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求魏徵簡介

求魏徵簡介

  魏徵,字玄成。唐鉅鹿,今河北鉅鹿縣人,又說晉州市或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陳寅恪:魏徵幸虧死得早

  魏徵,字玄成,鉅鹿曲陽人。魏徵出身河北鉅鹿魏氏,要說也算是北齊之名門望族,其父曾任北齊屯留令。只是魏徵時乖命蹇,在距他出生還有三年之時,北齊就被北周消滅了;在他剛滿一週歲之時,北周又被楊堅的隋朝給取代了。連續的改朝換代,連續的政治洗牌,生生把原來勉強稱得上望族的魏氏給弄成寒門。因此,對魏徵來說,所謂的名門望族只是一個可供自己精神勝利的溫暖回憶而已,他從來沒有從中得到過一絲一毫的實惠。反倒因為家貧,年紀輕輕的魏徵很早就出家做了道士。他為人好讀書,多所通涉。隋末時,見天下漸亂,他特別偏重閱讀春秋戰國那些縱橫家的著作。

  挺住挺住再挺住,是魏徵的生活信條。在這一信念支撐之下,魏徵先後或主動或被動地改變了五次主人:先投舉兵反隋的武陽郡丞元寶藏;接著服侍瓦崗寨首領李密;後隨李密降唐效力於李淵;不久因被俘開始效命於另一個義軍首領竇建德;竇兵敗後,魏徵開始作為主要謀士奔走於李建成的鞍前馬後,在此期間,他曾為李建成獻出了及早動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計。

  太宗即位之初,勵精政道,多次於內殿與魏徵深談,訪以天下得失。魏徵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性又抗直,無所隱瞞。他常常犯顏進諫,神色不移,其事蹟史多記載,文章多多,故不詳述。貞觀七年,進封鄭國公。

  值得一提的是魏徵身後事。魏徵曾經向太宗密薦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有宰相才能。魏徵死後,杜正倫以罪獲黜,候君集謀反被誅,李世民就懷疑這位“老實人”有因私營黨的嫌疑。後來,太宗又知曉魏徵曾把自己給太宗的諫諍言辭書稿給史官褚遂良觀看,有博名之嫌,更加不悅,手詔下令罷掉先前把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怒極時還“親僕其碑”,一段君臣佳話,竟以此為終。 。陳寅恪寫道:“幸其事發覺於徵已死之後,否則必與張亮、侯君集同受誅戮,停婚僕碑猶是薄懲也。”

  但無論如何,史書皆對魏徵極言讚美:“智者不諫,諫或不智。智都盡言,國家之利。鄭公達節,才周經濟。太宗用之,子孫長世。”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親征高麗受挫,發出了“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於是又下令將毀壞的魏徵墓碑重新樹立起來並慰問魏徵的遺屬。

求佔豪簡介謝

  佔豪:著名財經評論員、財經名博、投資專家,其著作有《黃金遊戲》投資系列、《貨幣戰爭背景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等,其以“獨立思考、客觀理性、中國立場、百姓視角”為出發點,文章涉及國際局勢、財經熱點、文化哲學等諸多領域。十年來,一直活躍於政經文化分析評論領域,在各大媒體及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發表作品超兩千萬字。


歷史上像這樣的人還有誰

  1、薛廣德:薛廣德,西漢經學家。字長卿,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以魯《詩》教授,彭城龔勝、武原龔舍並從之受學。宣帝時,蕭望之薦其經行,為博士,參與石渠講論。遷諫大夫、御史大夫,敢於直言諫諍。元帝欲御樓船,廣德脫帽勸諫,欲以血汙車輪,帝乃止。後辭官歸裡終。   2、陳淵:字知默,沙縣城關人,陳瓘的侄兒。 ...

關於的故事及傳說

  1、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漢族,唐鉅鹿人(今河北邢臺市鉅鹿縣人,又說河北晉州市或河北館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2、魏徵備經喪亂,仕途坎坷,閱歷豐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經國治世之才,他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 ...

被誰殺死

  1、歷史上的魏徵並不是李世民殺的,魏徵有疾而終,不是被人殺的。   2、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晉州市 )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

為什麼唐太宗把比作鏡子﹖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鏡子,是因為魏徵是一個諍臣,從來都是直諫無懼,據理力爭。唐太宗很怕他,因為很多時候在他面前沒面子,唐太宗很煩他,因為只要他提的意見和建議唐太宗不採納,他就反覆提,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可是,唐太宗也絕對離不開他,因為唐太宗知道,這個人雖然耿直,但他所說的幾乎全都是對的,這樣一個大臣,可以讓他成 ...

關於的諫言

  魏徵: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態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 ...

怎麼死的

  1、公元643年,魏徵病死。   2、唐太宗很難過,親自去他家弔唁,這在古代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在魏徵死後,一切都發生讓人瞠目結舌的變化。魏徵在死之前曾經向唐太宗秘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才能。   3、在魏徵死後,杜正倫因為負罪被罷免,候君集因參與謀反而被斬首。李 ...

對於的評價是怎樣的

  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尊為雕琢美玉的良工、矯正己過的人鏡,故始有帝王人鏡一說,意思是魏徵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鏡子。李世民的原文為夫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而世人則把魏徵譽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鑑。從貞觀年間魏徵的進諫活動和主要表現看,魏徵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負盛名的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