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之則易,不為則難的意思是:去做就變得容易,不去做就會覺得很難,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出自:清朝彭端淑《白鶴堂文集.為學一首示子侄》。
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主要哲理:論述世事難易入手勸勉勤奮學習,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為之則易,不為則難的意思是:去做就變得容易,不去做就會覺得很難,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出自:清朝彭端淑《白鶴堂文集.為學一首示子侄》。
原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主要哲理:論述世事難易入手勸勉勤奮學習,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意思是:抑制不良之事於萌芽階段很容易,到釀成大禍時再來挽救就很困難了。
這句話告誡我們:小節易制,大錯難救,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形成、發展、衰亡的過程,從事情的量變開始階段就入手矯正,才不會釀成不可救藥的質變後果。
該句出自范曄的《後漢書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原文如下:“夫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乾雲蔽日之木,起於蔥青。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人莫不忽於微細,以致其大。恩不忍誨,義不忍割,去事之後,未然之明鏡也。”
“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比喻有骨氣、清高。源自《晉書·陶潛傳》:“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講的是大詩人陶淵明的的親身故事。下面,一起來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陶潛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口縣東)當知縣,一個月領五斗米的官俸,臘月將盡的一天下午,陶潛辦完公事,換上便衣,回到內衙翻看過去的詩作。突然,一名小吏從外面闖進來稟報: “九江李太守派督郵張大人來縣巡察,請老爺趕快更衣迎接。”
“哪個張大人?為什麼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剛來彭澤縣不到三個月的陶縣令不解地問道。小吏解釋說:“那督郵張大人是我縣富豪,一向講究排場,眼下又是李太守的親信,在禮儀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對老爺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潛本來已十分痛恨官場黑暗,想離開這個骯髒之地。現在聽說這個督郵就是本縣的富豪,靠精於吹牛拍馬得到太守寵愛,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還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這些,陶潛不禁長嘆一聲,憤然說道: “我不能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低能無知的小兒彎腰行禮!”
說罷,便取出知縣的印信交給小吏,說; “你把它交給督郵轉呈太守,就說我陶潛告病還鄉,不當這個知縣了。”然後收拾行裝,昂然歸隱而去。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格言,就這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