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的節日
毛南族節日
毛南族流行的節日除分龍節特別外,其餘與漢、壯族的基本相同。其中,以春節、分龍節內容最賦特點。現簡介如下:
(一)春節
從除夕至元宵,節日活動有訪友走親戚,趕歌圩,舞獅看彩調,民間體育競賽等,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其中富有特色的幾項是: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鷓鴣、鷺等各類飛禽,然後灌入用鹽和佐料調製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掛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於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臺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招魂。除夕下午,有小孩的人家將烹飪的整雞、肉、紅蛋、粽子等食品放在托盤內,端到村屯保護神李廣神龕前,點香燒紙放炮,給它灌酒祈護佑,俗謂替小孩“要魂”。
討吉祥。正月初一子時,姑娘爭挑“旺水”;兒童讀書學藝乞靈巧;老人於房屋四周撒草木灰防蟻蟲,貼紅紙於大門、牛欄討吉利,敲打屋柱用具保安寧,插門標迎祖先。
晨讀。大年初一凌晨,毛南人習慣叫小孩誦讀詩文,以祈聰明伶俐,養成好習慣。據說,早年,有位不識字的農民請人寫對聯被嘲弄挖苦,故下決心教兒成才。此事傳開,成為佳話,家家效法。
放鳥飛。元宵當天,姑娘與小夥子們從神臺前取下“飛禽”粽,抬到屋外有樹地方作象徵性地拋起來,讓“鳥”回林,然後收回重煮,閤家分享。此俗旨在祈求一年稻香果甜,豬肥牛壯,家業興旺。
(二)清明節
毛南人清明掃墓有三種方式:各戶自祭祖墳;房族兄弟一道為老祖宗掃墓;氏族聯宗祭祖。掃墓時有在墳地聚餐習俗,食品花樣頗多,除常用的豬牛雞鴨肉外,另備乳豬在墳地屠殺,用鮮血淋墳生祭,用“馬蹄香”作菜,喜愛用洗淨的包生菜葉裹熟酸菜、肉粒而吃,別有風味。
(三)端午節
毛南人五月端午為“藥王曬藥日”,故當日家家戶戶都上山採集中草藥材備用或加工出售,在門窗懸掛艾葉、菖蒲等以除毒去邪。同時,用幹柚皮、桔子皮、蒼朮、白芷、菸葉等混合燃燒,對室內煙熏火燎,“淨化”空氣。晚上,則用菖蒲、艾葉、大力王、茅根、苦藤、柚葉、黃皮果葉、枇杷葉、路邊青、田基黃、葫蘆茶等煮成一大鍋,用來沐浴浴治病防病。吃涼粽藥粑。此粽作法:用稻草灰浸水,濾去渣,取鹹水泡糯米,並摻入少量硼砂,然後用竹葉包裹成粽,呈三角、四角扁平狀,煮熟晾乾,即可食用,也可保留長時間。食時剝掉竹葉,盛於碗內,再以蜜糖(或黃糖煮稀)作佐料,拌勻而吃,爽口香甜。藥粑及將糯米浸水混薑片、大敗葉磨成漿,吊幹,用竹葉裹住蒸熟食之。或將糯米泡在藥水內,取出做成藥粽子。毛南人在端午節還有包小無餡涼粽分送親友鄰居的習尚。
(四)分龍節
毛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來由與古吳越傳說、族人的氣象經驗和宗教觀念有關。據稱,每夏至“龍各有分域,雨賜往往隔一轍而異”。故此後第一個辰日屬分龍日。為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約定當日為分龍節,在它之前二天舉行鄉村集體廟祭,該日家祭。屆時,因本地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遂以鐵嶺為界,前段稱“上團”,後段稱“下團”。“上團”先於“下團”五天取亥日過節,以便族人來往,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的內容方式相同。親友往來,年輕後生和姑娘們穿起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村子到山坳口和陰涼地方對歌,進行娛樂活動。
毛南族四大節日
毛南族流行的節日除分龍節特別外,其餘與漢、壯族的基本相同。其中,以春節、分龍節內容最賦特點。現簡介如下:
(一)春節
從除夕至元宵,節日活動有訪友走親戚,趕歌圩,舞獅看彩調,民間體育競賽等,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其中富有特色的幾項是: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鷓鴣、鷺等各類飛禽,然後灌入用鹽和佐料調製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掛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於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臺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招魂。除夕下午,有小孩的人家將烹飪的整雞、肉、紅蛋、粽子等食品放在托盤內,端到村屯保護神李廣神龕前,點香燒紙放炮,給它灌酒祈護佑,俗謂替小孩“要魂”。
討吉祥。正月初一子時,姑娘爭挑“旺水”;兒童讀書學藝乞靈巧;老人於房屋四周撒草木灰防蟻蟲,貼紅紙於大門、牛欄討吉利,敲打屋柱用具保安寧,插門標迎祖先。
晨讀。大年初一凌晨,毛南人習慣叫小孩誦讀詩文,以祈聰明伶俐,養成好習慣。據說,早年,有位不識字的農民請人寫對聯被嘲弄挖苦,故下決心教兒成才。此事傳開,成為佳話,家家效法。
放鳥飛。元宵當天,姑娘與小夥子們從神臺前取下“飛禽”粽,抬到屋外有樹地方作象徵性地拋起來,讓“鳥”回林,然後收回重煮,閤家分享。此俗旨在祈求一年稻香果甜,豬肥牛壯,家業興旺。
(二)清明節
毛南人清明掃墓有三種方式:各戶自祭祖墳;房族兄弟一道為老祖宗掃墓;氏族聯宗祭祖。掃墓時有在墳地聚餐習俗,食品花樣頗多,除常用的豬牛雞鴨肉外,另備乳豬在墳地屠殺,用鮮血淋墳生祭,用“馬蹄香”作菜,喜愛用洗淨的包生菜葉裹熟酸菜、肉粒而吃,別有風味。
(三)端午節
毛南人五月端午為“藥王曬藥日”,故當日家家戶戶都上山採集中草藥材備用或加工出售,在門窗懸掛艾葉、菖蒲等以除毒去邪。同時,用幹柚皮、桔子皮、蒼朮、白芷、菸葉等混合燃燒,對室內煙熏火燎,“淨化”空氣。晚上,則用菖蒲、艾葉、大力王、茅根、苦藤、柚葉、黃皮果葉、枇杷葉、路邊青、田基黃、葫蘆茶等煮成一大鍋,用來沐浴浴治病防病。吃涼粽藥粑。此粽作法:用稻草灰浸水,濾去渣,取鹹水泡糯米,並摻入少量硼砂,然後用竹葉包裹成粽,呈三角、四角扁平狀,煮熟晾乾,即可食用,也可保留長時間。食時剝掉竹葉,盛於碗內,再以蜜糖(或黃糖煮稀)作佐料,拌勻而吃,爽口香甜。藥粑及將糯米浸水混薑片、大敗葉磨成漿,吊幹,用竹葉裹住蒸熟食之。或將糯米泡在藥水內,取出做成藥粽子。毛南人在端午節還有包小無餡涼粽分送親友鄰居的習尚。
(四)分龍節
毛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來由與古吳越傳說、族人的氣象經驗和宗教觀念有關。據稱,每夏至“龍各有分域,雨賜往往隔一轍而異”。故此後第一個辰日屬分龍日。為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約定當日為分龍節,在它之前二天舉行鄉村集體廟祭,該日家祭。屆時,因本地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遂以鐵嶺為界,前段稱“上團”,後段稱“下團”。“上團”先於“下團”五天取亥日過節,以便族人來往,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的內容方式相同。親友往來,年輕後生和姑娘們穿起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村子到山坳口和陰涼地方對歌,進行娛樂活動。
毛南族的節日
毛南族的節日
毛南族流行的節日除分龍節特別外,其餘與漢、壯族的基本相同。其中,以春節、分龍節內容最賦特點。現簡介如下:
(一)春節
從除夕至元宵,節日活動有訪友走親戚,趕歌圩,舞獅看彩調,民間體育競賽等,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其中富有特色的幾項是: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鷓鴣、鷺等各類飛禽,然後灌入用鹽和佐料調製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掛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於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臺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招魂。除夕下午,有小孩的人家將烹飪的整雞、肉、紅蛋、粽子等食品放在托盤內,端到村屯保護神李廣神龕前,點香燒紙放炮,給它灌酒祈護佑,俗謂替小孩“要魂”。
討吉祥。正月初一子時,姑娘爭挑“旺水”;兒童讀書學藝乞靈巧;老人於房屋四周撒草木灰防蟻蟲,貼紅紙於大門、牛欄討吉利,敲打屋柱用具保安寧,插門標迎祖先。
晨讀。大年初一凌晨,毛南人習慣叫小孩誦讀詩文,以祈聰明伶俐,養成好習慣。據說,早年,有位不識字的農民請人寫對聯被嘲弄挖苦,故下決心教兒成才。此事傳開,成為佳話,家家效法。
放鳥飛。元宵當天,姑娘與小夥子們從神臺前取下“飛禽”粽,抬到屋外有樹地方作象徵性地拋起來,讓“鳥”回林,然後收回重煮,閤家分享。此俗旨在祈求一年稻香果甜,豬肥牛壯,家業興旺。
(二)清明節
毛南人清明掃墓有三種方式:各戶自祭祖墳;房族兄弟一道為老祖宗掃墓;氏族聯宗祭祖。掃墓時有在墳地聚餐習俗,食品花樣頗多,除常用的豬牛雞鴨肉外,另備乳豬在墳地屠殺,用鮮血淋墳生祭,用“馬蹄香”作菜,喜愛用洗淨的包生菜葉裹熟酸菜、肉粒而吃,別有風味。
(三)端午節
毛南人五月端午為“藥王曬藥日”,故當日家家戶戶都上山採集中草藥材備用或加工出售,在門窗懸掛艾葉、菖蒲等以除毒去邪。同時,用幹柚皮、桔子皮、蒼朮、白芷、菸葉等混合燃燒,對室內煙熏火燎,“淨化”空氣。晚上,則用菖蒲、艾葉、大力王、茅根、苦藤、柚葉、黃皮果葉、枇杷葉、路邊青、田基黃、葫蘆茶等煮成一大鍋,用來沐浴浴治病防病。吃涼粽藥粑。此粽作法:用稻草灰浸水,濾去渣,取鹹水泡糯米,並摻入少量硼砂,然後用竹葉包裹成粽,呈三角、四角扁平狀,煮熟晾乾,即可食用,也可保留長時間。食時剝掉竹葉,盛於碗內,再以蜜糖 (或黃糖煮稀)作佐料,拌勻而吃,爽口香甜。藥粑及將糯米浸水混薑片、大敗葉磨成漿,吊幹,用竹葉裹住蒸熟食之。或將糯米泡在藥水內,取出做成藥粽子。毛南人在端午節還有包小無餡涼粽分送親友鄰居的習尚。
(四)分龍節
毛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來由與古吳越傳說、族人的氣象經驗和宗教觀念有關。據稱,每夏至“龍各有分域,雨賜往往隔一轍而異”。故此後第一個辰日屬分龍日。為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約定當日為分龍節,在它之前二天舉行鄉村集體廟祭,該日家祭。屆時,因本地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遂以鐵嶺為界,前段稱“上團”,後段稱“下團”。“上團”先於“下團”五天取亥日過節,以便族人來往,增添節日氣氛。活動的內容方式相同。親友往來,年輕後生和姑娘們穿起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村子到山坳口和陰涼地方對歌,進行娛樂活動。
毛南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的來歷故事
在西方宗教中有一個以火為至高存在的拜火教,除了一些宗教之外還有著一些特殊的節日也是以火為主角。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就有著一些傳統的火把節。
那麼,本期民族故事瞭解火把節的來歷故事。
還想了解》》劉伯溫挖諸葛亮墓
貴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一帶的毛南族人,每年臘月三十晚上,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的由來, ...
民族節日:毛南族的南瓜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也叫做敬老節。重陽節在中國寓意不凡,就和清明節一樣,人們會外出踏青。這是相對於漢族而言,每個民族的習俗都不一樣,毛南族的重陽節稱為南瓜節,那麼這是為什麼呢?本期毛南族文化為大家揭曉答案。
重陽節,毛南族叫“九月重陽”,這個節日,家中有老人的給老人添糧補壽,南瓜節也有重陽這一天,用南瓜拌 ...
令人詫異的毛南族傳統節日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經過漫長的積澱,逐漸形成了今天第一個個傳統文化節日,同時由於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各民族當中都有屬於自己特色的節日。毛南族可能時間受到漢化影響,但是節日內容,形式卻又極具毛南族文化特點。
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節日祭祖,一般多用豬、 ...
中華民族: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佈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是嶺西的土著民族。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為今稱。
毛南族有自已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幾乎所有毛南族人都兼通漢語和壯語。毛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現通用漢文。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唱歌是毛南族 ...
毛南族--簡 介
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縣,其餘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毛南族地區緊靠雲貴高原東麓,溶岩遍佈,青山連綿。中部是茅南山,東北部是九萬大山,西北部是鳳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區,林木蒼翠,屬亞熱帶氣候,適合於農耕畜牧。
毛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幾乎所有毛南族人 ...
毛南族猴鼓舞進學堂
猴鼓舞是中國2008年公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而貴州省卡蒲鄉從2002年起便開始在小學中設定猴鼓舞課程,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
卡蒲鄉毛南族的猴鼓舞來自一個感人的傳說--一個小男孩山上採果子時和家人走散,無奈之下,他只能和山中的猴子生活在了一起。十多年後,他的母親因為過度思念他而去世, ...
毛南族婚俗 三個時代婚戀觀並行
毛南族的婚姻習俗比較複雜。原始社會的血緣婚遺風、封建包辦婚姻和現代自由婚姻曾處於重疊、交叉流行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族內婚嬗變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後,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經濟尚處於發展階段,封閉自鎖的山門微開,原始的族內婚已抵擋不住外部世界的衝擊。尤其是漢族文化的湧入,從根本上動搖了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