼斯、羅馬等中心城市,去學習欣賞那裡的文化和藝術,這是標準意義的“文化旅遊”。二戰之後,非西方國家的旅遊業蓬勃發展,但對西方人來說,那只是異域風情,那只是舊殖民地和原住民的混搭,那只是落後的、粗鄙的民間物件而已。甚至在美國,當迪斯尼樂園、好萊塢甚至黑人音樂都能夠作為美國文化符號的時候,在這片大陸上產生最久遠的印第安傳統工藝和生活方式,卻從未被視為美國的文化象徵。

  文化旅遊給了每一個夢想成為旅行家的人一條捷徑,他們努力背誦歷史知識,他們用心炫耀自己與異域風情接觸的經歷。但大部分文化旅遊者是在用眼而不是心去接觸這些文化:他們揚起頭,用崇拜的目光去欣賞歐洲宮殿中的藝術品;再低下頭,用和藹的微笑關切原住民。但他們既不能理解這些珍品的美,也無法透過與民俗生活的接觸獲得真正的心靈悸動。

  從這個角度上說,文化苦旅其實不是旅之苦,而是文化之苦。


秋雨文化苦旅有哪些精彩語段

  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像他傾洩,但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讓他這句物質的身軀全然承受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都覺得無聊。 這是一個與大的民族悲劇,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向前的一個小丑。一位年輕詩人曾寫道: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對牛車正要啟程,他回頭看了一眼西天慘豔的晚霞,那裡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正在滴血。 ...

秋雨文化苦旅究竟寫的什麼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餘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書憑藉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 ...

秋雨文化苦旅名句

  1、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餘秋雨《文化苦旅》   2、如果人生和歷史都是拔離了瑣碎事物的建構,那麼它們也就不屬於現實世界。——餘秋雨   3、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餘秋雨《文化苦旅》   4、水面之下,漂動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 ...

秋雨文化苦旅經典段落

  1、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   2、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複。   3、再也讀不到傳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龍飛鳳舞的楹聯。再也找不見 ...

如何評價秋雨文化苦旅這本書

  《文化苦旅》作家在自序中也表明是漂泊旅程的感悟心得,卻與常規的“遊記”大相徑庭,其重心並非見聞描述,也非一般意義的借景抒情,少有遊記特有的“輕快筆調”,有的是“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顯得蒼老”,這“蒼老”是由於《文化苦旅》的起點和終點不止於地域和空間,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從身體的艱難跋涉到心靈的強 ...

秋雨簡介 秋雨是哪裡

  1、餘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2、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世界戲劇學》《中國戲劇史》《觀眾心理學》。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 ...

東路二臺體現了張家口文化傳統的什麼特色

  東路二人臺體現了張家口文化傳統中的民族融合文化特色。東路二人臺是我國內蒙古和烏蘭察布等部分地區流傳的一種較為古老的傳統戲劇劇種,在表演的時候,以絲絃坐腔融入到漢族民間舞蹈中,在後來發展中也吸收了民歌、民間舞蹈、說唱等多種表演因素。   東路二人臺體現了張家口文化傳統中什麼   東路二人臺是我國一種比較古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