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什麼吃湯圓+春節講究吃湯圓象徵著什麼
民間立冬吃什麼 立冬講究吃什麼最好
北方吃餃子暖胃又營養
在北方總認為“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人們認為餃子是最好吃的,而且餃子也是北方的特色。為什麼立冬吃餃子?還有一段淵源呢,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每年的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在“交”子之時就要吃餃子把交子的含義放在裡面。因此,在北方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更多的人是習慣在家裡自己包餃子吃。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吃餃子餡料有講究。因為目前天氣總體乾冷,大部分朋友可以選用牛羊肉這類溫補驅寒的食材做餃子餡。如果您擔心補過頭,可以適當放些蘿蔔、芹菜或木耳等清淡去燥的食材來進行營養均衡。
吃羊肉大補暖身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在我國臺灣省立冬這一天,特別講究食補,大街上掛著的“羊肉爐”、“薑母鴨”的餐廳是特別的受歡迎,可謂是座無虛席。在臺灣的一些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具體這些食品有多好吃,那隻能去臺灣親自品嚐了。
還有些城市講究的立冬要吃羊肉,羊肉屬於暖性食物,富含蛋白質,但是脂肪缺少,是人們補充能量最好的肉類,所以,在立冬這一天吃羊肉,可以驅寒氣,暖手腳,補血氣,可以一個冬天都可以手腳暖和,避免冬季凍傷手腳。
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蘿蔔老鴨煲
非常正統的冬季滋補湯,一般說來,蘿蔔在冬季的養生功效不亞於人參,老鴨和蘿蔔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此外,這款湯味道醇厚,香濃,適合一家人食用,就連挑食的孩子也會愛上它。這款湯也可以做成酸蘿蔔老鴨煲,會更加開胃。
麻團
麻團是長江流域的一種著名小吃,有白麻團和青麻團。圓球狀,寓意著團團圓圓,它和北邊的元宵非常相似,又比元宵的個頭大,有蘋果般大小。團外一層蹦蹦脆脆,團內各種香料也會隨團加熱,香味四溢。
立冬進補有什麼講究
從立冬開始,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以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因此,立冬時節的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吃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祖國醫學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正如《四時調攝箋》裡所說:“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故宜養心。”
祭灶節吃什麼 民間講究吃什麼
祭灶節是民間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民間的習俗中,祭灶節的時候有很多的講究,那麼祭灶節吃什麼呢?祭灶節民間講究什麼吃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祭灶節吃什麼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另外,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趕製椰糕用來食用並祈福,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火燒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爆米花糖
靖安縣民間素有“小年小年,爆米糖甜”的說法。“小年”這天,人們用麥芽糖和爆米花製作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生活甜美。
關東糖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麵食
在山東半島的人們又大多自農曆臘月二十三後,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壽桃等面花,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餘。此製做起來比較麻煩,發麵後醒面,再揉麵再醒面,然後再做成各種花樣的麵食造型後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後才下蒸鍋,此蒸出來的麵食又稱之為“面花”,非常好吃,但很費工夫。
糖瓜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春節為什麼吃湯圓 春節講究吃湯圓象徵著什麼
春節為什麼吃湯圓
湯圓一般在春節和元宵節吃,各自的寓意有所不同。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寧波湯圓”是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春節時間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故至湯圓又叫“浮元子”。春節吃湯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古人有詩云:“寧波家家搗米做湯圓,知足常樂又一天。”
元宵節吃湯圓: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湯圓”,又稱元宵;"湯圓"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元宵湯圓介紹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正月十五元宵節將至。元宵是燈節。在中國,唐朝遺留下來燈節觀燈的習慣一直在民間流傳著。另外,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因為在上元節的晚上——元宵吃湯圓,人們也就習慣地把湯圓叫做“元宵”。
元宵佳節,飲食、糕點鋪,甚至連馬路兩邊都設攤兜售湯圓,家家戶戶在正月十五這天都吃碗熱氣騰騰的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春節講究吃湯圓象徵著什麼
湯圓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
在南方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習俗,但是絕大部分地方還是會吃湯圓。這種與北方的差異其實來源很簡單,與製作食物的穀物有關。餃子皮是麵粉所做,麵粉來自小麥,小麥則是北方最為常見的農作物。而湯圓由糯米粉包裹而成,糯米屬於水稻的一種,水稻在南方農村是遍地都是。古人對於食物的製作將就就地取材,因此形成了北方喜歡吃餃子,南方喜歡吃湯圓的習俗。
春節吃湯圓的由來
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
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圓,貴陽吳家湯圓著稱。“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詞》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節吃湯圓的習慣,並且當時已有以出售湯圓著稱的字號。
與湯圓有關的傳說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吃元宵湯圓有講究
1、元宵做“配角”。元宵或湯圓的“皮兒”是糯米做的,糯米中含的澱粉是支鏈澱粉,在腸胃中不好消化吸收。所以,不宜把元宵或湯圓當做主食大量食用,原則是適量為止。
2、注意“餡”井。元宵、湯圓的“餡兒”被不斷創新,除了黑芝麻、豆沙、桂花、紅豆等主料,其中用了不少的動物油脂。2兩的黑芝麻湯圓中含的能量是311千卡,13.8克的脂肪,而其他營養素含的較少。多吃會增加能量攝入。為了健康體重,切莫因“小”失“大”。
3、控糖很重要。為了滿足高血糖朋友的需求,不少商家推出了無糖湯圓。無糖湯圓中用木糖醇代替了蔗糖,但其中碳水化合物、油脂的含量並沒有減少,與傳統的元宵相比,木糖醇對血糖升高的影響可能不那麼明顯。
4、預防意外。糯米比較黏,小孩子容易被元宵或湯圓粘住食道並阻塞呼吸道而出現意外。小孩子吃湯圓,家長一定要好好照管,最好將湯圓分成小塊再給孩子吃,吃完一口再吃下一二口。
春節講究吃湯圓象徵著什麼
湯圓一般在春節和元宵節吃,各自的寓意有所不同。吃湯圓是漢族人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寧波湯圓”是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節慶時間吃湯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故至湯圓又叫“浮元子”。春節吃湯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古人有詩云:“寧波家家搗米做湯 ...
婚禮吃湯圓的講究
講究:
1、湯圓本身的寓意是團團圓圓和和睦睦。
2、婚禮吃湯圓寓意著新人以後的家庭美滿團圓。
3、婚禮吃湯圓某種意義上說也象徵著兩人的愛永永遠遠,並能擁有一個可愛的孩子。 ...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哪裡吃湯圓哪裡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俗,此俗由來已久。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 ...
春節為什麼吃年夜飯 春節年夜飯的意義
春節為什麼吃年夜飯
1、春節吃年夜飯也叫團圓飯
除夕晚上 家庭成員要儘可能地齊全,許多遠在外地的家庭成員也總要在年夜飯之前趕回家中,因此這頓年夜飯又稱“團年”。
2、春節吃年夜飯有守歲的習慣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 ...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中國過年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過年吃餃子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另外就是,餃子的形狀與元寶很相似,在春節吃餃子有“招財進寶”之意。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裡,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在古代時期,貧窮人家,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吃餃子,因為餃子裡有肉,對於家境不好的,吃一頓餃子是很 ...
元宵節吃餃子嗎 正月十五吃餃子還是湯圓
元宵節吃餃子嗎
元宵節要吃餃子。正月十五元宵節,按照河南人“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正月十五應該先吃餃子。正月十六,再吃元宵。寓意是團圓、吉祥,扁扁圓圓又一年。為什麼要正月十五吃餃子,正月十六才吃元宵呢?一是跟月亮的執行規律有關,二是跟中國人的“口彩”有關。
正月十五吃餃子還是湯圓
...
元宵節吃湯圓是早上還是晚上 正月十五吃湯圓什麼時候吃
元宵節吃湯圓是早上還是晚上 正月十五吃湯圓什麼時候吃
按照習俗,一般是晚上六七點晚飯點吃,不過,為了健康,最好在中午,這個時候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湯圓裡過多的熱量。
專家提醒,每次不宜進食太多,吃一小碗(4——8個左右)也就足夠了。在進食湯圓的同時,建議不再吃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