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淺談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由來

淺談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由來

  本期徽州文化帶來的是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徽州全區都是山地,由於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扛。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來看看吧!

  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先生在整理《胡適口述自傳》時以胡適之的口吻這樣寫道:“徽州在舊制時代是個‘府’,治下一共有六個‘縣’。……徽州全區都是山地,由於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扛。

  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農產品只能供給當地居民大致三個月的食糧。不足的糧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購買補充了。所以我們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況下,為著生存,就只有脫離農村到城市裡去經商。

  因而幾千年來,我們徽州人就註定地成為生意人。一般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勞,累積點基金,逐漸發展。”早期的徽州商人和徽州文人也多是持同樣的觀點。“吾徽居萬山環繞,川穀崎嶇,峰巒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處,人民即聚族居之。以人口孳乳故,徽地所產之食科,不是供徽地所居之口,於是經商之事業以起。”“新安土磽狹,田蓄少。人庶仰賈而食,即閥閱家不憚為。”就是這一方面的典型材料。歷代所修方誌無一例外地持同樣觀點。

  如萬曆《歙忘·貨殖》雲:“今邑之人眾幾於漢一大郡。所產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其口於四方也。諺語以賈為生意,不賈則無望,奈何不亟亟也。”“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無賈矣。”人地矛盾迫使徽人以竹、木、茶、炭、漆等土產換取商品糧,從而形成悠久的商業傳統。一句俗話說的就是這種民俗事象:“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可見,徽州最顯要的俗例便是迫於生計,還是少年郎就要外出經商了。

  但是,完整地來分析一下,我們發現除了經商成風之外,徽州的地理特性—山水阻隔—天然的易守難攻之地又決定了徽州民風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山阻灘急的環境,造就了徽州人勤儉尚義的風尚。“東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厄。”‘其險阻四塞幾類蜀之劍閣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顧,中世以來兵燹鮮矣。”被群山環抱與外界隔絕的古徽州就成了避亂的理想去處。

  早在漢末,為避黃巾軍就有人由北南遷來到徽州,以後凡是中國歷史上多亂之時便是中原名門望族南遷入徽高潮之期,像“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等歷史時期均形成較大規模的中原移民南遷徽州。

  他們的遷入,帶來了中原各種文化,對徽州民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無怪乎宋代淳熙《新安志》的作者羅願這樣描寫道:“其(新安)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扞鄉土為稱。其後寢有文士,黃巢之亂,中原衣冠避地保於此,後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興則名臣輩出。”

  崇山峻嶺的阻隔使得古徽州較少地受到戰亂的破壞,一些古樸的習俗得以沿襲,許多有益的傳統不斷髮揚光大。同時,面對外來移民,徽州人團結一心扞衛著自己共同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志趣。

淺談廣西民歌特點與風格

  我們都知道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少數民族壯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廣西並非僅僅只有壯族一個民族居住。在廣西,不僅有壯族,還有漢族,苗族,瑤族等等許多少數民族。眾多的少數民族也形成了眾多的民歌文化,那麼廣西文化中廣西民歌的特點都有哪些呢?

  盤王歌--瑤族祭祀盤王時唱的歌。傳說瑤族先祖因天旱逃荒、飄洋過海謀生,海中遇難,懇求盤王搭救,許下諾言。盤王派天兵神將救瑤民出苦海。瑤民每年還願報恩,歌頌盤王恩德,便產生了盤王歌。最早出現在晉代。內容不斷演變、充實,後來吸取漢族的故事傳說,更加豐富,包括萬物起源、伏羲兄妹結婚、瑤族形成、苦難鬥爭、生產勞動、名人巧匠、談情說愛、瑤山風光等。

  是一部反映瑤族歷史文化生活的敘事詩,長達數千行。句式多用七言,也用三言、五言或九言,多以物為喻。結構上分為24路、32路、36路3種。由主歌、附歌、雜歌組成。唱調有黃沙條曲、三逢閒曲、萬段曲、荷葉杯曲、南花子曲、飛江南曲、梅花曲等7種。

  唱香哩--流行於金秀瑤族自治縣自稱為“珈”的瑤族的文娛活動。因所唱的歌句中有襯詞“香哩”而得名。句子長短不一,每首句數也無規定。不講押韻,注重句子的抑揚頓挫和排比、對偶,唱時音調和諧。襯詞“香哩”是歌者對對方的稱呼,其含義視對方身份而定。多在交友戀愛中酬唱。

  苗族山歌--分獨唱和對唱兩種。在敘事、讚美和迎客時,用獨唱,四句一段,七字一句;男女青年交往,用對唱,由“見面歌”、“問候歌”、“猜謎歌”、“相思歌”、“定情歌”等組成。其特點是採用比興,借物喻意,生動含蓄,感情深沉。受漢文化影響而產生,多流行在苗族聚居區與其他民族交接地帶。

  侗族大歌--侗族民間多聲部混聲合唱歌曲。侗語稱嗄老、嗄瑪。流行於三江、龍勝等地。分為鼓樓大歌、諧聲大歌、敘事大歌、禮俗大歌、童聲大歌、戲曲大歌等。以長篇居多。屬於民間支聲復調音樂的一種特殊形式。主旋律在低音部,高音部是全曲的派生部分。有二部、三部、四部和聲。和聲的音程有大三度、大小三度,也有純四度,純五度,大六度、小七度的。一般是一領眾和,女唱女和。曲調優美,節奏自然,音調和諧,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侗族琵琶歌--侗族傳說唱藝術。以自制土琵琶伴奏而得名。分為兩大類:一是抒情歌,歌者自自唱,只唱不說。內容多為愛情,侗語稱“嘎彈”。二是敘事歌,侗語稱“嘎錦”。演唱者自彈自唱,邊唱邊說,一人多角。“嘎錦”一般是追述琵琶的起源和祖先開天闢地的功德等。說唱某一故事,唱畢還要對其中的人和事加以評價,並交代故事來歷及作者。琵琶歌內容以婚姻戀愛悲劇居多,情節曲折動人,語言樸實優美,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侗族款詞--侗族朗誦詞或念詞。流行於侗族南部方言區。歷代侗鄉自發成立有民眾自治組織“款”,旨在團結群眾,維護村寨和群眾利益,制定鄉規民約,亦稱款約,為最初的款詞。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款詞內容擴充套件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有族源款、根源款、祭祀款等,其形式也由枯燥的約束條款發展成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式。款詞常採用鋪陳手法,句式整齊,講究排比,有一定的節奏韻律,易念易記。款詞中保留了大量侗族歷史文化資料,有研究參考價值。

  仫佬族山歌--仫佬族傳統民歌。為二聲部,在“走坡”和吉慶場合由男女對唱。主要有三種形式:一“隨口答”。內容由唱者隨編隨唱,體裁自由但需押韻。二“古條”。多取材於民間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歌詞有一的格式,不能隨意編造,在祝賀新婚、新居、壽辰等場合酬唱。

  三“口風”分“正口風”和“爛口風”兩種,前者多勸人為善,後者多諷刺嘲罵。屬即興歌體,歌詞字數規定嚴格,措詞謹慎,難編難記,平時少用。山歌多用“土拐話”(漢語的一種方言),也有用仫佬語編唱的。

  毛南族歌謠--毛南族民間傳統歌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為引歌、神話歌、禮俗歌、勞動歌、譏諷歌、史歌、苦歌、兒歌、謎歌、敘事長歌、抒懷長歌和情歌等類。體裁有比、歡、排見、耍、朗5種。其中“比”、和“歡”是主體,即抒情,也敘事,為二聲部民歌。“比”帶“羅嗨”襯腔。故稱“羅嗨歌”、有“比條”、“比單”、“比早”、“比三紐”四種。

  “歡”帶“羅威”襯腔,故又稱“羅威歌”,有“歡條”、“歡早”兩種。“排見”屬於敘事長歌體,以獨唱為主,格律嚴整,近似漢族“排律”。“耍”是一種輕鬆小調,曲調近乎“比”類者,稱“比耍”;近乎“歡”類者,稱“歡耍”,一般為五言四句,也夾雜七言句,形式自由活潑,多用於兒歌。“朗”也是一種小調,五言四句體,內容多是猥褻話,一般人不興唱。

淺談甘肅民居特點與建築特色

  建築文化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三大要素文化之一,衣食住行中的住就是體現了建築對於人們重要性。建築文化在我國呈現出多樣化的樣貌,不同的地區和民族擁有著不同的建築文化。那麼,甘肅文化中建築文化又如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甘肅的傳統民居建築吧。

  甘肅民居主要成分當屬四合院行制,也是漢民族自漢唐以來民居建築發展的主流。這種建築形式充分體現了儒家文化思想,充分體現了封建宗族制度的需要,極大限度的滿足了大家族、大家庭的居住、生活需求。受當地傳統風水觀念支配,院落大門多座院之東南,廁所置於院之西南角。院內雨水則匯流於西南排出院外。四合院大門多采用屋宇門形式。即是將倒座東側稍間闢作門道,而在倒座後牆上開門的一種大門。門框、門扇堅實厚重,造形簡約樸素。

  採用此種門的實用目的有二:一是天水歷史上華戎雜處、戰事頻繁,兵災匪患較多;倒座後牆堅固高竣,在此開門封閉安全。二是大門形制簡樸可以藏拙不顯豪富。除此而外,亦有部分大門採用對山式牆垣門,即大門對著前院東房山牆開南門,或對著西房山牆開北門。

  甘肅歷史上處於封閉的內陸腹地,民風民俗都樸實而具有獨特的特點,民居建築依然如此。院落外各立面展現的是封閉的後簷牆外觀,灰調、粗糙、厚實、冷峻;而院落內具有濃郁的內向介面,各單體建築面向庭院的二維主立面,為庭院空間提供了明顯的內向介面,由於大多數院落的四面屋身處於金柱位置並充滿著柔美的木質門窗紋理。

  這種濃郁的內向介面強化了庭院的內向品格;四面廊道亦裡亦外、亦外亦裡的“過渡空間”、“中介空間”具親和力,在金柱濃郁、內向品格的木質牆面的襯托下,使廊道更帶有明顯的室外內化性。如“馮國瑞故居”等。

  中國傳統的庭院式佈局與封建禮教制約下的思想意識和心理結構相適應,圍合的庭院式空間,構建了一個封閉的小天地,在這個封閉的小天地中,嚴整縱深的庭院組合,中軸突出的對稱格局,提供了建築空間的主從構成、正偏構成、內外構成和向背構成。這些空間構成都被賦予了禮儀上的尊卑第等意義。

  透過正院與偏院,正房與廂房,外院與內院,前庭與後庭等等空間的主從、內外劃分,庭院組群充分適應了封建禮教嚴格區分尊卑、上下、親疏、貴賤、男女、長幼、嫡庶等一整套的倫理秩序需要。如南北宅子、賈公館、馮國瑞故居等正是中國傳統的庭院式佈局,體現了儒家“禮”文化意象。

  同時,如馮國瑞故居等這樣的民居四合院,四面房屋四面廊道的院落,很好地體現了中心庭院的明亮空間、簷廊“灰”空間、室內“暗”空間的層層過渡關係,這也體現出中庭式院落空間由公共空間到模糊空間再到私密空間的層次關係,這種層次關係展現的建築形態的內向品格,室內外空間的有機交融,以及對庭院內花木扶疏的自然景觀的收納滲透等等,都表現出天水民居庭院式佈局審美上的人倫之“樂”,即“樂”的感情教化與和諧作用。


陶瓷文化的發展技藝的傳承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本期的陶瓷文化就於大家聊聊這陶瓷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 ...

秦腔的特點 秦腔的特點

  1、據《秦腔記聞》中講,秦腔的音樂特點是“大鑼大鼓,宮商雜糅,冠冕堂皇之中,兼具中正和平之美。此秦腔之故有風格也,亦亂彈所成立之要素也”。   2、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兩部分,每部分均有歡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越,適合表現悲憤、懷念、悽哀的感情;歡音腔歡樂、明快、 ...

布朗尼蛋糕的由來

  在美劇裡女主角在家裡經常做的甜點就是布朗尼了。   它也是美國人去朋友家做客時候會隨手帶上的小禮品。   對飲食文化感興趣的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布朗尼蛋糕的起源吧!   布朗尼蛋糕   布朗尼(Chocolate Brownie),19世紀末發源於美國,20世紀上半葉於美國、加拿大廣受歡迎,後成為美 ...

述葡萄酒的起源歷史由來

  葡萄酒是經由新鮮葡萄汁的發酵而後釀製而成的一種酒精飲料。和普通的酒精飲料不同,葡萄酒中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葡萄酒的酒文化擁有的年代更是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的先人就已經飲用葡萄酒了,時至今日更是風靡全球。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古籍記載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萬年前誕生,已遠至歷史無法記載。葡萄酒是自然發酵的產物 ...

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 ...

旗袍文化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

  每一樣東西的發展都不同,都會有最開始起步難的時候,旗袍也不例外,至今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接下來旗袍文化,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了解旗袍從最早到現在,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   百年旗袍發展歷史   民國之初——悄然過渡過的旗袍。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髮,易服色, ...

民族文化: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

  我國的56個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在社會生活和生產生活中都有較大的區別。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蒙古人和漢人的區別。那麼,在這兩個民族中都有哪些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蒙古族文化中瞭解一下吧。   1、漢人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俗稱叫炎黃子孫,蒙古人出自匈奴《蒙古》意思為永恆的聖火。   2、漢人的母親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