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山民間傳統藝術——崖口飄色

中山民間傳統藝術——崖口飄色

  中華大地風俗眾多。在廣東省中山市有一種叫做崖口飄色的民俗。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和民間藝術,是當地人民群眾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一起共同創造、積累、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表現了人民群眾在歷史程序中逐步形成的優秀文化價值觀念和審美理想,以及漢族傳統文化的創造力。是典型的中山文化。

  中山市南朗鎮崖口村地處珠江出海口旁,崖口飄色這項漢族民間藝術活動源出於當地流行的一個民間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崖口一位譚姓青年因家境貧窮到鄰鄉做幫工,與鄰村一位老郎中之女結為夫妻。有一年,因海洋發生海嘯,把崖口一帶淹沒,造成村中很多老弱病殘者和牲畜溺死,後發生瘟疫。譚氏夫婦死裡逃生,在孃家避疫中得老郎中傳授祖傳秘方,於是夫婦倆日以繼夜上山採藥免費為村民治病,治好村中很多人,被村民贊為神醫,譽為“活菩薩”。

  但由於夫婦倆忙於採藥熬藥,過度勞累終於把懷孕的譚妻累倒,導致流產而死,其夫也因上山採藥失足跌下懸崖傷重身亡。崖口村民為他們舉行隆重葬禮,在五月初六日出殯那天,村中一位紙紮藝人為紀念這位無私婦女,按其生前模樣扎制1個紙人,貌似菩薩,由其4個兒子抬著紙人參加送葬。此後,崖口各村鄉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六日舉行巡遊興起了“耍菩薩”祭祀譚妻。

  後村中人認為,用竹、紙裱扎的“菩薩”巡遊太呆板,而且在巡遊完畢後將菩薩焚化實在浪費,後村中習武之人從舞獅技藝中的“騎膊馬”得到啟示,將“耍菩薩”演變為在一個木板中豎上鐵枝,將小孩固定在鐵枝上扮演“菩薩”,由人抬著巡遊。

  初期人們稱這種方式的巡遊為“板式”、“梟色”或“出會景”。由於在木板上難以固定鐵枝上的孩童,人們就將木板改為木箱,稱之為“色櫃”;木箱放入石塊磚塊,在箱面裝上鐵枝,底層連線箱面的角色稱為“色腳”,鐵枝上的小童稱為“色芯”。早期的“板色”多為一層“飄”,後逐漸改為“二層飄”。

  這種板色是用人抬著隨巡遊隊伍行進,抬色人一步一顛,木箱上的小童亦隨之不停飄動,故人們稱之為“飄色”,或稱為“梟色”。飄色集冶煉、力學、人和物的造型藝術以及刺繡、彩繪等漢族民間藝術而成。崖口飄色發展到明代,村中藝人把固定的“色芯”改進為活動的“色芯”,“色芯”在巡遊中裝扮成武士的小童,隨著抬色人的步伐,在色板上隨意翻騰、舞動,遠處觀之,甚象騰雲駕霧凌空飄逸,更為壯觀。其活動色芯,稱為“千秋色”。巡遊隊伍還增添頭牌、布繡、花籃隊等。

  而後這民俗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傳統歷史文化,鎮代表、政府重視民間藝術,精心打造崖口飄色文化品牌。在2003年12月,南朗鎮崖口飄色獲“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2008年,南朗鎮崖口飄色被正式批准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部長孫家正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講演中指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也正是我們舉辦這個展覽的意義所在。

哈薩克族人民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

  阿肯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每逢阿肯彈唱會,遠近的人們身著盛裝,騎著駿馬,彈著冬不拉載歌載舞來到鮮花盛開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場獻藝,聽眾們喝彩助威,經常是通宵達旦一連數日地盡興。

  阿肯彈唱有兩種形式:一是阿肯懷抱冬不拉自彈自唱,這種彈唱多是演唱傳統的敘事長詩和民歌;二是對唱,有兩人對唱,也有多人對唱。對唱的特點是即興創作,具有賽歌的性質,把雄辨和唱詩結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氣息,又生動活潑。他們所唱的內容大致可分為頌歌、哀怨歌、情歌、習俗歌、詼諧歌五大類。

  阿肯彈唱是哈薩克草原上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每逢節日喜慶、婚嫁禮儀都要舉行隆重的阿肯彈唱,隨著旅遊業的興起,阿肯彈唱作為一種民俗風情旅遊將成為主要內容之一。

民間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秧歌的起源

  秧歌是中國廣泛流行的一種現代民間舞蹈。而且也是現在大媽們都很喜歡的舞,不過越來越發現,有很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不僅僅是喜歡,更多的是平時缺少運動的人也可以動動身子,對自己的身體也是很有幫助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族文化中秧歌的起源是怎麼來吧。

  歷史起源:

  秧歌的歷史,據現有資料可追溯到明初。鳳城鎮建設村趙炳書家藏《趙氏譜書》中記載:“二世祖趙(通)世襲(大嵩衛)指揮鎮舞誥封武略將軍。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賜“七葉行祥”金額,懸匾穀旦,諸位指揮偕縉紳光臨賜賀,樂舞生聞韶率其創練之秧歌,舞唱於庭,其樂融融”。這是有關海陽大秧歌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當時已有秧歌活動於今海陽鳳城。據上所述,海陽秧歌是源於漢,創於明,興於大嵩衛城(今鳳城)。

  乾隆三十五年海陽柳樹莊人陳英弼編寫的秧歌劇《陳老喜勸子跑四川》序中所述:“餘隨胡公廷章供職邛州,甚愛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可見,早在二百多年前,海陽秧歌的音樂唱腔就已經借鑑蜀歌了。另外,海陽秧歌中“樂大夫”俗有“螳螂門”、“八卦門”之分,即是指他的舞蹈基本動作汲取了不同拳術套路而形成各自的風格。

  特點:

  海陽大秧歌表演內容由三部分組成。出行時排在最前列的是執事部分,其次是樂隊,隨後是舞隊。舞隊有各類角色幾十人。秧歌隊常用陣式有“二龍吐須”、“八卦鬥”、“龍擺尾”、“龍盤尾”、“二龍絞柱”、“三魚爭頭”、“眾星捧月”等。海陽秧歌舞蹈動作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男性顫步晃頭、揮臂換肩。

  六大特點:一是舞隊龐大,歌舞單逗。二是結構嚴謹,禮儀深重。三是舞則純舞,唱則逗情。四是即興扭舞,多樣統一。五是走陣多變,佈陣巧妙。六是鼓樂清純,快慢適度。


民間傳統藝術:杭州油紙傘

  杭州的美麗從古至今都深刻在人的心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女子都是怕被曬黑的,所以防曬傘都是出門必備的,古代女子出門的時候也都撐著杭州油紙傘。本期杭州文化帶你去了解杭州油紙傘。   油紙傘是漢族傳統工藝品之一,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製或布制傘。杭州是江南水鄉,四季雨水眾多,竹木資源豐富。作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紙傘 ...

極具特色的湖南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白倉高蹺

  踩高蹺的藝術在很久以前就有,它是一種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漢族傳統娛樂專案。白倉高蹺也被稱為踩高蹺,它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在舞蹈者腳上綁上長長的木蹺進行表演。還想更加了解白倉高蹺嗎?下面的湖南文化帶你更加深入的瞭解白倉高蹺,一起來看看吧。   踩高蹺俗稱“踩高腳”,又稱“耍高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魏晉時 ...

吳川民間藝術三絕之一,奇絕的吳川藝術

  吳川飄色是什麼?吳川飄色是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本期的民間藝術為你介紹奇絕的吳川飄色藝術。   歷史   廣東吳川市黃坡鎮的民間藝人陳壽全生前回憶: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遊神賽會,出現了 ...

民間傳統節日塔吉克節

  塔吉克族是公元前操伊朗語的諸部落和後來從帕米爾西部、南部遷至塔什庫爾幹一帶的塔吉克人融合而成。主要   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少數散居在該縣以東的莎車、澤普、葉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地區。塔吉克族是我國唯一屬於歐羅巴人種的世居民族,主要居住在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塔什庫爾干 ...

大型民間傳統活動紀念閩王王審知 珨瑚公王(公太)

  閩西在長汀、連城兩縣交界處的“河源十三坊”(即 1 3個村社 )輪流祭祀珨瑚候王。當地人把瑚候王尊稱為“公太”(公太 ,在閩西客家地區即祖先之意 ),因此 ,十三坊輪流 )奉祀珨瑚侯王又被通稱為“迎公太”。十三坊中最早參加輪流祭祀珨瑚侯王的姓氏 ,大都是在宋末元初到元末明初這段時間遷入的。經過世代發展 , ...

文化部評審"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年底將授牌

  9月5日,2011—2014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這項工作進入了正式評審階段。在其後4天的時間裡,評審專家組成員將對全國573個提出申報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材料評審,並將在9月中旬分赴各地進行實地抽查。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 ...

沔渡鎮被命名為“湖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炎陵縣三人龍資料圖片8月21日,從湖省文化廳傳來訊息,炎陵縣沔渡鎮(三人龍)透過"湖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申報評選工作,被命名為2011-2014年"湖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此次申報評選工作歷時2個月,共有29個民間藝術之鄉參加省裡評選,其內容涵蓋了表演藝術、造型藝術、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