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文化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眾多的傳統文化之一,喪葬文化包括了中國道家、儒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而喪葬文化被流傳到中國各地後,被當地人們加入自己民族的特色,以此就形成了中國各地的喪葬文化都有著不一樣的形式。下面的東鄉族文化為您帶來獨具特色的喪葬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東鄉族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佔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東鄉族對喪葬很重視,對所有亡者,不分年齡性別,一樣對待。
東鄉族實行土葬、速葬。通常在逝世當天料理喪事,進行埋葬不隔夜。只有亡人的直系親屬因路遠趕不及當天奔喪的,才破例等候一天。喪葬較節儉,亡人埋葬不用棺木,不戴飾物,不陪葬。東鄉族把裹屍布叫“克凡”(一譯凱凡),屍體叫“埋體”。逝世叫“杜亞依結”,忌說人死,只有動物死了才說死。人逝世後,家族立即商議喪葬之事,推舉年紀大的人主持治喪,並立即派人通知亡人的各方親友和鄰近鄉里,東鄉語叫作“開連庫和”即“報喪”,告知亡故時間和送葬時間、地點。親友、鄰里聞訊來到亡人家,向家屬表示安慰,叫“他節”。亡人家屬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出散“乜貼”,即為掉念亡人施捨現金。
人逝世後,將“埋體”放在洗屍的“水床”上(即一塊大木板),由亡人的親屬“抓水”(淨屍)。男性亡人由舅舅家來的人或阿訇洗,女性亡人由孃家的人或老年婦女洗。淨屍後,用“克凡”包屍,“克凡”要按一定的規格剪成上、下身幾塊,才能使用。“抓水”後轉“費達也”(一譯“非提也”),這是一種贖罪儀式,送葬前請阿訇、滿拉數十人,為亡人舉行。之後,將亡人放進“塔布”(似匣子)蓋上綠色或白色的繡單,繡單上繡有阿拉伯文《古蘭經》語錄,抬到清真寺站“則那孜”(一譯“之拿節”,即行殯禮)。
其儀式:教長或阿訇站在眾人最前面,虔誠地念祈禱詞,送葬者隨之低首默祈,求真主饒恕和憐憫亡人,讓他(她)的靈魂得以安息。祈禱完畢,亡人家屬要依據經濟能力,向人們散“索得格”(阿拉伯語,意為施捨),即為亡人施捨一些錢財。殯禮畢,由親友、鄰里將屍體抬到墓地安葬。東鄉族人認為,能為亡人送葬是一種宗教懿行。凡送葬者,必須事前大淨、小淨。墓內不放任何陪葬物,不掛遺像,不放花圈,不燒冥錢,不奏哀樂,也不準吹打響器。
墓坑呈長方形,挖掘時先在平地上挖一直坑,然後在直坑的內旁再挖一偏洞,將亡人緩緩地安放在偏洞內,讓他頭北腳南面朝西,後用土坯將偏洞口堵起來,再把直坑填滿土。這時阿訇開始誦唸《古蘭經》有關章節,送葬的人們跪坐聆聽。念畢,大家一起接“都哇”,表示替亡人祈禱。至此,葬禮結束。
亡人生前穿過的衣服,一般要施散給貧困者,不能留存在家中。老教教民通常在送葬的當天和葬後七天、四十天、一百天以及週年日,均請阿訇念“亥亭”(《古蘭經》章節)以示紀念。悼念時宰雞或宰羊,炸油香,請親友、鄰里。新教教民則在送葬後四天之內,亡者家中忌生火做飯,須到親友或家伍家裡吃飯。四天後,請阿訇念“亥亭”,並在七天、四十天、一百天和週年時,請阿訇念“亥亭”,以示悼念。
中國各個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態和宗教信仰不相同,所以各地的風俗文化也大不相同。不管是飲食風俗還是婚喪嫁娶,各地都有著各地的禮儀和方式。在西藏文化中對待人的死亡儀式十分重視,所以有著豐富的喪葬風俗。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西藏到底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喪葬文化吧。
西藏地域遼闊,人死後的埋葬方法也是多樣的。藏族人死後,依經濟和社會地位不同,而採用不同葬法,常見的共有五種: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一般人採用天葬。
一、火葬
火葬在衛藏地區過去一般多在高僧和貴族中進行。一般程式是:人死後,屍體捆成坐姿,固定在木架上,抬到火葬場。把屍體放在壘成交叉狀的柴堆上,然後四周用柴相撐。請來的憎人面對屍坐,唸經祈禱死者靈魂被天堂之神接受,同時在柴堆上灑油點火。焚屍完畢,揀起骨頭灰燼,帶到高山之巔順風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讓流水帶走。
在藏東各地及四川藏族地區也普遍盛行火葬。在新都橋一帶視火葬為聖葬,葬式也很特別,人死後由幾位長者擦洗屍身,把四肢交叉疊起,五官中塞入酥油、然後用白布將屍體纏裹,死者頭布畫上“卐”符號,左胸畫6星星、9弓箭、1魚、1牛頭、1羊頭。再把屍體置於堂屋地板上,請喇嘛念3天經。火葬時給死者準備五穀和糖類一起火化。另外還要161根小木棍39個麥面小餅和39油包,用作燒祭神靈和餓鬼。
二、水葬
水葬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整屍拋入江河之中,甘孜雅江扎巴地區奉行此俗。一般是兩人送葬,將屍背至水深急流之處拋入江中,並在人水處燻燒點糌粑,葬儀即告結束。雅江日依一帶,人死後馬上在腰際上砍一刀,然後頭腳相疊捆好。放人背兜之中,口上搭一黑布。當天由一人背去丟人河中。其二是將屍體肢解後再投入江河中。
甘孜德格龔埡地區的水葬習俗,其出殯多在夜晚,葬地選在水勢呈海螺紋漩繞的水域,送葬地有一木墩,屍體首先被置於墩上,用斧按關節從上到下肢解,砍一塊拋一塊,最後連砍斧、屍袋及四周血土一併投入河中。甘孜絨壩岔在水葬時,肢解屍體講究屍的放置,男的臥式置,女的仰面置。
而巴塘南區的普圾一帶,解肢不能沾鐵,只能以加工後的木刀、石斧施行。藏南林區,也多半將屍體肢解後拋入江河。水葬,在康區民間比較盛行。在前、後藏地區,多認為水葬卑賤,只有乞丐、病人、赤貧或患傳染病者才去水葬。
三、塔葬
藏族大活佛基本施行塔葬。一些活佛是屍體火化後,把骨灰存入靈塔;也有些活佛死後,屍體經過脫水後被直接泥塑成佛像。
有名望的大活佛死後,則用鹽抹屍脫水,然後塗上香料等貴重藥物,用綢麻將全身包裹,砌葬在塔中,以為永久儲存。靈塔分金、銀、銅、木、泥各種,根據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如達賴、班禪圓寂後要建金靈塔,而甘丹赤巴只能建銀靈塔。靈塔建成後分別存放在各寺院裡。
藏族幼兒夭亡,一般不舉行葬禮,而是把屍體放在陶罐之內,蓋好扔進江河之中;也有的把陶罐長期存放於庫房之內。
四、天葬
西藏地區,以天葬最為普遍。藏族稱天葬為“恰多”,即鷲(藏族習慣稱為鷲鷹)。天葬有天葬場,各地有各地的固定地點。人死後,停屍數日,請喇嘛唸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至天葬場。司葬者首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而聚集在天葬場周圍。天葬師隨即將屍體衣服剝去,按一定程式肢解屍體,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耙,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司祭者用哨聲呼來鷲,按照骨和肉順序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爐霍勒宗四部地區,天葬臺邊有根木樁,屍運至後,解繩脫衣,將屍體面朝下背朝天放於屍臺上,將繩子把四肢分別捆於木樁上,最先割下腦袋,再按刀法劃割,待鷲吃完肉後,再將骨頭和頭一塊砸碎,拌上糌粑酥油等,一併飼鷲。鷲吃得一點不剩,被認為死者生前無大的罪孽,否則死者的家屬還須請僧人為他念經超度。在藏族人的眼裡,鷲是神鳥,是空行母的化身,屍體被鷲吃了以後,死者靈魂可以升往天界。
藏族人民受佛教思想的影響,認為靈魂不滅,肉體只是軀殼,與其讓肉體自然消亡,不如佈施給另外一種生命,從而使靈魂得以解脫,這種葬禮方式充分體現了藏族人民的偉大奉獻精神。
五、土葬
土葬是藏族原始固有的葬俗。但在盛行天葬以後,西藏則改變了認識,以為土葬是最壞的一種葬法。一般用於麻瘋、炭疽、天花等傳染病患者的屍體,或者強盜、殺人犯、被刀殺死者的屍體。西藏和平解放前法律不允許他們天葬或水葬,只允許挖坑埋進土裡,意思是滅其根種。
土葬之俗,主要在四川甘孜和阿壩兩自治州部分地區流行。德格縣城一帶葬地比較固定,葬坑為深約1.5米的圓錐形,下略撒五穀,屍用布包裹,屍呈面西而坐式放入坑內,接著用土打緊填埋,不能壘墳堆,上面放一塊刻有咒經的瑪尼石,插上經幡,葬儀即告結束。白玉河坡一帶,屍下坑後,上面有幾塊白石壘成墳頭,上插一塊木牌,當地藏語叫“巴卡”(防鬼靈牌)。
道孚一帶則喜用一種穴式上葬,即不朝下挖坑。而是在土壁上橫挖一坑。木棺橫推入坑,外面用石塊砌好洞口,再用泥糊平整。有的畫一牛或羊的頭像,上面弄點白灰,插一根經幡。
大家都吃過糯米飯,但知不知道,畲族文化中最著名的烏米飯。畲族烏米飯,不用質疑,肯定是烏黑色的。看似普通的烏米飯。卻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的鄉情文化與細膩的民族風情都凝聚在烏米飯中。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嚐嚐烏米飯吧。
畲族烏米飯唐朝以來是畲族同胞“三月三”過節的傳統食品,它來自大自然烏稔樹(也叫烏飯樹)的綠色樹葉泡製而成的色香味和開脾健胃驅溼膳療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綠色食品。
二十世紀末經寧德市畲族烏米飯加工坊開發,現已成福建九地市和浙南等地設宴的佳餚,分別有紅鱘烏米飯、竹桶烏米飯、太極烏米飯、荷葉烏米飯、菠蘿烏米飯、草包烏米飯、烏米卷、八寶烏米飯(甜、鹹)等品種。
每逢農曆三月初三。畲族都過“烏米飯”,闔家共餐,辦歌會山歌盤答,通宵達旦,沉醉在一片歡樂、純樸的鄉情之中。烏飯是畲民從山地裡採來的野生烏稔樹的嫩葉,置於石臼中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然後撈出布包將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裡燒煮成的飯。
畲族烏飯得名副其實,吃起來連碗筷也被染粘成烏黑色。不過它的味道相當不錯,吃一口清香糯柔,細膩愜意,別有情趣。倘若將烏飯貯藏在陰涼通風處,則數日不餿。食用時,以豬油熱炒,更是香軟可口,堪稱畲鄉上等美食。
畲族烏米飯的傳說不一:其一,“三月三”為米穀生日,畲民要給米穀穿上衣服,故塗上一層顏色,祈祝豐年。其二,三月三蟲蟻不作,畲民吃了烏飯,上山下山不怕蟲蟻。其三,古時畲民與敵兵交戰時,敵人常來搶米飯,畲民故意將米飯染黑,敵人怕中毒,不敢問津,畲民便安穩吃飯,有了氣力,打敗敵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被關在牢房,他一頓能吃一斗米,母親送來的飯卻都被獄卒搶去,雷萬興想法讓母親將米飯染黑,從此,獄卒再也不動烏飯。
以後,雷萬興越獄,於農歷三月初三戰死沙場,族人每年以烏飯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他們被圍困在大山裡,糧食斷絕,以烏稔果充飢,為畲軍度過斷糧關,並限得反圍剿的勝利。雷萬興回軍營吃盡魚肉酒菜都感乏味,時值三月初三,他想吃烏稔果,就吩咐兵卒出營採擷。
可是,這時烏稔尚未開花,那些兵卒只好採些烏稔葉子,有人出了個主意,將烏稔葉和糯米一起炊煮,結果糯米飯呈現烏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萬興吃了食慾大振,於是下令大量製作烏飯,以紀念抗敵勝利。從而衍成風俗,世代相襲。
您可能還會喜歡:
指尖上的滿族剪紙文化藝術
朝鮮族酒文化,朝鮮族的飲酒習俗
惟妙惟肖的朝鮮族長鼓舞
滿族春節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涼山是彝族聚集最多的地方,現在還保留著自己喪葬文化。喪葬文化在彝族文化中是特別重要的儀式,而且在喪葬時他們會聚集在一起飲食,彝族稱之為“古止古舍切”。下面,我們一起更深入的瞭解涼山彝族喪葬文化吧。
涼山彝族傳統的喪葬習俗是火葬,火葬在涼山彝族地區傳襲甚久。葬禮的規模視死者的年齡而定。規格無統一的標準, ...
對於我們來說死亡是沒有辦法避免的,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浩瀚宇宙我們在這裡誕生、成長,直到最後的死亡。幾千年來形成了的喪葬禮儀,既要讓死去的人滿意,也要讓活著的人安寧,下面小編帶你瞭解一下鄭州文化的喪葬文化和喪葬風俗。
鄭州殯葬習俗,或稱鄭州喪葬風俗。大家知道,關於民間的喪葬流程和祭拜方式,是三里一規矩 ...
婚俗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體現,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仫佬族的婚俗歷經幾千年,至今還一直保持著原有的形態,其獨特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民族本身。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習俗,有著如此的魅力呢?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仫佬族文化之特別的婚俗習慣。
仫佬族青年男女歷來實行自由戀愛,除節日、集會和趕集時的交往相識之外,主要 ...
磚雕技藝是我國眾多民間文化中的一種,它的出現為我國的傳統文化添上了濃重的色彩。磚雕的技藝主要流行語我國的撒拉族、回族以及東鄉族等地。他們將磚雕技藝加上當地的特色變得精美絕倫。下面的東鄉族文化為您帶來東鄉族的磚雕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一、歷史:磚雕是我國民間一門獨特的傳統建築雕刻藝術。它的歷史源遠流長, ...
儺戲是遠古時代的儺祭活動轉變而成的戲劇形式,它是宗教文化和戲曲文化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很多少數民族都能夠看到儺戲的身影,仡佬族人民也非常喜歡儺文化,下面的仡佬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儺文化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仡佬族是西南最古老少數民族之一。仡佬族的居室、服飾、飲食、婚喪禮俗等生活習俗獨具特色;仡 ...
裕固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經驗豐富的遊牧文化的民族,由於他們文字的失傳,只有當地語言,使得他們的語言文化變得更加的濃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產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裕固族的語言文化也在改變。那麼,對於裕固族的語言文化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裕固族文化為你帶來更多內容。
裕固族分別使用三種語言:東部裕固語、 ...
中國是禮儀之邦,“孔融讓梨”的故事也一直流傳民間。從小長輩就教導我們要有禮貌,不管對長輩還是小輩都需要運用尊稱。在一個禮儀繁冗的國度,餐桌禮儀自然也少不了。那麼,你想知道東鄉族的飲食禮儀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東鄉族文化吧!
東鄉族是一個純樸好客、尊重風俗的民族。
他們對來訪的客人,常以隆重的儀式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