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漢中婚嫁風俗

漢中婚嫁風俗

  討歡彩

  結婚求吉利,討好兆,稱紅喜事,庚貼用紅紙,禮品中必有紅喜蛋,蛋呈圓形,諧為“狀元”,並與紅棗(早)、花生(生)、桂(貴) 、蓮子(子);合成“早生貴子狀元郎”彩話。婚後,將此蛋果連同喜糖分送親鄰。嫁妝、重盛、門窗均貼上紅雙喜或吉祥圖案剪紙。

  請庚幟

  舊時,媒婆奔走於男女網家之間說合,並代男方往公家請庚帖(生辰八字)。男家將庚帖置於灶神香爐前,三日後卜吉合婚。七日內家中平安無事,由媒人將男庚貼送至女家,亦經卜吉,合則議聘,不會將庚帖退回。

  定親

  舊時定親分“小定”和“大定”。定親前議定聘金,聘金多寡決定嫁妝豐薄。“小定”聘物多為金戒指一對,及糕餅、魚肉等禮品;女方回送江西瓷碗一筒十隻,以“碗”諧“穩”,含“百年好合”意,另有紅棗、花生等、“大定”為正式定親,主要送聘金和龍鳳婚書、女方收起男婚書,另一份填寫後裝入原帖盒,交媒人送回男方。“大定”與“送日”常併合進行。即男方同時將迎娶日期告知女方。

  嫁娶

   嫁前一日,女家設宴待客。擇吉辰在中堂為新娘絞去面毛,謂“開額”,母親為女兒加笄,謂“上頭”、婚娶日,男方先迎取嫁妝。而後迎親隊伍啟行、女家母女、姐妹、姑嫂哭別、內容通常為:留戀父母,勸勉女兒或訴說怨苦,各地均有《哭嫁歌》流傳。

  花轎至男家,由儐相念贊,按贊詩內容舉行拜堂儀式。新娘由兩個“利市人”用貼有紅雙喜的新米篩遮護,跨過火盆至中堂,與新郎同拜天地,眾撒以紅綠米,紅花生。禮成,入洞房,吃“和同飯”,飲“交杯酒”。畢,中堂開筵、第一桌左上首,謂之“頭位”,例由岳父或舅父坐。

  鬧調房

  諺雲“七日洞房無大小”,結婚之日鬧房尤烈。親友至,新娘敬菸奉茶。客人瓷意調弄新娘,出難題,索禮物,常發生羞辱新娘新郎、主客各不歡悅情事。建國後,鬧洞房較往昔文明,若遇客人有越軌言行,陪人或長輩出面調解。近年此俗已趨淡化。

   部分地區有唱歌祝賀習俗,如“三字豎起本是川,百年夫妻好姻緣;夫妻雙雙成好合福祿壽禧共周全”。

  坐筵

  即婆媳交家儀式,婚後三日舉行。中堂設筵,上為朝天主位,下為關封位,旁設女賓席。吹班樂作,新娘立主位,婆立關封位,女賓人座、樂曲聲中,婆媳互換位置,新娘以主人身份向賓客行見面禮。

  文明結婚

  “五四”運動後,部分人結婚儀式仿效西萬國家,請地萬名流為證婚人,主持婚禮,雙方家長稱主婚人。婚禮開始,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白色禮服,在樂聲中並肩 進場。證婚人、主婚人及新郎、新娘俱在婚書上蓋章,婚者互換戒指、互相鞠躬致意,繼而證婚人、主婚人與新致詞。

結婚怕媒人的婚嫁風俗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廣西少數民族對此十分重視,形成了種種奇情異趣的風俗。壯族男女青年除了對唱山歌、拋繡球、投果子表白戀愛之情外,還有碰紅蛋、當街對望、打木槽示愛、贈鞋定情、服飾示戀、手電筒探情等多種向對方表白戀愛之意。結婚時,新郎用牛車去接新娘。瑤族的婚姻風俗更奇特,有爬樓說愛,隔牆談婚;有熱飯傳情;還有男嫁女,兩邊頂等多種婚戀習俗。苗族有搶頭巾結戀情,喝泉水定終生婚俗。侗族透過“行歌坐夜”來談情說愛,趁夜深人靜到新娘家偷親。仫佬族姑娘出嫁時,村上同一班輩中最親近要好的十位姑娘便自願組合成“送嫁十姐妹”,陪伴新娘子到新郎家去,直到婚禮結束後才返回。

  京族小夥子和姑娘在海邊談情時,以互相向對方踢沙子、丟木葉表達愛意,雙方確定關係後,互換木屐,俗稱“木屐定情”。彝族姑娘和小夥子談情時,不像其他少數民族那樣公開表露,而是極為秘密,待雙方確立了戀愛關係後,姑娘便把自己戴的手鐲脫出來,男女各執一邊,發誓白頭偕老,永不變心後把手鐲拉斷,這便是彝家的“秘密談愛,斷鐲定情”婚俗。水族訂婚儀式十分奇特,男方挑酒內到女方家設宴定親當天,女方家要殺雞款待,並將整隻雞放入鍋內煮,煮熟後,如果雞眼是開的,說明這門親事定了;要是雞眼是閉的,那親事就拉倒了。新娘出嫁時,弟弟要扶姐姐出門,姐姐便把事先準備好的5雙筷子分出兩雙來給弟弟,寓意出嫁的姐姐不忘弟弟,與弟弟分福共享。仡佬族有“罵親”習俗,姑娘出嫁吉日,新郎家派兩個後生家和媒人一起來新娘家接親,這時,女家的長輩、兄弟、姐妹和親戚便異口同聲大罵媒人,俗稱“罵親”,罵了媒人既提高了新娘的身份,據說還吉利,所以當母親的便把媒人罵得狗血淋頭。此時的媒人只好作啞裝聾,任由對罵個痛快。

陽西婚嫁風俗

  陽西人的婚嫁儀式被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禮儀,既隆重又繁瑣,夾雜許多迷信色彩,解放以前,陽西人的婚嫁總的來說是封建婚姻禮制,解放後有較大的變革,但有的地方仍保持漢民俗婚嫁基本禮儀,而且滿帶陽西特色。

  陽西過去男女到了婚嫁年齡(男十八、女十六),由雙方家長請媒人(俗稱媒婆)代為物色配偶,媒人按“門當戶對”選取物件,向雙方家長介紹男女的年齡、品行、家庭狀況,如果雙方家長同意,便將婚嫁男女的生辰八字(俗稱年庚)分別寫紅紙上,由媒人送給對方,然後雙方各請術士(俗稱算命先生)推算是否相生吉利,或求神問卜,如無相沖,再把各自年庚放祖宗牌位上。在一定時間如沒不吉利事情發生,雙方家長便可正式會面,互提婚嫁條件、商定聘金、禮餅、食物和嫁妝等,訂立婚約,擇定吉日,舉行文定儀式。這一階段全由雙方家長作主。雙方兒女未見一面。

  封建社會末期,一些開明家長,在定婚之前,會讓雙方男女見上一面,會面地點由雙方商定,俗稱“相睇”,如雙方見過無意見,即由父母作主男方給女方下聘禮,女方接受了聘禮,便被視為男家的人,婚期由男方去選。

  男方選定婚娶日期後,通知女方,派人把寫著婚娶日期的帖子送到女家屋裡,俗稱送“日子單”。女方接下後,各自向親友發出婚筵請柬。婚期前一天,白天僱請“喃嘸先生”為新娘脫俗,晚上設筵招待親友,俗稱入廚。

  到迎親這天,男方一早派人送來彩禮,彩禮多少,視男方貧富而定。女方則在此之前準備嫁妝。結婚當日,男方迎親隊伍先放爆竹誌慶,再由媒人坐青衣轎引路,堂信手持紅柬禮盒隨後,跟著是迎娶新娘的花轎,隨後是吹打手儀仗隊,女家設筵招待迎親隊伍。飯後,新娘行出乘轎與迎親隊伍返回男家。

  陽西女子出嫁這天,要做很多禮節。一要梳妝,二要開面,三要人餵飯,四要人送出。送出時,要由母親撒米,邊撒邊念些祝福語。女子行出時,不許腳踏門檻,不許回頭望父兄,還要放出哭聲,才表吉利。

  晚上男家設宴款待賓客。舅父居首席,新郎插花掛紅,由伴郎陪著門口恭候。迎親隊伍回來,放過鞭炮,新郎在門口站在凳子上,手拿紙扇,等新娘經過時,輕輕在新娘頭上敲三下,意思是給新娘一個下馬威,日後要聽男人管教。新娘進屋後,新人的陪嫁要由新郎開啟,一一驗看,並雙手迎上頭頂,讓眾親友過目。

  晚宴設圓臺,選八個命相好的男女陪伴新郎新娘吃飯,俗稱陪圓臺。吃飯中間,新娘由伴娘陪著,一一給男方長輩敬茶行禮。長輩喝茶後,要給新娘敬茶錢,以示對新人的關心愛護。飯後,新娘回房,廚工收拾碗筷,設席打堂枚。打堂枚的人分兩邊,一邊替新郎新娘說唱,一邊向新郎新娘提問,內容涉古今中外,倫理道德,愛情生活等等,堂枚一直打到深夜方止。

  新郎新娘成婚當晚,還要被人擁著進行鬧洞房,鬧洞房節目繁多,禮節重重,但不管鬧洞房人怎樣打鬧,新郎新娘都要聽話順從,不得鬧情緒。直到鬧洞房人離去,一天的婚禮儀式才告結束。

  第二天,新婚夫婦要登堂拜祖,捧茶跪拜翁姑,親戚是日離場,俗稱散廚。滿三朝,新娘歸省父母,俗稱三朝回面。新娘歸來要在日落以前,由女家送禮餅,給男方分發賀禮親友。女家出嫁,遇上第一個節日,女家要做粽子送給男家,俗稱送頭節;遇上第一個年晚,也要做餅送男家,俗稱送頭年。送過頭年頭節.以後再看情況而定,一般女家要給男家送餅好幾次。舊社會窮苦人家,嫁女愁的就是這送餅,女兒回來一次,父母就要愁慮一次,所以舊社會陽西稱嫁女兒為“寒路風”,意思是給父母製造麻煩,得不償失。

  舊時陽西女子出嫁前,不許隨便外出,要待在家中,邀集一班姐妹,收集哭嫁歌,以哭聲作歌詞,以表達離開父母親人的難捨情懷。哭嫁有多種形式,有自哭自嘆,有對答式。漁家女出嫁前,要另住一條小船,在船中哭嫁,她們唱的是鹹水歌,有月亮的夜晚,靜坐岸邊,聽漁家女哭嫁,是當地人一種享樂,聽的人忍不住,還可以把鹹水歌唱過去,那邊待嫁人接了,還過來,當時還倒挺熱鬧的。

  舊社會陽西婚嫁風俗這裡只能大略說個梗概。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就陽西本身,各地的婚嫁風俗並不盡相同,一些地方甚至差異很大,這裡不一一列舉。


漢中生育風俗

  催生禮   產期臨近,孃家要送“快使肉”,謂孕婦吃後可順利分娩。從前生第一胎,向多子女人家討嬰兒衣服,對方給單衣、夾衣各一,叫“利市衣”,以保小兒健康成長。   分娩   舊時穩婆接生,嬰兒死亡率高,現均新法接生。產後,休息一月,稱“做月裡”。產婦房關閉窗戶,拉下窗簾遮陽,以防損目。   產婦穿長袖衣服、 ...

漢中春節風俗

  門開(店)的大炮首次一黎明,哪個家也放掉雙聲音戰爭和一百個孩子的大炮破裂,祈願新年萬事可喜地順利的事,繁榮發達。   吃持(有)的 早飯大量地吃持(有)。說"高(貴)"的近似聲音,"1高齡的1年"“扔掉們"。   新年做寒暄的 早起的年輕人馬上對父母等的年長者向新年 ...

漢中喪葬風俗

  送終    親人病危,晚輩日夜侍候在側,直至親人呼吸停止,謂之“送終”。如因故不能見老人最後一面,常以為憾。   出殯   人死後,沐身,更衣,移遺體,報喪,入棺,落釘。家人牽手繞棺三圈,稱 “圍喪”。出殯隊伍中有六角香亭,供香爐、木主,容轎是懸圖或放大照片。棺木四周素繡白圍,上置紙紮,男龍女風,兒子喪冠 ...

陝西漢中婚嫁習俗

  訂親:媒人提親後,若男女雙方八字相夾,沒有相沖,便互相交換兩家的庚譜,作訂親的憑據。過大禮: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嫁妝 :收到大禮後,女家的妝套須最遲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家。這批大箱小箱的嫁妝,為女家身份與財富之象徵。迎親:現今,接新娘是整個婚禮的一大高潮。新郎在 ...

德國人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關於德國婚嫁風俗介紹

  導讀:結婚是一件既喜慶又熱鬧的事情,但是還需要注意當地所流傳下來的習俗,不然在一些年長的長輩們眼裡,將會帶來不滿。那麼,德國人的結婚習俗有哪些呢?以下是萬年小編帶來的關於德國婚嫁風俗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來瞧瞧吧。   德國人的結婚習俗   1. Vor der Hochzeit 婚禮前夕   求婚   與過 ...

漢中宴請待客風俗

  漢中地區人好客,待人厚道,在過生日、滿月、結婚、喪葬等事上,都要設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內容也不一樣。辦喪葬宴席,不僅飯菜從簡,還不備酒。他們認為,家有喪事為不幸,不宜飲酒。辦生日、過滿月的宴席,雖飲酒,不行令,讓老人安安靜靜過個生日,不讓高聲行令嚇著嬰兒。辦“迎親宴”大不一樣,不但菜多、酒多,還讓 ...

國外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中秋節相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