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永州瑤族生產習俗

永州瑤族生產習俗

  境內瑤族因居住的地域不同,耕作方式各異。居住在平丘區的瑤族,其耕作方式與平丘區漢族相同,不再贅述。這裡主要記述山區瑤民的耕作習俗。

  遊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永州境內的瑤族大多被趕進深山,居無定處,有“鋤頭扛神堂,過山為家鄉”的遊耕生活歷史。他們擇地而耕,種山而食,食盡一山,另移一山。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山區瑤族人民分得田土山場,變遊耕為定耕,結束了千百年過山遊耕的苦難歷史。

  燒墾

  俗稱“種火土”。頭年冬天選好山地,將灌木荊棘砍倒,待幹後放火焚燒,然後在灰土上用尖木棒扒穴種上玉米、豆類等旱糧作物,隨用腳踏即可,任其生長,不需中耕追肥,只問收穫,產量極低,叫廣種薄收。燒墾土一般輪種三年,待林木長高後再擇地燒墾而種。

  婦女播種

  瑤家播種歸婦女,婦女播下種子能“多子多孫”長出許多糧食來。婦女春天播種時,必須用布袋將種子包紮好,嚴防種子掉落地面,到山地時,種子袋要掛在樹枝上。撒播地掉落在地裡的種子,不能拾撿,這叫落地生根,不能過手二次,否則會引來老鼠、麻雀為害。種子不能沾嘴,人過口就等於為鳥獸覓食放行。

  防獸

  山區瑤民有一套獨特的防獸措施;一在作物地裡豎立草人;二在風口山澗安置風梆、水梆;三在莊稼周圍毀獸路、放砣板、裝夾子、安套子、挖陷井、架弩炮、點火把;四在作物附近撐棚搭廠,夜間駐廠、敲梆吆喝、驅趕野獸。

  狩獵

  居深山老林的瑤族人民,擅長狩獵,且喜愛共獵。一是獨獵,在野獸出沒處挖壕井、置鐵夾、安套索、架弩炮等,這種獨獵活動所獲獵物,歸個人所有;二是共獵,這是山區瑤族男子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每次進山打獵,都是合夥進行,少則5-7人,多則10-20人,有的守卡、堵擊、有的圍山驅趕、吹牛角或口哨作訊號,唆使獵狗竄山搜尋,向野獸發起進攻。如發現成群野獸,跟跡追蹤,有時翻山越嶺緊追幾十裡,甚至連追一、二日,直到獵獲為止。獵物的分配,見者有份,即使是過路客人,只要他吆喝一陣,也能得到一份。按瑤家的俗話說,“打得野豬死大家有肉吃。”獵物內臟煮熟大家共食。獸肉分成若干份,參與者一人一份,帶搶帶狗者各增一份,開槍擊中的分得獸頭或百分之十的獸肉。此俗久傳不衰,至今依然。

黃山生產習俗

  徽州舊時各生產行業,如做農、從意、經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規習俗。農村要祭“五穀神”,祈求莊稼興旺;天旱常興“求雨”,素食齋戒,做道場祭拜龍女菩薩;耕牛轉讓時,買主要帶牛繩將舊牛繩換下,叫做“斷索”,表示買賣雙方均不得反悔。磚工建房上門枋時,要宰殺公雞,將雞血淋門口,叫做“祭門神”,並口念祭詞“雞血淋到東,恭賀東家添兒孫;雞血淋到西,恭賀東家多添丁。”眾人互相呼應,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魯班師傅”,最忌諱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為坐冷板凳,即無生意可做。商店家設“財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帥”,以求生意興隆、賺錢發財等等。

  開秧門:農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稱為“開秧門”。歙縣這一天要設宴請“田公、田母”,朝拜時,先插先插三根香于田埂,還要虔誠跪拜。休寧、屯溪這一帶,當家人去秧田選定“門向”,然後帶泥拔出一塊秧苗,置於茶盤,捧送回家放在貢桌上,祭拜天地後,將帶泥秧苗倒甩上閣板,已全部粘上為無災無害生長良好的好兆頭。牛福會:專門為耕牛保安祈福的組織。凡願入會的農戶,每頭耕牛交一二元銀洋作為牛福會基金。會員的耕牛被盜或走失,報經值年會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處尋查,無償地歸還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會中領取一些救濟金作為補償。

  打鑼封山:山區為保護森林形成許多條規習俗,打鑼封山就是較為流行的一種。每年冬季,村或鄉定人鳴鑼,口中呼喚所封山場的地名,串村走戶,昭示禁戒規約。此後,家家戶戶,互相告誡,不得犯戒。鳴鑼同時,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標明禁山範圍。

  接財神:徽州以農曆五月五為財神日,工商業者多在這天接財神。

  開張禮:徽州新店開張這天,要在店門口披紅結綵,掛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還奏樂,以示慶祝。對開張這一天上門的顧客,象徵性的手下紅紙包(貨幣退還),同時贈送一定的貨物,如布店贈3尺紅布,百貨店贈送一件日用品等。

  學藝:民國時期,學藝拜師必須經過中薦人出面,為師徒雙方商議協約。洽妥後,徒弟要辦拜師酒,向師傅行大禮。磚工學藝,一般一年出師;木工學藝,則為三年,均無工資,師傅只供給伙食。三年升為夥計,師傅給一定的生活費,藝成後才離師營生。

爬樓 瑤族婚戀習俗

  爬樓(網路)

  在廣西大瑤山生活的瑤族同胞,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民族傳統,茶山瑤的“爬樓”戀愛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傳統之一。茶山瑤村落一般依山靠水,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為兩層木樓。村寨中還建有供姑娘們居住和戀愛的吊樓,吊樓裝飾華麗,美觀大方,就像一頂花轎懸掛在山中。當姑娘到了戀愛的年齡,父母就安排她們到吊樓里居住。小夥子來談情說愛時,不能從大門直接進屋再沿樓梯進入吊樓內,而要在吊樓的巷道里攀爬而上,進入到吊樓內,人們稱這樣的戀愛方式為“爬樓”。

  “爬樓”是廣西金秀茶山瑤族獨特的婚戀習俗。瑤族歷來有女娶男嫁、戀愛自由的傳統。其居住的房屋皆為木結構幹欄式。瑤族在修建幹欄房屋時,在靠近樓梯口(靠近大門)的旁側,設有一間距地面一定高度的吊樓。當家中的姑娘長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到吊樓居住,以方便與男青年上門幽會。

  每當夜幕降臨,其姑娘就在吊樓裡等待戀人。小夥子便悄悄來到姑娘家的吊樓前,因吊樓下方沒有樓梯,小夥子要進入姑娘的房間,需要攀著從樓柱伸出的梁頭爬上去,進入吊樓與姑娘幽會;當小夥子返回時,仍沿著樓柱往下爬,故名“爬樓”。

  “爬樓”多在晚上進行,姑娘們喜歡三三兩兩聚在吊樓裡,關著門和窗,邊唱“香哩歌”,邊繡花邊等待。當男青年弄清自己愛慕的姑娘在哪座吊樓時,就與同伴來到吊樓下,輕聲唱“香哩歌”傳話,或者先用竹竿輕輕敲一下樓板以示通報,並如實回答姑娘的提問。如果姑娘願意,吊樓的門便會立即開啟,男青年便可攀爬而上進入吊樓裡。如果姑娘不願意,男青年只好打道回府。

  瑤族“爬樓”的規矩很嚴肅,已結婚成家的人不得參加“爬樓”活動;已確定了婚姻大事的姑娘則不允許其他人再來“爬樓”;在“爬樓”過程中也不允許有越軌行為,否則要受到嚴厲的懲罰。“爬樓”以後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小夥子便可大大方方地從大門進入姑娘家,拜見姑娘父母。

  茶山瑤族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為兩層木樓。門面和吊樓部分,雕龍刻鳳,塗油抹彩,好似一頂花轎懸掛山中。清靜的吊樓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動的場所。

  每當吊樓披上了朦朧的月光,姑娘們便在一起繡花織帶。有心的小夥子在巷道里以歌代話,表達自己的愛意。如果來者是姑娘的意中人,吊樓的門就會在歌聲中悄悄開啟,這時勇敢機智的小夥子就會靈活地攀木而上。當然,熱心的姑娘少不了在樓上助小夥子一臂之力。但也有吃閉門羹的,但他們不惱不怒,而是自我解嘲地唱道:“我想你多麼辛苦,阿香哩!我想你吃不下飯喲,一餐三大碗;我愛你睡不著覺喲!一覺睡到大天亮……”。

  吊樓裡的姑娘被這善意的歌聲逗的大笑。然而,吊樓裡的小夥子也不一定穩操勝券,還得靠其她姑娘的撮合和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男女雙方一旦情投意合,吊樓裡便只剩下一對情侶,相依一起,互吐情愫。以後小夥子再來“爬樓”,便帶著姑娘喜愛的綵線,而姑娘則把精心編織的草鞋送給小夥子,作為愛情的信物。

  茶山瑤婚俗別開生面。接親時,不吹嗩吶,也不抬花轎,更不打鑼敲鼓放鞭炮。而是男方派房族兄弟數人,半夜點火去迎接新娘。女方家裡每一重門都點上一盞油燈,照著迎親房族。房族兄弟吃罷“領情飯”之後,就將新娘接走。陪同新娘的有新娘的房族姐妹數人。接親正值午夜,新娘離開村寨是悄悄的,外人幾乎不察覺。新娘到新郎家時,酒席已經擺好,雖很簡單,卻很溫馨。等到旭日東昇,新娘新郎就扛著鋤頭下地勞作,遇上外人,雙方已然夫婦。


南澳生產習俗

  漁業生產   漁民建造新船,必先擇日看時,然後在船塢上安放龍骨(即漁船的中心骨架),並用婦女頭上戴的銀製高鬃,插上金花紅綾,放在龍骨處,名謂“壓槽母”。候墨繩打畢,才將其收回家,意謂可獲“頭棕”(高產的意思)。新建的大漁船,船眼中要裝兩個龍銀,小船的船眼中,要裝印有龍紋的銀毫,或者用印有龍紋的銅幣,意為漁 ...

台山生產習俗

  農業   迎春 指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日,農家敬香燒紙錢,向天祈禱,望賜好時年,並開始備耕。俗諺雲:“立春大如年”。這在封建時代,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每逢這一天,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州官縣吏,都要參加“迎春”、“打春”儀式,以示對農耕的關注。這一習俗,在本縣曾演變為娛樂性的藝術活動,伴之以歌舞,叫做“舞春牛” ...

平遠生產習俗

  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蕩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苧,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 ...

興寧生產習俗

  傳統農業以種水稻為主,兼種果菜和薯、麥、粟、豆等雜糧。   家務和農事大多以婦女為主,作息程式大體如下:6點到菜地澆水、施肥,採摘蔬果;8點回家吃早飯,處理家務;11點下田地幹活;14點左右吃午飯。若是農忙,吃完飯後休息半小時又下地幹活,直至天黑。若是閒時,下午則多休息。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以後,隨著經濟的 ...

井岡山生產習俗

  土籍人燒磚瓦窯時,窯匠師傅造窯,點火頗為講究,有一套世代相傳的習俗,稱“祭窯”。一般的“祭窯”,實際上是祭祀火神。遠古以來。先民就認為火是一種很神秘,又很有威力的自然力量;認為主宰火的是神,對他很崇敬。中國的火神是祝融,祝融是傳說中的古帝,被後人尊為火神,又叫“火德星君”。   “祭窯”時,一定要宰殺雄雞 ...

井岡山生產習俗與時令

  立春 雨水:開始農業備耕工作,並是造林的大好季節,諺雲:“正月松,二月杉”。   驚蟄 春分:是春耕生產的大忙時節。旱土作物和經濟作物進行播種 (玉米、早大豆、芋子、生薑等),諺雲:“清明栽芋,穀雨栽姜”。建國前,市內主要種植單季稻,是舊時單季稻的播種期,諺雲:“懵懵懂懂,清明浸種”。建國後,市內除山區種 ...

永州人待客習俗

     永州人民在長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禮節。與外地人的交往間,以及鄰里之間、父母子女之間、夫妻妯娌之間等等,都注意講究禮貌,以禮相待。特別是熱情好客,禮貌待客,已成為永州人民的傳統習慣與美德。無論節日或者平時,熟人或者生客,路過或者久居,到了永州各地,均有賓至如歸之感。主人為盡地主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