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喜慶年節之時,只要去藏族朋友家,進門時主人在敬獻青稞酒之前,總會捧出一個像鬥樣的盒,裡面分兩個格,一邊裝著炒熟的麥子,一邊裝著糌粑,裝得滿滿的,上面還時過年過節、迎送賓客時用;在祀神、招福招運、寺廟慶祝大典插有麥穗和畫著花或粘著彩色酥油花的孜珠等東西,藏話叫“楚酥切瑪”,譯成漢語有叫酥糕彩鬥盒的,也有人叫豐收吉祥鬥或就叫吉祥鬥。有人說,實際意義上的切瑪是鬥裡一側裝的東西,那是用糌粑、酥油和白糖拌合而成的,因為切瑪一般是裝在鬥裡面的,所以叫法上就“合二為一”了。 在西藏,節慶時用切瑪的習俗從什麼時候開始?怎樣形成的?它所表達的內涵是什麼?在一些宗教典籍中我們能找出它的蛛絲螞跡。
1300多年前,本教在西藏盛行時期就有使用切瑪的習俗,那和喇嘛唸經等作為供品時用;也是信教群眾燒香祀神供佛的必需品。即使是現在,群眾轉山拜佛時,肩上搭著的褡褳裡一頭裝著切瑪,另一頭裝著混合好的青稞、麥子、大米等糧食,每到煨桑處先把松樹技葉和青岡技葉點燃,抓一把口袋裡的糧食向上揮撒3次,以敬天地神,然後撒些切瑪在火上以供神佛。 藏區為什麼盛行切瑪呢?切瑪象徵著農業的豐收。自古以來,西藏就以農牧業為主,由於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的不同,形成了純農業區、純牧業區和半農半牧幾種型別。人們認為糌粑是農業的精華,酥油是牧業的精華,切瑪則是兩種精華的結合。切瑪標誌著過去一年的平平安安、農牧業收成好,預祝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如今的藏族人家,戶戶都備有豐收吉祥鬥,過藏曆年時,家家都把做好的切瑪裝好,再插上孜珠、麥穗和雞冠花。初一早上,全家人洗漱完畢,穿上節日盛裝,按輩序就坐。主婦手捧吉祥鬥恭恭敬敬地走到長輩跟前說“扎西德勒”,對方抓幾粒麥子邊向上撒邊祝福說:“扎西德勒!美滿幸福,祝主婦身體健康,預祝明年大家仍如此團聚歡慶。”再抓一點切瑪送進嘴裡。每人都要受這一儀式的洗禮,吃些許切瑪,甚至給嬰兒的嘴裡也要放一點。家庭儀式後,家中兩人一個拿青稞酒、銀酒碗,一個手捧切瑪,到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家拜年,敬獻切瑪、青稞酒,互相祝福。 每逢這種時候,可以看到各家各戶端出的各種各樣吉祥鬥,有的雕刻得很精緻,有的畫得五彩繽紛,很有講究,如八吉祥徽: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幢、寶瓶、雙魚;七珍:國王、皇后、大臣的三種不同的耳飾,犀牛角,珊瑚樹,象牙和三眼寶石;和氣四瑞即大象、猴子、山兔和羊角雞,因它們相互尊敬,和睦相處,使得地方安寧,人壽年豐;還有建築物壁畫常用的六種長壽圖:巖長壽、水長壽、樹長壽、人長壽、鳥長壽、獸長壽及鮮桃、蓮花等吉祥物。 在裝滿了切瑪和青稞小麥的吉祥鬥裡,插著麥穗、雞冠花和孜珠,顯露出夏的燦爛秋的豐碩,更表現出人們為奪取來年豐收的信心和決心。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每當舉行重大的慶典儀式或者歡度藏曆新年之時,切瑪盒作為吉祥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在這些場面裡充當重要的角色。
切瑪盒是在精製的鬥型木盒中用隔板分開,分別盛入炒麥粒和糌粑,插上青稞穗、紅穗花和酥油花,象徵著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每逢藏曆新年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要趕製這樣的吉祥物。新年這一天,切瑪盒擺在藏櫃上,客人來拜年,首先走到切瑪盒前,用拇指和食指捏少許炒麥粒、糌粑,向空中連拋三次,表示先敬三寶神,爾後送入嘴中少許,面對主人說“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恭賀新年。簡單而又文雅的拜年儀式完畢,方才坐在墊子上飲茶敘懷。盡享天倫之樂,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近年來,透過電視螢幕、美術攝影畫面,很多兄弟民族也有所瞭解。
本來,吉祥物切瑪盒是藏曆新年和婚禮以及一些重大慶典活動中出現,其它地方很少見。近年來,不僅上述場面可以看到切瑪盒,而且在拉薩貢嘎機場迎接貴賓的場面上也出現了切瑪盒,表示民族特色的接客方式,好在這種做法與切瑪盒的內涵意義並不相悖,大家在無形當中認可了。
這樣一種風俗習慣不言而喻肯定會有很長的歷史。在露天公演的藏戲場面上,場中立一根柳樹,柳枝上掛一張藏戲創始人——唐東傑布的畫像,底下放上鬥裝糌粑,上面放上幾塊酥油片,中間插一根彩箭,表示吉祥圓滿,這個簡單而大方的吉祥物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小型精製的切瑪盒的前身。由此看來,吉祥物的切瑪盒具有較長的歷史,同時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切瑪盒的外在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粗糙、笨拙、簡單的原始形式漸漸變形成為小巧精製的微型家用切瑪盒。目前我們看到的切瑪盒的四周畫上彩色圖案,甚至有的以浮雕形式出現,成為精美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工藝品,賦予了欣賞價值。尤其是切瑪盒內插上的酥油花板,更加增添了這種色彩。工匠們在峽長的薄木板上,用彩色酥油構畫出美麗的圖案,圖案大多是固定成形的六長壽、六和睦等內容。工匠們的手藝非同一般。木板上勾勒出來的鳥獸、山樹、長壽老人的形象逼真,這是運用特殊材料完成的藝術佳作。切瑪盒上插上彩色酥油花板以後,增添了美感,更加具備欣賞價值。同時豐富它的內涵意義,表達家庭和睦,長者長壽的美好心願。無論其形式變化多大,它的內涵意義仍然沒有變化。盒內的炒麥粒和糌粑是未加任何修飾的原物。炒麥粒象徵好運,在藏語中,麥粒的諧音同好運無差別。盒內的糌粑顯然象徵人壽年豐。這些象徵意義確定了切瑪盒的內涵,於是作為吉祥物的切瑪盒在歡度藏曆新年之際出現,自然順理成章,人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作為一個吉祥物,其製作應該是規範的。目前看到的切瑪盒中,麥粒和糌粑的擺放究竟誰前誰後不清楚,因此顛倒的現象經常出現。每年都要過藏曆新年,每家每戶都在製作切瑪盒,但這兩樣東西的先後次序未必每年製作者都心中有數。為此筆者向幾位長者詢問過,他們認為:炒麥粒在前,糌粑在後,其原因是客人走到切瑪盒前,首先捏一點炒麥粒,表示主人家走好運,再捏一點糌粑,表示來年人壽年豐。根據這樣的理由,我們製作切瑪盒時,接受切瑪禮儀客人的左邊盒中盛入炒麥粒,右邊盒中盛入糌粑,這樣才能成為符合標準的、名符其實的吉祥物。
1、做好的雪花酥要密封放在陰涼處或冰箱冷藏儲存。
2、做完的雪花酥一定要密封儲存,不要放冰箱,不然會回潮的,20天內吃完。夏天的話一週內要吃完。做好的雪花酥需要密封儲存,因為沒有任何新增劑,所以不建議存放太長時間。
3、雪花酥適宜在秋冬季溫度比較低的時候製作,黃油容易凝固,在夏季溫度高,黃油極易融化,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只能藉助冰箱才能完成。
http://www.tech-food.com 2012-12-5 17:11: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近日,一塊切糕價值16萬的的驚人價格,引發了網友吐槽,一時間,切糕黨、切糕體等一系列相關的流行詞被網友用來惡搞。那麼切糕究竟是什麼?
切糕為北京名吃。切糕是由糯米或黃米麵製成的大塊糕,多攙和紅棗 ...
1、切雪花酥一般建議用粗的鋸齒刀。鋸齒刀有粗有細,粗的更適合切硬一點的糕點,而細的更適合切軟一點的糕點,而雪花酥最好之後是有點硬的,建議用粗的鋸齒刀切。
2、粗鋸齒刀是切蛋糕的時候用途最廣泛的一種刀具。一般來說,戚風蛋糕、海綿蛋糕、黃油蛋糕等等一系列的蛋糕,都是用它來進行切塊的。另外,粗鋸齒刀通常還用 ...
瑪格麗特·米切爾,生於美國亞特蘭大,美國文學家,世界文學名著《亂世佳人》的作者。
亂世佳人至今仍為最暢銷的小說之一,至今已發行了三千多萬冊,尤其改編的電影於1939年上映,成為好萊塢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還得到十座奧斯卡的殊榮。
全名:瑪格麗特·芒內爾林·米切爾(MargaretMunnerlynM ...
瑪卡可以蒸熟再切,但是最好是切後再蒸,幹瑪卡比較硬,買的時候可以先好片。切片後煮水或者蒸味道比較容易出來。
瑪卡。是原產南美洲的一種十字花科植物。葉子橢圓,根莖形似小圓蘿蔔,可食用,是一種純天然食品,營養成份豐富,有“南美人參”之譽。瑪卡的下胚軸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黃色、紅色、紫色、藍色、黑色或者綠色。淡 ...
瑪格麗特·米切爾,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1月8日出生於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因長篇小說《飄》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1949年,她在車禍中罹難。她短暫的一生並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 ...
一,沙琪瑪條原料:高筋麵粉500g,雞蛋350g,泡打粉5g,酵母粉5g,鹽5g,奶粉30g,吉士粉20g
二,糖膠原料:白糖350g,葡萄糖漿210g,水50g 配料:熟芝麻50g、葡萄乾100g
三,步驟:
1、薩琪瑪條原料全部混合,揉至麵糰起筋表面光滑,鬆弛1小時;
2、用走棰擀成0 ...
比起其他禮俗,喪葬之俗來得更為莊嚴肅穆。客家人對於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過於繁文縟節。葬務從厚,禮務從奢,豐其筵席,醉飽靈側,鼓樂奠別等等。一些地方至今舊俗猶存。
病人臨終之際,便將事先做好的“壽衣”給病人穿上,稱“著壽衣”。過去有“上六下四”之說,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褲子。
客家風俗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