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漣水兩岸有塞龍舟的傳統習俗,多以宗族社團為單位組織船隊,船首扎龍頭,也有扎公雞、鯉魚及獸頭的。民國年代的賽期間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 、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鋪和縣城(有段時間縣城因漲端午水之故,議定改在六月初六)。屆時居民雲集,常常出現街空巷淨的局面。溪口羊古等地“鬥舟”,開始時兩船坐首席的“頭牛”互相挽臂,也有挽“龍頸”的,進入中流快道,開始搶水,此時頭牛鬥頭牛,二牛鬥二牛,鼓手鬥鼓手,舵手 鬥舵手,龍舟一會鬥成“人字,一會鬥成“1”字,觀眾歡聲雷動,有錢人解囊掛彩。每結束一局“鬥舟”,龍舟仍在遊戈,充分表現出勝敗之後各自的情緒,雞頭行舟勝了,象雞一樣的仰脖動翼,魚頭行船勝了,像魚一樣搖頭晃尾跳躍龍門,觀眾喝彩不絕。在岸上踩旱船,以橋頭河、揚家灘一帶叫盛行。清末民國時期道士於夏季抬彩轎,內建龍舟模型,敲鑼打鼓,沿家唱說道詞,主家置水盆,讓其禳災,覆水“開船”,將災劫載去揚州,謂之“劃旱龍船”。
湖北省仙桃市的賽龍舟歷來都很盛行,尤以沔城為最。從過去和現在來看,同其它地方相比,有所不同。
在比賽時間上:其它地方多數只賽五月初五,而沔城既賽五月初五(小端陽),又賽五月十五(大端陽),舊時還賽五月二十五(末端陽)。
在參賽地方上:以前沔城賽龍舟只准東門、南門、北門、西門、九賀門、小橋、江北、七里城、紅花提等九地參加,其它地方都望而興嘆。後來打破了這個規矩,任何地方的船都可以來參賽。1998年端午節參賽的龍舟中,就有兩隻是洪湖市的。
在龍船的佈置上:其它地方並不那麼講究,多數只在船首裝龍頭,船尾安“保梢”就行了。而沔城不僅在船首裝龍頭,以前在中艙還豎一個“鬥”,上面扎彩,中間掛鑼,船尾裝棹和“保梢”。看上去既美觀,又很有氣勢。
在橈手的規定上:過去沔城划船可以到四鄉去請橈手,現在不這樣做了,是哪裡的船,就是哪裡的橈手。橈手的穿戴,每隻船上是統一的服裝和帽子。划船號子也和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其它地方的號子叫得比較長,沔城的號子就只有兩個字:“劃呀!劃呀!”聽起來高亢、悅耳。在比賽風格上:沔城能按規則辦事,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從不發生爭鬥。其它地方的人看了,都讚歎不己。
在獎勵的形式上:沔城賽龍舟都是在小蓮花池的珠子臺上設標,奪取勝負。舊時有“劃贏了吃包子,劃輸了啃黃瓜”的習慣。誰的船贏了,商家就上船掛紅放鞭,還放包子吃;誰的船輸了,橈手自覺無光,就偷偷溜走。現在不同了,都是由鎮政府設標,給予獎勵。
由於沔城賽龍舟別具特色,所以吸引了不少的人前往參觀。1998年端午節期間,各地乘旅遊車前往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五月十一日至五月十五日,每天參觀的人達三萬餘人。仙桃市詩詞學會副會長曹大舉先生參觀後即興賦詩云:
端陽佳節賽龍舟,/萬眾一心爭上游。/鑼鼓聲聲催虎將,/旗橈閃閃奪鰲頭。/環池攢動人觀望,/攜卷登臨士放謳。/屈子有靈當笑慰,/古城兒女競風流。
沔城賽龍舟不僅在本市和鄰近縣市很出名,而且參加全國比賽也很出名。1995年秋季,“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沔城回族鎮組織了一個女子龍舟隊,由鎮長馬吉聖領隊,代表湖北省少數民族體育代表隊前往參賽。沔城女子龍舟隊(因代表湖北省,稱湖北女子龍舟隊)在西山滇池一抖風采,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昆明詩人孫仲權寫了一首熱情洋溢的詩――《讚美湖北女子龍舟隊》:是滇池的芙蓉怒放/還是蝴蝶泉的蝴蝶競飛/啊――/是湖北女子龍舟隊/驅龍飛躍/耀眼生輝/紅旗飛舞/吼聲蕩回/彩龍騰巨浪/水晶響千雷/看?D?D/湖北女子龍舟隊/一抖風采/出類拔萃/兩岸贊聲嘖嘖/震驚鬚眉!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傳說有個獵人將玉皇大帝派來凡間的神鵝射死了,玉帝下旨派天兵天將於這天晚到人間放火,有個仙女偷偷將訊息告訴人間,大家商量在這晚大點燈花,以迷惑玉帝收回原旨,玉帝果然中計。以後每年都大點燈火,舊社會常有宵禁,獨這夜不禁,叫做“放夜”。逐步演變成比燈,往往首先是孩子與孩子比,看誰的燈籠有趣,捲入的人慢慢增多,形成“廟”與“廟”比,村與村比, ?與 ? 比,河這邊與河那邊比,比誰的燈多亮大,最後比誰燒的火大,時間長。有的人甚至把整堆的柴火獻出來燒,也不認為可惜。比不贏就“搬兵”,搞小武鬥。1986年潭市鎮岸的比燈,充分利用電氣化,燈光映得紅了半邊天。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 ...
每年的端午前後,上饒市的信州區和濱湖地區的波陽、餘干等縣都會舉辦各種規模的龍舟賽。在信江流域,在鄱陽湖上,彩旗招展,鼓聲陣陣,各式龍船爭先恐後,吸引了兩岸大批民眾加油喝彩,一時道路為之堵塞。 ...
貼春聯和年畫 舊時貼“出行大吉”、“對我生財”、“四方來利”之類的紅紙條。50年代以後則多貼春聯和年畫。
春節禁忌 大年初一不掃地,怕掃去財運。忌諱“放快”,即不許說“死”、“病”、“禍”、“殺”、“哭”、“鬼”,偶而說了,聽者要用吉利話相沖。忌打破碗,如客人接熱茶時將碗打了,便說“打發、打發”。忌吃 ...
舊歌謠是傳統民間文學的一個品牌。湘鄉歷來文盛,舊歌謠亦盛,曾廣泛流傳。有些我小時候就熟聽,現在回味,仍頗有滋味。不僅語言通俗優美,也反映了過去社會的情景,充滿鄉土文學味。茲舉較熟悉的幾例如下:
小姑歌:大慄樹,樹葉多,哥哥嫌我姐妹多。哥莫罵,嫂莫嫌,在家只有三五年。堂屋裡洗面哥也罵,灶屋裡洗面嫂也嫌。 ...
為追念先烈、先師、先租及其他已故親屬戚友,機關、學校、廠礦或個人掃墓葺墳。選定春社日掛掃新墳(亡故未滿3年),清明節掛掃老村官的互動交流平臺墳。
外地懷鄉者,如港澳臺胞及僑胞,則不拘節日,隨歸隨掃。
清明節或大寒至立春半月內修葺墳場,刨草,修復內外水溝,堆新土為鏝頭狀。
掃墓儀禮,除香燭酒果外 ...
農民唱山歌,出工收工路上唱,勞動中唱,在家中則小唱。歌詞靠剽學,唱多了就能自編自唱;多為七言五句,短小精悍,內容廣泛。有獨唱、對唱、多人輪迴唱。合唱等多種形式。歌手以聲音嘹亮,吐字清晰,音調優美者為上。抒情山歌音調多由高亢變柔和,對唱時則因受好勝心驅使,情緒激昂。對唱大多是即興編歌,多屬於盤歌。盤歌是人們 ...
插艾蒿 端午節,縣人要在門前掛葛藤,插艾蒿菖蒲吃大蒜肉,給小孩畫硃砂符,給小孩掛小香包,還有寫“五月五日午,天時騎艾虎,手持龍虎劍,邪魔歸地府”字樣張貼的。近些年民間在端午日更偏重於採中草藥儲存,以便暑天備用。“端午節前都是草,端午來到都是藥”。採的草藥有久明光、天泡草、苦瓜葉、馬齒莧、蒲公英、苦秣菜、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