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文明學生: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淨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天下大事,必行於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把思想道德規範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小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
2、學文明禮儀: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1、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動作,語言,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物件上看有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做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範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2、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3、文明用語:您好! 請坐!請問…… 請稍候! 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沒關係!不客氣!謝謝!請不要著急!對不起,讓您久等了。您請講! 我會盡量幫助您。為您服務是我應該做的。有不懂的地方您儘管問。非常感謝您的合作,再見。
4、禮儀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具有良好禮儀習慣的人首先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學校,禮儀能使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
1、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2、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充套件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3、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4、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5、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6、“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7、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8、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1、游泳安全要點:
(1)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後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試試水溫,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則必須有伴相陪,不可單獨游泳;
(4)下水前觀察游泳處的環境,若有危險警告,則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環境不清楚的峽谷游泳 ...
1、新中國節十一、國慶節、中國國慶節、國慶黃金。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國慶日。
2、在國慶慶典上共進行過14次閱兵。分別是1949年至1959年間的11次和1984年國慶35週年、1999年國慶50週年、2009年國慶60週年的三次。
3、1949年 ...
1、能夠文明語言。當你看到老師地禮貌地、禮貌地問候客人時,禮貌地向打招呼。
2、在走廊裡大聲說話,保持安靜。
3、熱情待人,講蒲通華,見老師,不直接罵人,用敬語。
4、進入辦公室先敲門,不要打擾別人的工作,休息,說話要有禮貌。 ...
1、低碳生活的概念,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除了種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等。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
1、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2、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3、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4、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5、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 ...
校園文明禮儀基本禮儀:
講究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衣服鞋襪要常換洗,按時理髮和沐浴;衣著整潔,樸素大方,協調得體,不穿奇裝異服,進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規定穿校服,不許燙髮、染髮,女同學不準戴首飾、染指甲等;態度要誠懇、和藹,語氣要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進校要講普通話,堅持使用禮貌 ...
文明校園的內容有,男生理學生式、西裝式頭髮,長髮標準同女生一致,女生扎辮子或剪童花頭、短髮,不留披肩發,男女同學都不許燙髮、染髮,不得化妝。還有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課、參加集會一律脫帽。
衣著整潔、得體、協調、樸素、大方,不得穿奇裝異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學生身份的時裝,提倡平時穿衣服,參加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