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源遠流長的侗戲藝術特點

源遠流長的侗戲藝術特點

  侗戲是產生於嘉慶年間的一種民族戲種,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經過長時間的保護和傳承,侗戲現如今也已經是我們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專案了。那麼,大家對於侗戲瞭解有多少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角色分類

  侗戲角色雖有生、巳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來分配演員。只有小丑有些獨特的表演,動作滑稽可笑,以說白為主,蹦蹦跳跳,稱為“跳醜腳”、演員唸白很少,以唱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中間都有過門。侗戲的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和誇張。

  兩大唱腔

  侗戲音樂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為“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為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絃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絃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臺和人物的上、下場。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為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揚琴等等。

  曲調和唱詞

  侗戲的唱詞十分講究音韻,其尾韻統一,腰韻嚴謹,主要曲調有“平板”、“哀調”。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表現手法

  侗戲舞臺一般長、寬約為丈餘,不用佈景,僅掛一塊底幕和兩塊花色門簾。臺上除了幾張桌、臺之外沒有其他道具。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服裝以侗族豔裝為主,也有專門的戲裝。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侗族文化:侗戲的藝術特點

  侗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民族勃勃生機的活力,更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中國戲劇有著很漫長的歷史,在古代就非常興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侗族體會侗族戲劇的藝術特色。

  角色分類

  侗戲角色雖有生、巳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來分配演員。只有小丑有些獨特的表演,動作滑稽可笑,以說白為主,蹦蹦跳跳,稱為“跳醜腳”、演員唸白很少,以唱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中間都有過門。侗戲的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和誇張。

  兩大唱腔

  侗戲音樂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為“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為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絃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絃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臺和人物的上、下場。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為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揚琴等等。

  曲調和唱詞

  侗戲的唱詞十分講究音韻,其尾韻統一,腰韻嚴謹,主要曲調有“平板”、“哀調”。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表現手法

  侗戲舞臺一般長、寬約為丈餘,不用佈景,僅掛一塊底幕和兩塊花色門簾。臺上除了幾張桌、臺之外沒有其他道具。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服裝以侗族豔裝為主,也有專門的戲裝。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您可能還會喜歡:

  具有侗族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名菜

  吃新節,侗族的傳統節日

  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侗族日常食俗

南戲的藝術特點有哪幾種

  南戲的藝術特點有以下幾種:

  南戲熔歌唱、舞蹈、唸白、科範於一爐,表演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情節比較曲折,劇本一般都是長篇,數倍於雜劇。南戲根據劇情的需要可長可短,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南戲運用南方曲調,韻律、宮調均無嚴格規定,不受宮調限制,且可隨時換韻。樂器以鼓板為主,南曲細膩委婉的特點使南戲更適於演唱情意纏綿、脂粉氣較重的故事。採用五聲音階,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南曲聲腔。各種上場的角色需要均可演唱唱,創造了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演唱方式比雜劇一人主唱的形式要合理得多,更有利於表達複雜的故事內容和人物性格。南戲不僅使用南曲,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運用,豐富了南戲的音樂,對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響。


戲曲淺談——柳琴藝術特點與特徵

  這期我們來淺談柳琴戲,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   可能感興趣》》最具代表性的柳琴戲劇目推薦及介紹   藝術特色   唱腔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 ...

  侗戲相傳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師吳文彩創制而成,他在侗族長篇說唱敘事歌的基礎上,以漢族傳書《二度梅》為藍本,編出了第一部侗戲《梅良玉》。   侗戲是受漢族戲曲的啟發而產生的,並在其發展過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戲、祁陽戲、貴州花燈戲等地方戲的影響。   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牛腿琴、琵琶等。傳統劇目約有五十種以上 ...

侗鄉文化一精品――

  侗戲是侗族的唯一劇種。通道侗戲是從廣西三江流傳進來的,主要流傳在境內的西南部。侗戲以侗語演唱,戲師們用生動的、有韻律的侗族語言進行加工提高編排成戲,因此侗戲中的所有道白都帶有韻律,念起來順口,聽起來動聽。侗戲表演藝術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如“哆耶舞”等;二是從生活和勞動中抽煉,如男女   角的臺步、 ...

藏族器物造型的藝術特點

  藏族器物給人的總印象是看上去端莊敦厚,收放合度,和藏族建築及服裝的特點基本趨於一致。如酥油燈的造型就很像一個穿皮袍的藏北婦女;壺、罐、壇類,雖都用倒置梯形的形式,但上下寬窄與高度所形成的比例關係,都能使人產生一種非常安定的感覺。不故弄玄虛,不譁眾取寵,崇尚自然美的規律,這正是藏族人民的性格在造型形式中的體 ...

斷臂維納斯的藝術特點

  斷臂維納斯的藝術特點:採用了簡潔的藝術處理手法,體現了人體的青春、美和內心所蘊含的美德。整尊雕像無論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發現某種統一而獨特的美。這種美不再是希臘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現的“感官美”,而是一種古典主義的理想美,充滿了無限的詩意。 ...

什麼是藝術特點

  藝術特點,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   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 ...

東山藝術特點分析

  分析:   1、《東山》以周公東征為歷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戰士的視角,敘述東征後歸家前的複雜真致的內心感受,來發出對戰爭的思考和人民的同情。   2、詩的開篇,以開門見山,直賦其事的手法,簡單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緣由。在敘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寫,這是這首詩的一個創舉。這種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為後世文人發揚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