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上絲綢之路最鼎盛的時期是元朝。海上絲綢之路行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宋元時期。宋代鼓勵海外貿易,元代疆域廣闊,海上絲綢之路在元朝進入鼎盛時期。
2、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3、“海上絲路”的南北航線在元朝時期達到最大程度的交融。元明時期的中國,經濟中心在南方而政治中心在北方,相對先進的航海技術使得南北方之間的海運成為保證南方糧食、絲綢、瓷器等北上的重要運輸方式。在對外貿易上,明朝中期的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開創了中國遠洋航海的新時代。
元朝。海上絲綢之路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宋元時期。宋代鼓勵海外貿易,元代疆域廣闊,海上絲綢之路在元朝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背景:
“絲綢之路”是德國地貌學地質學家李希霍芬1877年提出,原指中西陸上通道,因為主要貿易是絲綢,故名。此名出現後,學術界又延伸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提出海上絲綢之路的是法國漢學家沙畹(1865年-1918年)。“海上絲綢之路”事實上早已存在。《漢書-地理志》所載海上交通路線,實為早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海船載運的“雜繒”,即各種絲綢。中國絲綢的輸出,早在前,便已有東海與南海兩條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六個歷史階段.
中國佛教整體而言的高峰是初唐與中唐,晚唐以後就稍有衰落,明清衰落得最厲害,民國則是復興時期,明師輩出,南北朝正是佛教欣欣向榮,前途光明的時代,也是佛教史上非常值得關注的亮點,唐代是中國佛教臻於鼎盛時代,在唐時有大宗外國僧侶、學者來中國從事傳教譯經事業,中國也有不少僧人不辭艱辛支印度遊學。
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陸上絲綢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動脈,自漢朝開始,中國與馬來半島就已有接觸,尤其是唐代之後,來往更加密切,而中西貿易也利 ...
1、最遠到達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中國境內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廣州、泉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2017年04月20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牽頭城市,聯合南京、寧波、江門、陽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麗水等城市進行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
2、宋代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明顯提 ...
被稱為瓷器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泉州、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 ...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 ...
海上絲綢之路開闢於秦漢時期。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 ...
太平天國最鼎盛時期有五十萬的兵力;
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人數增至五十萬,3月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隨即展開北伐及西征。1855年是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最終在1855年全軍覆沒。西征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1854年西征軍 ...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些太后掌握著足以和皇帝匹敵的權力,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女強人”,她們有的為了輔佐幼主盡心竭力,甚至親自上陣垂簾聽政,但也有的揮霍權力以滿一己之私,以至禍國殃民,但不管後世評判她們功過幾何,她們都在史書中留下了傳奇的一筆。那麼就讓民族文化為你介紹,遼國蕭太后。
遼國蕭太后——“承天皇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