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歷史悠久的大眾美食:胡麻餅

歷史悠久的大眾美食:胡麻餅

  北方人尤為愛麵食,他們的主食並不是大米而是用麵粉做的各種東西,比如饅頭、麵條、餅。而陝西的胡麻餅又是餅中一絕。許多文書中都有記載胡麻餅,人人稱讚。本期的小吃文化大全就為您介紹歷史悠久的大眾美食:胡麻餅。

  胡麻餅又稱胡餅、芝麻燒餅,陝西地區民間小吃之一。以麵粉為主烙制而成,因上撒有芝麻,故而得名。是用特製粉、植物油、芝麻、天中草為主料製成的清素食品。早在東漢時期就有,到唐代發展成為大眾化的方便食品。

  “胡食”自漢魏以來,即在中國風行,到唐代最盛。安史之亂時,玄宗西幸,走到咸陽集賢宮,沒有東西吃,只好用“胡餅”充飢。《通鑑》玄宗紀說:日向中,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胡三省注說:“胡餅今之蒸餅”。高似孔說:“胡餅言以胡麻著之也”。其特點為酥脆油香、鹹淡適中、營養豐富。其特點是色澤黃亮,皮酥內軟,芝麻油香。

  製作:

  一、取麵粉350克,加入植物油、精鹽、花椒粉製成酥面。另150克麵粉加水和成皮面,揪成小劑子10個,逐個擀開成片,包入酥面(小包酥),然後折擀兩次,用手揉成圓形餅坯(有一種大包酥法:即將整個皮面擀成片,放入酥面,折擀好,再揪成小劑揉成餅坯)。在每個餅坯上刷一層蛋清,沾一層芝麻仁,入三扇鏊(或烤箱)中烘烤至兩面呈金黃色即成。

  食補價值:其中的芝麻富含維生素E,有補血、潤腸等功效,可延緩衰老,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等。

  小提示:男女老少皆適宜。

  商機案例:芝麻燒餅的芝麻香與餅香融為一體,一代又一代人,都曾是芝麻燒餅的“發燒友”。80年前——1927年,閬中的芝麻燒餅在成都青羊宮花會上榮獲銅牌獎章。20年前——1987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小吃》一書,收錄了具有代表性的閬中芝麻燒餅,並給予很高的評價:“色澤棕紅,造型美觀,酥脆香甜,存放20余天其質不變,攜帶方便,為旅行佳品。”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寄胡麻餅與楊萬州》一詩中,對胡麻餅的讚譽。唐代長安的胡麻餅是很馳名的,尤以輔興坊製作的最佳。

來了解歷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的資料

  德昂族,又稱“崩龍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國一側居住在雲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的深山中……那麼,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德昂族文化看看來了解歷史悠久的民族:德昂族的資料。

  德昂族,又稱“崩龍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交界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國一側居住在雲南德宏、保山、臨滄等地的深山中,緬甸一側居住在撣邦、克欽邦等地的深山中,與傣族(撣族)、景頗族(克欽族)、佤族等民族交往密切。

  歷史上,德昂族曾被稱為“撲子”、“茫人”、“蒲人”等稱呼,自清代起,史籍乾隆《東華錄》,光緒《永昌府志》等書根據傣族對他們的稱呼並記載為“崩龍”,當地漢族又根據他們婦女服飾的特點,分別把“別列”支系稱為“紅崩龍”,“汝買”支系稱為“黑崩龍”,“汝波”支系稱為“花崩龍”。解放後民族識別時沿用了“崩龍”這個名稱,後來根據本民族意願,並報國家批准,自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起正式稱為“德昂族”。

  德昂族有汝旺、汝果、汝峨、汝進、汝本、汝波、汝別牙、汝買阿、汝昂、汝臘、汝王、汝科、汝別列、幹得別列、汝不峨、汝布冬、汝孟丁、汝孟得丁、汝格若等多種支系。而中國德宏的德昂族則自稱“德昂”,臨滄的德昂族自稱“尼昂”或“納昂”。“昂”為民族自稱,意為“山岩”、“巖洞”的意思。“德”、“尼”、“納”為尊稱的附加語。

  中國境內約有1.6萬(1990年)德昂族;緬甸境內有30萬左右的德昂族,並擁有3000千人左右的武裝部隊“德昂民族解放軍”。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文字流傳不廣,主要用於記載本民族的歷史、道德、法規和書寫佛經等。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

  民族歷史

  德昂族是雲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怒江東岸、瀾滄江西岸的保山一帶,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統治,逐步向西南方向的緬甸西北部遷徙,定居在緬甸西北部及與中國交界一帶的深山中。

  德昂族曾被中原王朝稱為“朴子”、“茫人”等稱呼,因其分佈在古代濮人西南方向,被中原王朝草率地歸類到“百濮”一類的民族中。

  德昂族先民在隋唐時稱為“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他們先後臣服於漢、晉及南詔、大理國,元以後成為傣族土司的屬民。德昂族絕大多數與景頗、漢、傈僳、傣等民族交錯分寨雜居,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清代史書稱之為“崩龍”,新中國成立後民族識別時沿用了這個名稱。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為“德昂族”。

油而不膩的美食:清油盤絲餅

  有種美食,它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條細均勻,絲不併、不斷、不亂。這就是人間美味,用花生油煎烙,油而不膩的美食,清油盤絲餅。本期濟南文化裡濟南宴席上的佳品點心清油盤絲餅。快來看看吧。

  清油盤絲餅,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對葷油而言,用花生油來煎烙的。“盤絲”才是此餅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細麵食品。製作時把面抻至極細,細如銀絲,達千餘根,再盤成圓餅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變熟。然後,提起中間把餅拉散,散放盤中,撒上青紅絲、白糖即成。盤絲餅外焦裡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點心。

  提起清油盤絲餅,許多住在濟南的年輕人也許會感到陌生。清油盤絲餅又叫盤絲餅、清油餅,老濟南人俗稱“一窩絲”,是山東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盤絲餅是將抻面的功夫融於油烙工序之中做出來的麵點,相傳是從老北京傳過來的。製作盤絲餅要先知道和麵的學問,和麵時須加多少鹼、鹽和水應根據季節和空氣的乾溼程度調配。

  將和好的面“醒”一段時間後,把麵糰搓成長條,抓住長條的兩頭在案板和空中反覆摔打。拉抻到一定程度後將條面切成15公分的小段,再反覆拉抻至八九扣時,就形成了數百根細如髮絲的“龍鬚麵”,在上面刷一遍油後用刀截成數段,然後將面絲一圈圈盤成餅狀放在鏊子裡烙制(烙制時還要刷上一層花生油)而成。吃的時候撒上白糖或青紅絲,用手捧著盤絲餅輕輕一擠,千條均勻的“金絲”宛如細細的菊花瓣輕輕散開。送入口中,頓覺外焦裡嫩、香脆爽口。

  1956年公私合營後不久,王慶國去世,紀善祥成了“又一新”清油盤絲餅的“掌門人”。1960年全國發生了“大饑荒”,當時店裡麵粉奇缺,暫時停止了盤絲餅的製作。市民只能在店裡買到地瓜面的窩窩頭,炒菜也只有白菜和豆腐。據紀善祥回憶,那時去店裡就餐和買飯必須拿著單位開的介紹信才行。後來的幾年,“又一新飯館”一直萎靡不振,只好關門散夥。

  1964年,紀善祥調入西門橋頭的匯泉飯店,清油盤絲餅漸漸“起死回生”。但好景不長,接下來的文化的大革命又將盤絲餅作為“四舊”打入冷宮。1977年以後,匯泉飯店才恢復生機。1982年,紀善祥退休離開了匯泉飯店,此後,他再也沒做過盤絲餅。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兒子紀學峰於1980年進了匯泉飯店,子承父業學做起了盤絲餅。當時盤絲餅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匯泉飯店的麵點師傅每天做400公斤盤絲餅還供不應求,為了保證第二天的銷售量,他們經常加班到凌晨。1997年,紀學峰做的盤絲餅在杭州被中國烹飪協會評定為“中華名小吃”,清油盤絲餅漸漸成了許多外地客人遊泉城點名要品嚐的美食。1998年,匯泉樓被拆,紀學峰也下了崗。


歷史悠久的陝西水晶,你吃過嗎

  水晶餅是陝西的傳統名貴糕點。始於宋代,是一種酥皮的點心,因為外表晶瑩透亮,就只是觀看就會變得很有食慾。口感甜潤適口,涼舌滲齒。本期陝西文化就帶你瞭解陝西的特色糕點水晶餅。你是不是也吃過呢?一起來了解吧!   傳說宋相寇準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寇準有一年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 ...

歷史悠久的金華酥文化

  若說起中國有什麼美味的小吃,那麼一定少不了的就是金華酥餅,金華酥餅是中國有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其在浙江省金華地區是十分的有名的,你知道金華酥餅的由來以及知識嗎?本期跟小編一起去小吃文化大全瞭解一下吧!   金華酥餅,色澤金黃,香脆可口,是浙江省金華地區漢族名點,也是聞名遐邇的饋贈親朋好友傳統特產。其餡心用乾 ...

美食典故老婆的由來

  有一天一個男的去吃牛肉麵,向老闆抱怨說:“你們的牛肉麵怎麼都沒有牛肉。”老闆便說:“難道你能從老婆餅裡吃出來老婆嗎?”我竟無言以對。如今的老婆餅已經遍佈所有商店。你知道老婆餅的由來嗎?   那麼,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小吃文化大全看看老婆餅的由來。   以前有一對恩愛但家庭貧窮的夫婦,由於老父病重,家中無錢醫治 ...

佛山傳統美食盲公

  到美食,佛山的美食真的很多,極具特色。如均安煎魚餅,大良野雞卷,樂從魚腐,官窯三寶九層糕等等,數一數口水都留一地。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佛山文化中廣東四大明餅之一的佛山盲公餅吧。   佛山盲公餅是佛山市土特產名產品之一。盲公餅創制於浦嘉慶年代後期,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   由於它是由一盲人創制。因而得名。這 ...

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吃紫陽蒸盆子

  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同時我國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然有非常多歷史悠久的特色小吃,你對紫陽蒸盆子這道特色小吃有多少了解呢?如果你對這道歷史悠久的才不是很瞭解的話,本期安康文化問你解析。   紫陽蒸盆子傳說始創於漢劉邦時期。當年劉邦帶軍打仗行夜至紫陽縣漢王城,當地軍民為歡迎劉邦 ...

戲曲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戲曲大全

  山西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我國戲曲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山西戲曲代表著漢族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漢族民風民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山西的地方戲曲吧。   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 ...

揭秘歷史悠久的哈薩克醫學

  哈薩克族文化可以說是草原文化。在富饒遼闊的疆域,神奇的大自然為哈薩克族人民提供了各種豐富的資源,尤其是在醫學方面。勇於探索的哈薩克族人民在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尋找防病保健之方,也為中國醫學史做出了偉大貢獻。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揭秘:歷史悠久的哈薩克醫學。   千百年的遊牧生活,令哈薩克人積累了豐富的防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