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消費文化令節日異化+節回家成文化苦旅

消費文化令節日異化 節回家成文化苦旅

  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大城市的人群進行過年回家的調查,探尋很多人不願回家或是不想回家過年的原因。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0%的受訪者表示“為春節回家而煩惱”,煩惱集中在車票、人情消費壓力、路途遙遠等客觀因素上。

  雖說春節的主題是親人團聚、親情交融,但在親情至上、孝字當先的傳統文化薰陶之下,春節從某個角度來說已逐漸變異為“禮數節”,諸如長輩禮數、朋友禮數、同事禮數、鄉情禮數,以及著眼於現實利益糾葛的“公關禮數”等。因此,人們“為春節回家而煩惱”,實際上是在選擇逃避。

  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主義文化的大行其道,是造成人們“為春節回家而煩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費文化背後的“面子文化”,恐怕是一個重要動因。除此之外,傳統的禮數對大眾行為的潛在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必須看到,某些經久不衰的陳舊陋習,一旦搭上了泛物質化、貨幣化的便車,就很難讓人們再淡泊與理智下去了,面子、形象與“感情搭售”、禮數公關,宛如是自我膨脹的文化氣球,在節日的天空中負重掙扎,於是本應是主宰禮數、儀禮文化的人們,反倒成其奴役了。可見,人們“為春節回家而煩惱”,實際上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我們中的許多人之所以淪為消費“節奴”、文化“節奴”,可能恰恰是因為那些本應純淨、淳樸、雅趣的民俗、節儀、文化母語,被庸俗而功利的現實俘獲和“奴化”了。

  春節這一世界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定要萬分珍視。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人文傳統,將伴隨我們永遠走下去,如何延續好這一傳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過好春節,如何更文明更輕鬆地過春節,更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問題。我們不但應該考慮怎樣摒棄春節傳統中包含的不適合現代人們生活現狀的成分,更應該考慮如何避免當下很多陋習汙染春節這一美好的傳統。只有保持文明節儉的光榮傳統,春節才能一年比一年更輕鬆,一年比一年更人性化;回家過年,才會成為快樂和文明的一次迴歸,而不是一次“文化苦旅”。

極具傳統民族文化的節日:侗族鬥牛節

  鬥牛,是一項娛樂節目。而侗族文化中的鬥牛節,是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這項傳統節日在侗族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歷史,如今,鬥牛節在侗族人民的心裡依舊非常的重要。鬥牛節體現出侗族人民的淳樸善良,以及對美好的願望的追求。

  “鬥牛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侗家喜歡鬥牛,村村寨寨都飼養著善斗的“水牛王”。“鬥牛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二月或八月裡逢“亥”的日子裡舉行。節前,各自約好對手,作好鬥牛的準備。節日這天清晨,鐵炮三響,“牛王”在鑼鼓和蘆笙的樂器聲中進入鬥牛場。

  這時一支支隊伍,手持金瓜、月斧,舉著各種旗幟,前呼後擁,繞場三週,算是“入場式”,也叫“踩場”。接著,各隊牽著自己的“牛王”,舉著火把,嚴陣以待。鐵炮一響,他們便將火把往前一拋,參斗的兩頭牛從兩端四蹄騰空,衝了上去鬥作一團,難解難分。氣氛緊張熱烈十分壯觀。

  每年農曆二月與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樓附近,乾淨通風,稱為“牛宮”。牛王有專人割草擔水拌料伺候,還要經常供給蜂蜜、豬油、米酒等食物。“牛王”體格碩大而健壯,渾身滾瓜流油,犄角粗壯尖利,象張開的鋼杈。

  節前青年人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送約”之後,便到“牛宮”前吹奏蘆笙,敬祭三日,替牛“養心”。節期一到,群眾集匯於鬥牛場周圍,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青年手舉寫有“牛王”的“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氣十足。“馬牌”後緊隨舉著木製“兵器”的衛隊和鼓樂隊。

  您可能還會喜歡: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紙馬舞文化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淺談:黎族酒文化

  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回族語言文化

農曆傳統節日-青龍節

  ☆青龍節

  二月二日,俗謂龍抬頭,原濟南府所屬地區,稱為青龍節或春龍節、龍頭節。山東其他地區多稱為二月二,梁山稱龍頭節。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節,中唐時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動在川陝之地流行,時稱“挑菜節”、“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聯絡驚蟄增加了龍抬頭的內容,並逐漸演變成以驅蟲害和祈豐收風俗為主的節日。明清以來,山東此日有引龍、打囤、煎餅燻蟲、擊梁闢鼠、炒豆報捷等風俗活動,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見。

  現在這天比較盛行的風俗是炒蠍豆。濰縣、萊州等地稱作“報捷”,諧音爆蜇,據說吃了炒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蜇。鄆城等地稱作“炒蠍子爪”,孩子們邊吃邊唱道:“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蠍豆一般用黃豆炒制,有的蠍豆還粘上糖面,有的在鹽水中泡過,香脆可口,還有的把面棋子和蠍豆一塊炒,花樣甚多。吃蠍豆不僅可以闢蠍,還有人說誰要是吃了七家的蠍子爪,誰就能長命百歲。現在除膠東部分地區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過在蠍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這是炒蠍豆風俗的一個新發展。

  二月二日的節日風俗,許多都與龍抬頭有關。鄆城等地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來,這就叫作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龍起蟄。滕州等地這天蒸饃饃,名為“蒸龍蛋”;吃麵條,名為“龍鬚麵”。有的地方吃餅,名為“龍鱗餅”;吃菜糰子,名為“龍蛋”。但也有的地方這天不吃麵條、不喝小米飯,因為麵條叫龍鬚,小米叫龍籽,吃了怕影響龍的健康。舊時多在龍抬頭這天理髮,小孩子這天入學謂佔鰲頭,以圖吉利。海陽等地用白麵或豆麵做成小龍,謂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裡,祝願糧面用之不盡。威海、龍口等地,以成串的圓形色布掛在小孩的帽子上,稱小龍尾;有些地方還有耍龍燈等娛樂活動,以應節序。

  二月二的節日飲食,各地不盡相同。除上述的煎餅、麵條、饃饃外,有的吃花糕,意味著步步登高。龍口等地則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塊這天吃。有的吃烙餅,鄆城等地認為烙餅可鋪囤底,蓋囤尖,防鼠防蛀,確保糧倉。棗莊、單縣的人們這天休息,改善生活,說:“二月二,不幹活,坐下來,吃大饃。”

  過去人們一般把春龍節作為年節系列的終止,從此停止各種娛樂活動,開始恢復常業。扛活的長工開始上工,謂之上工日;一般農家開始試犁。海陽等地習俗,扶犁人先拜犁具,並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豐收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然後牽牛到田間象徵性地耕一耕。龍口的風俗是二月二日起農作,事先擇毋倉試犁。傳說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這天要祭土地神,大約也與春季生產即日開始有關。魯西北地區還有二月一日接太陽的習慣。


廣州節日--荷花

  荷花節,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遊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品嚐荷花植物類食品,以及觀賞其他的綜合文娛遊樂活動,其樂也陶陶。   番禺是個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荷花也叫蓮花、芙蕖,是一種經濟類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汙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讚。荷花結的籽叫 ...

佤族節日——插種

  插種節:又稱“惹島”節。在山巒重疊的阿佤山上,每當春耕季節,勤勞的佤族人民便忙著耙田耕地,準備插種稻谷,同時舉行饒有風趣的插種節。插種節當天,大家要修築好村中的道路,各家房屋內外打掃乾淨,青壯年自動組成幾個小組,有的上山去狩獵,有的在河邊捕魚。打得的獵物和捕到的魚,煮成稀飯,大家共享。如果獵手們打到大的馬 ...

基諾族節日——打鐵

  打鐵節:基諾語稱“特毛切”,是基諾族最隆重的節日,一般於每年農曆十二月舉行,歷時三天。節日第一天上午要舉行剽牛儀式,午後寨子裡的長者敲響牛皮大鼓,人們情不自禁地隨著鼓點圍著大鼓跳起粗獷的舞蹈,這就是基諾人歡慶豐收的“太陽鼓”舞。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祭器和樂器,每個村寨一般都有兩面,分公鼓和母鼓。他們視太 ...

京族節日——哈

  哈節(亦稱唱哈節)是京族最隆重、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   “哈”為京語,有兩種解釋:一是“歌”,一是“吃”。現在一般認為,這兩種含義都兼而有之。“哈節”京語稱“蓋殿耽”,可譯為“歌節”、“祭神節”(神吃)、“鄉飲節”(人吃)等。哈節的來歷,有幾種傳說:其一是說,北部灣岸邊的白龍嶺下,有一條巨大的蜈蚣精, ...

“非遺” 南充地方文化“亮家底”

  近日,小編從市文化局獲悉,我市將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簡稱非遺節),並承擔相應的展覽和演出任務。其中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將在開幕式五洲風情“天賦大巡遊”中作巡遊表演。   據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非遺節,我市參會人數共60人,其中天賦大巡遊40人,展覽展演20人。川北大木偶、 ...

滿族節日--藥香

  新賓滿族農家,有許多人將五月初五稱為“藥香節”。婦女們嘮起家常都說:“五月節”天不亮採來的草藥可靈了。還有的說這天露水就好像靈丹妙藥,若是用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眼睛明亮,真是聖水一般。五月節採的艾蒿蔭幹後,用來“灸艾子”,肚子裡有食水都能灸化了,風寒腿秋天用艾蒿灸,七天就能治得不大離兒。還有的說 ...

臘八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臘八是什麼民族過的

  導語:再過幾天就是臘八節了,很多人都會吃傳統食物臘八粥。實際上,我國很多地方並不過臘八節,所以也沒有吃臘八粥一說,尤其一些少數民族,更是沒有臘八節這個節日。那麼,你知道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到底臘八節是什麼民族過的呢?一起來了解。   臘八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漢族。臘八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臘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