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地理州府縣的劃分資料介紹如下:
1、明初曾沿襲元朝的行省制,太祖洪武九年即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和屬州,各州以下有縣,形成一個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大體格局,明初設定的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三司”三分各省軍政司法權力的體系後逐漸被巡撫制度接掌,巡撫常常成為各省權力統一的最高長官;
2、明代在全國設十五個省級單位,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為府成為主要的二級行政區劃,但是同時又有直屬於省的直隸州,
明朝地理州府縣的劃分資料介紹如下:
1、明初曾沿襲元朝的行省制,太祖洪武九年即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和屬州,各州以下有縣,形成一個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大體格局,明初設定的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三司”三分各省軍政司法權力的體系後逐漸被巡撫制度接掌,巡撫常常成為各省權力統一的最高長官;
2、明代在全國設十五個省級單位,布政使司以下改元朝的路為府成為主要的二級行政區劃,但是同時又有直屬於省的直隸州,
鄭成功,出生於1624年,1662年去世,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號大木,福建南安縣石井村人。其父鄭芝龍,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組織向臺灣移民,積極開發臺灣島。1645年,21歲的鄭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韋健的召見,頗多賞識,被認為本家,賜他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1653年,南明永曆帝又封他為“延平郡王”。
李賢,字原德,明代名臣,著有《鑑古錄》《體驗錄》《看書錄》《天順日錄》《古穰文集》等。
宣德八年,李賢登進士第,授吏部驗封主事,歷考功、文選郎中。“土木之變”時,李賢脫難回京。景泰二年,上正本十策,受代宗賞識,升任兵部右侍郎,轉戶部侍郎,次年又遷吏部右侍郎。英宗復辟後,遷翰林學士,入內閣,升吏部尚書。天順五年,加太子太保。天順八年,英宗病重,召李賢委以託孤重任。憲宗即位,晉升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知經筵事。成化二年十二月,李賢去世,享年五十九歲,後追贈李賢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和太師,諡號“文達”。康熙六十一年,李賢從祀歷代帝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