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洪洞民俗 三月三接姑姑
接姑姑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核心;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曆三月三山西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著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著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鬍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著。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後生。因為生母早逝,家裡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後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瞭解了這些情況後,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於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在歷山上種地的舜,聽到這個訊息後,當然高興的不得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堯這個老頭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道理,雖然讓他白撿了兩個美女,卻不給女兒一點陪嫁,就打發女兒去了他家,更不用說給他個一官半職了;而是讓他繼續在歷山上面朝黃土背朝天。舜心裡並沒有什麼不樂意,還是帶著兩個漂亮的妻子在歷山繼續過種地的苦日子。但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娥皇、女英兩位妻子,雖然出生於皇家,高貴無比,卻並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爭過大、小外,還是賢慧的很,兩人一過門,就脫掉皇家冠服、換上農家布衣,二話沒說,就和他一道下地幹活、操持家務了,更了不起的是,她們還關心民間疾苦,平時平易近人,急時扶危濟困,幾年過去後,兩人臉曬黑了、手變粗了,和一般農家婦女沒什麼兩樣了,此時的舜,在兩位妻子的幫助下,把他“承包”的歷山治理的井井有條,已成了河西當地冒尖的富裕戶、模範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舜和兩位妻子致富後不忘鄉親,經常幫助周圍百姓,就連當時死活看不上舜的家裡人也和他們搞好了關係,使舜的聲望直線上升,河東的人都願意遷移到河西居住,這時候堯看時機到了,於是就名正言順地提拔舜為接班人,還把他扶上馬,又送了一程……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後輩自豪,爭相敬奉。鑑於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後,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於是洪洞後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農曆“三月三”探尋福建畲鄉民俗記憶
福建寧德福安市富春公園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福建省首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民族文化遊園活動”在此舉行。畲族歷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銀器、畲族服裝服飾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等豐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展示,吸引數千民眾湧向現場。 “三月三”是畲族人的傳統節日。節日期間,畲民們雲集宗祠,自晨至暮對歌盤唱,懷念畲族英雄雷萬興,並採擷烏稔樹葉,取其嫩葉汁浸糯米炊制烏飯,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如今,“三月三”已成為畲鄉的品牌節慶,成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與旅遊融合的盛會。
走在公園裡,記者感受到濃濃的畲族風情。公園東大門的小廣場上,寧德市民族中學的畲族姑娘們正在表演“打槍擔”,整齊、剛勁的表演展現著畲家姑娘的青春與亮麗。“打槍擔原是畲族群眾上山砍柴勞動休息時的遊戲活動,經過加工提煉成為一項富有情趣的體育專案,”寧德市民族中學的教師李健民告訴記者,“打槍擔”曾在全國民運會上獲得表演專案第一名,是該校民族體育表演的保留節目。
福安是“中國茶葉之鄉”。勤勞的畲族人民為茶鄉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名聞全國的國家良種“福安大白茶”就是畲民的一大手筆。畲族人民不但是種植茶葉的能手,而且在社會生活中積累創造了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新娘茶”、“鳳凰茶”便是畲族獨特的茶俗。公園正門的影壁前,福安畲族茶文化藝術團的茶藝小姐正在表演畲族茶藝,吸引民眾裡三層外三層圍觀,一睹獨特的畲族茶文化魅力。
循著香味走去,畲家經典小吃的攤位前人氣更旺。畲家傳統小吃“三大件”烏米飯、菅葉粽和餈粑,在此製作、展示。其中尤以烏米飯最受青睞,聽畲民們說,關於烏米飯的來歷畲家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為反抗官府的壓迫率領畲民起義,後來被官軍圍困在大山裡,飢寒交迫,多虧山中有烏稔果充飢,畲軍靠它得以生存,最終大破官軍。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後來形成三月三吃烏米飯的習俗,並在這天用烏米飯祭祀祖先。
不遠處傳來了陣陣喝彩聲,正在上演是布袋戲。只見一個表演者左右手同時各演一個木偶,口中唱著方言歌曲,木偶人在他的手中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精彩的表演讓看客大呼過癮。正在表演的戲師葉水金表示,希望這門技藝可以代代相傳。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安畲族銀器製作工藝、畲族服飾展、畲族文化圖展、銀飾、根藝、盆景、畲族榜書、畲族風情攝影展等展區亦吸引了眾多遊人關注的目光。來自各地的歌手則為遊人帶來淳樸的原生態演唱,一對對畲族男女歌手在這裡盤詩對歌,以歌傳言,以歌達意,濃濃的畲族風情令人流連。(
雲南師宗“三月三”民俗文化節
壯族民俗文化表演 孫利勇 攝
壯族傳統文化織布傳習展示 孫利勇 攝
中新網昆明3月14日 14日,小編從雲南省師宗縣宣傳部門獲悉,師宗縣2012年千花會暨五龍“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將於3月24日至26日在五龍旅遊小鎮舉行。
“三月三”期間,師宗縣五龍旅遊小鎮將舉行大型文藝匯演、民族文化傳習展示、潑水狂歡、竹筏戲水、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師宗的本土歌手和文藝隊伍將在節會期間輪番上陣,為前來觀光旅遊的客人呈現一場原生態的壯鄉風情,讓遊客感受古樸醇厚的壯鄉韻味。
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師宗縣五龍壯族鄉都會吸引上萬遊客的到來。遊客不僅可以學習狀家五色花飯的做法,到英武山享受天然氧吧,還可以走進“生命之門”鳳凰谷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傑作。
“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又稱“歌圩”或“歌節”,是壯家人談情說愛的良辰吉日。相傳,有位壯族老歌手的女兒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藝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自2001年起,師宗縣將“三月三”定為民俗文化旅遊節。
三月三,接閨女
“三月三,好日子,家家戶戶接閨女”,碭山風俗。
其實,有關“三月三”的民俗民風,全國各地都有記載。象“曲水流觴”、“祭祀宴飲”、“蘭湯沐浴”等都是它的內容。但“接閨女回孃家”,恐怕只是淮北一帶盛行,碭山猶甚。
中國的農曆,一三五七九為單月,月份與日數重疊,為節。如一月初一,春節;三月初三,重三節( ...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 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 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對歌談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點。小夥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物件,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 ...
廣西三月三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1、包五色糯米板。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壯家人喜愛五 ...
三月三民俗文化
農曆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三月三在壯族傳說中,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在廣西,農曆三月三,不僅是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時節,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同時,壯族三月三不僅是壯族重要的傳 ...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是什麼
導讀:廣西少數民族眾多,但是主體的少數民族是壯族人民,因此壯族的傳統節日成為了廣西特有的節日,有些節日還會安排放假供居民慶祝。其中有假期的節日是三月三,那麼你知道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嗎?想知道廣西壯族三月三的風俗是什麼,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廣西壯族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說差異:廣西各地的“三月 ...
三月三苗族情人節
三月,是鮮花盛開的時節;三月,是農人播種的時節,如今的三月,已成為一個黛粉紅脂的姑娘。選擇這樣的時節來過節,選擇這樣的時節來喜慶,選擇這樣的時節來歡樂,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多麼懂得生活的民族呀!
在湘西瀘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良家潭鄉,三月三,天空明淨無雲,太陽柔和而溫暖,鳥兒的歡叫聲與小溪淙淙流淌聲交 ...
廣西三月三歌墟
充滿奇風異彩的壯族節慶,多數是以村寨或家庭為中心的。說到交際最廣泛、規模跨州過縣、可以把所有人都牽動起來的節慶,莫過於三月三的歌墟了。
壯族人的能歌善舞是舉世聞名的,他們以歌來講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洩情緒,自古以來就有以歌會友、賽歌選賢能、以歌傳情擇偶、賽歌擇婿等風俗,逐漸形成了“歌墟”這種以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