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全文翻譯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全文翻譯

  1、原文:

  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譯文:

  晉平公問師曠說,“我年近七十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為什麼不炳燭而學?”

  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其君主的呢?”

  師曠回答說;“我怎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過:年少時喜歡學習,好像是太陽剛剛出來時的陽光;壯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正午的陽光,老年時喜歡學習,好像是點燃蠟燭照明時的光亮。點燃蠟燭照明,比摸黑走路哪個好呢?”

  平公說:“好啊!”

師曠撞晉平公文言文翻譯

  1、譯文:晉平公和臣子們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興時,他就得意地說:“沒有什麼比做國君更快樂的了!只有他的話沒有誰敢違背!”師曠正在旁邊陪坐,聽了這話,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晉平公連忙收起衣襟躲讓。琴在牆壁上撞壞了。晉平公說:“樂師, 您撞誰呀?”師曠故意答道:“剛才有個小人在胡說八道,因此我氣得要撞他。”晉平公說:“說話的是我呀。”師曠說:“哎!這不是為人君主的人應說的話啊!”左右臣子認為師曠犯上,都要求懲辦他。晉平公說:“放了他吧,我要把這件事(或“師曠講的話”)當作一個警告。”

  2、原文: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嘆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壞於壁。公曰:“太師⑻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於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

師曠和晉平公的性格特點

  1、師曠,字子野,冀州南和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

  師曠稟性剛烈,正道直行,他嫻於辭令,卻從不趨炎附勢,具有不畏權勢的正直品格。師曠認為,百姓是國家之本,同國君一樣,都是上天的子民。國君的主要責任是天養民,而決不能"肆於民上,以從其淫",否則,便是棄天地之性。

  2、晉平公,姬姓,名彪,晉悼公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平公即位之初,與楚國發生湛阪之戰,獲得勝利。公元前552年,同宋、衛等國結盟,再度恢復晉國的霸業。在位後期由於大興土木、不務政事,致使大權旁落至六卿。公元前532年,晉平公去世,諡號"平",其子公子夷繼位,是為晉昭公。

  晉平公酒後亂言,狂妄自大,不是一個聖明之君;但他能知錯就改,能虛心接受臣子的意見,不失為一個明理之君。


杜蕢是怎樣進諫

  杜蕢以獨特間接的罵別人的方式來勸誡國君,使之知錯能改,用心可謂良苦。杜蕢罰酒三杯之後,即快步走出,引起平公的怪異;待平公主動問及,他才一一說出,平公也就爽然自失,不得不接受了。晉平公醒悟,接受了杜蕢的勸諫。 ...

將與楚戰城濮翻譯

  1、晉文公要在城濮和楚軍交戰,文公徵詢咎犯的意見,問咎犯:“這仗該怎樣打?”咎犯說:“如果是做仁義的事,那就不該討厭忠誠守信用;如果是和敵軍開戰,那最好是兵不厭詐。現在既然是和楚軍交戰,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詐就可。”   2、文王辭別咎犯後,又去請教雍季,雍季回答說:“放火來焚燒山林,儘管暫時能打獲到很多野 ...

論學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1、原文: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2、譯文: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 ...

論學文言文翻譯

  1、翻譯: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年齡七十歲,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說:“為什麼不把燭燈點燃呢?”   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人戲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麼敢戲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 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 ...

子圉見孔子商太宰全文翻譯

  翻譯:   子圉將孔子引見給宋國太宰。孔子走後,子圉問太宰對孔子的看法。太宰說:“我見過孔子後,看你就如同蚤蝨那麼渺小了。我要把他推薦給宋君。”子圉害怕孔子受國君愛寵,於是對太宰說:“您向國君引見孔子後,君主看你就像蚤蝨那麼渺小了。”太宰因此就沒將孔子引見給宋君。   原文:   原文編輯   子圉(yǔ ...

孔子守廟者的意思

  1、孔子問於守廟者曰釋義:孔子問守廟的人說。   2、原文: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籲!惡有滿而不覆 ...

齊恆管仲

  齊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天。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詩》雲:‘人而無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這篇文章表明瞭管仲的重民思想、民本思想,其中突出的表現在於“君人者,以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