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間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秧歌的起源

民間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秧歌的起源

  秧歌是中國廣泛流行的一種現代民間舞蹈。而且也是現在大媽們都很喜歡的舞,不過越來越發現,有很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不僅僅是喜歡,更多的是平時缺少運動的人也可以動動身子,對自己的身體也是很有幫助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族文化中秧歌的起源是怎麼來吧。

  歷史起源:

  秧歌的歷史,據現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鳳城鎮建設村趙炳書家藏《趙氏譜書》中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舞誥封武略將軍。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行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這是有關海陽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當時已有秧歌活動於今海陽鳳城。據上所述,海陽秧歌是源於漢,創於明,興於大嵩衛城(今鳳城)。

  乾隆三十五年海陽柳樹莊人陳英弼編寫的秧歌劇《陳老喜勸子跑四川》序中所述:“餘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甚愛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見,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陽秧歌的音樂唱腔就已經借鑑蜀歌了。另外,海陽秧歌中“樂大夫”俗有“螳螂門”、“八卦門”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動作汲取了不同拳術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特點: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鬥”、“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

  六大特點:一是舞隊龐大,歌舞單逗。二是結構嚴謹,禮儀深重。三是舞則純舞,唱則逗情。四是即興扭舞,多樣統一。五是走陣多變,佈陣巧妙。六是鼓樂清純,快慢適度。

哈薩克族人民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

  阿肯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每逢阿肯彈唱會,遠近的人們身著盛裝,騎著駿馬,彈著冬不拉載歌載舞來到鮮花盛開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場獻藝,聽眾們喝彩助威,經常是通宵達旦一連數日地盡興。

  阿肯彈唱有兩種形式:一是阿肯懷抱冬不拉自彈自唱,這種彈唱多是演唱傳統的敘事長詩和民歌;二是對唱,有兩人對唱,也有多人對唱。對唱的特點是即興創作,具有賽歌的性質,把雄辨和唱詩結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氣息,又生動活潑。他們所唱的內容大致可分為頌歌、哀怨歌、情歌、習俗歌、詼諧歌五大類。

  阿肯彈唱是哈薩克草原上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每逢節日喜慶、婚嫁禮儀都要舉行隆重的阿肯彈唱,隨著旅遊業的興起,阿肯彈唱作為一種民俗風情旅遊將成為主要內容之一。

民間傳統藝術:杭州油紙傘

  杭州的美麗從古至今都深刻在人的心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子都是怕被曬黑的,所以防曬傘都是出門必備的,古代女子出門的時候也都撐著杭州油紙傘。本期杭州文化帶你去了解杭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製或布制傘。杭州是江南水鄉,四季雨水眾多,竹木資源豐富。作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紙傘在杭州已有230餘年的製作歷史。據查,杭州最早油紙傘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的。當時杭州油紙傘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多個品種,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備雨具。

  杭州油紙傘最著名的故事是《白蛇傳·斷橋借傘》:《白蛇傳》又名《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傳奇》等,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它講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為白娘子(白素貞),攜青蛇小青來到杭州西湖,在杭州西湖斷橋,藥店夥計許仙借了一把紅油紙傘給白娘子,從此二人相遇、相戀、結姻,復遭和尚法海橫加干涉,演繹了一場千古況世的人鬼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至今讓人嚮往與留戀。

  油紙傘是漢民族傳統的日用雨傘,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條做傘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油紙傘是世界上最早的雨傘,純手工製成,全部取材於天然,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2008年,分水油紙傘製作工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水油紙傘廠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傳統工藝紙傘生產企業,分水油紙傘傳統制作技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分水油紙傘第六代傳人畢六福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從而成為中國唯一的手工油紙傘代表性傳人。


極具特色的湖南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白倉高蹺

  踩高蹺的藝術在很久以前就有,它是一種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漢族傳統娛樂專案。白倉高蹺也被稱為踩高蹺,它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在舞蹈者腳上綁上長長的木蹺進行表演。還想更加了解白倉高蹺嗎?下面的湖南文化帶你更加深入的瞭解白倉高蹺,一起來看看吧。   踩高蹺俗稱“踩高腳”,又稱“耍高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魏晉時 ...

皮影的藝術表現形式

  1、就人物形象而言,皮影中的人物多以陽刻雕刻出面部,以陰刻來表現身體服飾,因而面部多為簡練明快的線條組成,身體及頭部裝飾部分則以複雜富麗的紋樣構成,人物的大小比例大致遵循五庭的原則,頭部被刻意的誇大,這樣一來,面部的簡潔與主體部分的繁複對比就構成了一個和諧的視覺效果;   2、在整體人物線條的表現上也體現 ...

中山民間傳統藝術——崖口飄色

  中華大地風俗眾多。在廣東省中山市有一種叫做崖口飄色的民俗。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是當地人民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一起共同創造、積累、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表現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程序中逐步形成的優秀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以及漢族傳統文化的創造力。是典型的中山文化。   中山 ...

剪紙藝術的由來起源漢代的民間技藝

  小時候的手工課或美術課,剪紙應該是其中最有意思的內容之一了,但剪紙可不僅僅是鍛鍊小朋友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的一個學習專案而已,它本身就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民間藝術之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那麼今天就來了解剪紙的歷史,瞭解剪紙藝術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剪紙的由來,其實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萌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 ...

民間傳統手工藝刺繡的起源歷史

  刺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用針線在各種服飾上面繡上一些我們喜歡的圖案,刺繡在我國的歷史也有二三千年了。一直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之一。刺繡還分為多種的分類,例如蘇繡,湘繡,蜀繡等等。一般都用於服裝,檯布和藝術品。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刺繡的起源歷史。   刺繡,古代稱之為針繡,是用繡針引綵線,將設計的花紋在紡織品上 ...

贛州民間燈綵藝術形式“雲燈”

  雲燈是歌舞相結合的民間燈綵藝術形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年。   雲燈的起源與田村的東河戲有著緊密的聯絡。當時東河戲“凝秀班”每到春節,為了恭賀新年,便由演員手拿寫有“恭喜發財”、“四季平安”等字跡的牌子,化裝成八仙到各家去拜年,深得村民的喜愛。同時祠堂每年春節都要邀請戲班演出,而按照田村的民間習俗, ...

民間童話具有哪些模式化表現形式

  1、開頭結尾模式化,從以前開始,並且用以後二字收尾;   2、故事型別模式化,如天鵝處女型即與伴侶終身和睦相處,比如黑天鵝,灰姑娘型即出身較差的女孩透過一系列過程,變為鳳凰的故事;   3、情景結構模式化,三段式情景結構,即認為一切發展都經歷三個階段,即發展的起點,對立面的顯現,對立面的統一。反題否定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