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源遠流長的回族宗教音樂

源遠流長的回族宗教音樂

  宗教音樂是信徒們對其所信仰宗教的一種讚頌,不需要傳統的演奏樂器,只需要在朗誦經文時以特殊的讀法和音調進行表達,從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音樂體系,在中國回族人民基本上都是伊斯蘭教徒,所以回族文化中宗教音樂是重要的一環。

  從現今我們聽到的具有異國韻味的伊斯蘭音樂,多流佈於回族較集中的地區,而且與這些地區穆斯林的宗教及民俗活動分不開。穆民們經常以極為豐富多采的歌唱性音調來吟詠《古蘭經》和讚頌真主。在這些誦經音調中,除繼承了伊斯蘭音樂傳統外,在某些方面又結合中國回族的習俗而有所創造和發展,曲調因教派、門宦、地區不同而有所迥異。

  有些傳入的伊斯蘭宗教音調也因語言和審美習慣不同而中國化或地方化了。中國回族伊斯蘭宗教音樂是中亞、西亞伊斯蘭音樂與回族民間音樂相融合的產物,是同源異流的關係。它和中國傳統音調相比較有明顯的異國風味,與純正伊斯蘭音樂相比較,又具有較多的中國化音樂特色。

  回回民族受伊斯蘭音樂影響較深,這和回族的本源和宗教信仰有關。相當部分的回族男子從小誦讀《古蘭經》和贊主詩詞,他們的啟蒙教育是從阿文和經文開始的。在回族集中居住的莊點,一般都有一個以上清真寺。穆民們的許多與宗教相關的活動都是在寺裡進行的。唱唸經常伴隨著各種宗教民俗儀式。

  阿訇根據伊斯蘭音調教唱、領唱,穆民們跟著大聲唱誦。但由於受生活習俗、方言聲韻、演唱習慣的限制,便很自然地把他們所熟悉的地方音調揉了進去。所以他們的唱誦音樂,既保留了伊斯蘭音調中的原汁原味,但同時又注入了新的地方性音素和回族民間音樂成份,形成了以伊斯蘭音樂為主調的音樂變體。

  伊斯蘭音樂是伊斯蘭經典讚詞誦讀樂調。穆斯林在吟誦《古蘭經》和各種讚詞時根據經文內容和經文的阿拉伯語讀音、發聲規律創制的一種特殊的音樂體系,一般沒有樂器伴奏,其音調抑揚頓挫、純樸清雅,充滿著阿拉伯民族的特點和風格。

  它的主要內容是:“喚拜詞”,這是宜禮員在每日五次禮拜前,召喚大家禮拜時吟誦的。伊斯蘭教發展初期,喚拜詞的曲調是統一的。後來,隨著伊斯蘭教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其曲調也具各國民族特點。

  吟誦《古蘭經》,早期的誦讀者只是帶有簡單的曲調朗讀。在發展中,朗誦越來越接近歌唱,出現了曲調的起伏,樂律的渲染,並滲入了阿拉伯音樂的音調。唱誦者沒有標準的文字樂譜,全靠口授心傳。所唱曲調有一定的旋律和樂理,它可鑑定唱誦者藝術水平的高低。根據阿拉伯語在各國、各地區的差異,《古蘭經》等的誦讀可分埃及調、巴格達調等。

  讚詞由簡單的音調連串在一起,較喚拜詞、《古蘭經》吟誦的旋律更為豐實、活躍和富於音樂感。蘇菲派把贊念真主和穆罕默德作為啟迪信徒心靈的門徑,他們的贊念活動分“迪克爾·加利”(即高聲讚頌)和“迪克爾·哈菲”(即低聲讚頌)兩種,他們把音樂、歌舞、詩歌引入讚頌儀式中,認為美好的音樂、優美的舞蹈能使人主相交融,人主合為一體。

源遠流長的滿族音樂文化

  當一個民族經過不斷的發展與穩定過後,不再僅僅是為生存而生活的時候,人們便開始需要娛樂的相伴,在這其中音樂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活動,它的創造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探討滿族文化中音樂的位置。

  滿族音樂是起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音樂。從史料記載中觀之,滿族的先世——靺鞨、女真所創作的“渤海樂”、“女真樂”和清皇太極改稱“滿洲”後的滿族音樂,已成為東北古代音樂的主體,在歷史上曾對日本音樂和我國中原音樂有過較大影響。

  民間音樂在東北各省滿族聚居地區尚有儲存,民歌有山歌、勞動號子、小調、小唱、風俗歌、兒歌等類別,其中包括《巴音波羅》、《靠山調》、《跑南海》《紙蝴蝶》《搖籃曲》等。其中靠山調被後人改編成二人轉曲牌,如《靠山調馬前潑水》等。《跑南海》流傳下來的滿語版本比較完整,比較常見的是由瀋陽滿族歌手蕭寒演唱的版本

  民間音樂歌舞音樂有“莽式空齊”,歌曲整體十分有喜慶的氣氛。始創於滿族的子弟書、八角鼓,後來發展成為流行於北方的曲藝品種“清音子弟書”和“八角鼓說唱”。近代廣泛流行在北京等地的說唱音樂單絃即是由八角鼓說唱演變而來。

  宗教音樂主要指滿族薩滿祭祀活動中的音樂。分宮廷薩滿及民間薩滿兩類。過去在祭天、祭祖、還願、慶豐收等各種儀式活動時,舉行燒香跳神歌舞。由薩滿(男巫)、烏答有(女巫)執抓鼓、扎板,邊擊鼓奏樂,邊唱邊舞。宗教音樂是滿足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的是威嚴,節奏鏗鏘。

  目前滿族宗教音樂比較完整的傳承是吉林九臺石氏的祭祖音樂,男薩滿腰繫銅鈴,手執手鼓,邊擊鼓邊搖動身體口唱神調。少數民間薩滿可以即興演唱,旋律朗朗上口,但這種藝術形式幾近失傳,少數會唱的老人也都不願開口。

  滿族宮廷音樂過去主要傳承於瀋陽、北京的皇宮之中,滿族宮廷音樂大量的汲取民間音樂的素材,形成系統的音樂體系,滿族宮廷音樂大體可分為典制性音樂和娛樂性音樂兩類。

  祭禮樂、朝會樂及鹵簿樂等屬典制性音樂,以前主要用以顯示典禮的隆重和皇帝的尊嚴;宴樂樂及行幸樂、吹打等屬娛樂性音樂,以前主要供皇帝、后妃們娛樂。而現在滿族宮廷音樂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古典音樂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

回族的宗教禮儀

  寧夏是中國的回族之鄉。以勤勞、智慧、潔淨著稱的回族遍佈寧夏山川。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稱穆斯林,保持著嚴格的宗教習俗,尤以山區農村為甚。回族通用漢語,只有極少數學識淵博的阿訇通曉阿拉伯語,一般群眾的日常用語中也保留著少量的阿拉伯語彙或波斯語彙,如"多斯第"(兄弟)、"色倆目"(吉祥如意)、"虎夫奈提"(滿意)、"依瑪尼"(信仰)、"哈倆利"(貞潔善美)、"都士曼"(仇人)、"伊不利斯"(魔鬼)等。

  在寧夏,凡大一點的回族居住點,都有禮拜堂--清真寺,寺之大小不一,但都必須有禮拜堂、經堂、水房(沐浴房)。穆斯林的五大功課是:念功(念清真言)、禮功(禮拜)、齋功(每年封齋一個月)、課功(拿出1/40的餘財施散給貧窮者或清真寺,以調劑貧富)、朝功(凡經濟和身體條件允許者,每人一生要到麥加朝覲一次)。每天分時辰作五次禮拜,每禮拜五為主麻日,要聚禮。


回族服飾和音樂

  回族男子喜愛戴白色或黑色無簷帽,熱天則身著白褂,外套以黑馬甲,黑白分明,乾淨利落。婦女戴蓋頭,不使頭髮、耳朵和頸脖外露,以顯本分莊重。根據各人的年齡和婚姻狀況,蓋頭有顏色區分,一般老年人戴白蓋頭,中年人戴黑蓋頭,青年女子或未婚女孩則戴綠蓋頭(綠色是吉祥色)。在城市裡,除少數老年人戴蓋頭外,多數回族婦女戴白 ...

寧夏回族服飾和音樂

  回族男子喜愛戴白色或黑色無簷帽,熱天則身穿白褂,外套黑馬甲,黑白分明,乾淨利落;婦女戴蓋頭,不使頭髮、耳朵、頸脖外露,以顯本分莊重。根據個人年齡和婚姻狀況,蓋頭有顏色區分,一般老年人戴白蓋頭,中年人戴黑蓋頭,青年女子或未婚女孩則戴綠蓋頭(綠色是吉祥色)。在城市裡,除少數老年人戴蓋頭外,多數回族婦女戴白帽, ...

回族的服飾和音樂

  回族男子喜愛戴白色或黑色無簷帽,熱天則身穿白褂,外套黑馬甲,黑白分明,乾淨利落;婦女戴蓋頭,不使頭髮、耳朵、頸脖外露,以顯本分莊重。根據個人年齡和婚姻狀況,蓋頭有顏色區分,一般老年人戴白蓋頭,中年人戴黑蓋頭,青年女子或未婚女孩則戴綠蓋頭(綠色是吉祥色)。在城市裡,除少數老年人戴蓋頭外,多數回族婦女戴白帽, ...

回族宗教

  寧夏是中國的回族之鄉。以勤勞、智慧、潔淨著稱的回族遍佈寧夏山川。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稱穆斯林,保持著嚴格的宗教習俗,尤以山區農村為甚。回族通用漢語,只有極少數學識淵博的阿訇通曉阿拉伯語,一般群眾的日常用語中也保留著少量的阿拉伯語彙或波斯語彙,如"多斯第"(兄弟)、"色倆目"( ...

宗教主題的音樂為什麼怎麼聽都有神聖感

  宗教音樂的旋律較為舒緩高雅,導致人對宗教音樂產生了神聖的感覺。宗教音樂,又稱聖樂,它既傳達上帝給人們的啟示,又表現信徒對上帝的崇敬、讚美、信靠和祈求,宗教音樂是歐洲藝術音樂的源頭,在18世紀以前,歐洲音樂主要以教會音樂為主,而教會音樂則以聖詠為主。聖詠是指單聲調,沒有固定節拍的基督教歌曲,分東方聖詠和西方 ...

回族音樂文化是怎樣的

  1、回族音樂是隨著回族的產生、發展而傳播、推廣的。回族的音樂主要屬東亞樂系,部分曲目屬波斯阿拉伯樂系。一般可以分為民間音樂和宗教音樂兩大類。民間音樂按其體裁分類為:山歌(花兒)、小調、勞動號子、宴席曲、敘事歌、兒歌等。花兒是回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自由抒發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抒情小曲,也是非常受喜愛的最有代表性 ...

回族宗教信仰,你知道嗎?

  在回族文化中一直受傳統伊斯蘭教文化的強烈影響。出於對伊斯蘭教的強烈信任和崇拜,回族人民的精神寄託統一在伊斯蘭教上面。而精神寄託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信仰。可以說回族人民的信仰就是他們對宗教的信仰。   回族的信仰總起來講有內心誠信、誦唸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具體來講,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在意識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