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

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

  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 端午節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端午節包粽子的傳說

  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難之後,楚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駕著船,把裝在竹筒裡的米飯,投到汩羅江中祭奠屈原。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25-55年),長沙地方有一個叫歐回的‘人,說他白天見到一個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人,並對他說:“你們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龍吃了。今後你們可以用艾葉塞在竹筒口,再用五色絲繫牢,因為蛟龍最怕這樣的東西。”說完人便不見了。

  後來歐回把這事告訴大家,大家又一傳十,十傳百,並都按此照辦,於是就產生了粽子。

  粽子的起源

  粽子的產生主要是祭祀神靈的需要。而端午食粽紀念屈原的傳說相對較晚出現。現在,在廣大的漢民族地區流行著的端午節食粽紀念屈原,則來源於南朝梁時吳均的《續齊諧記》。其雲:“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回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遺風也。”

  鮮肉粽子的做法

  原料:

  糯米2500克,夾心豬肉750克,醬油150克,白砂糖、食鹽、味精,紹酒少許,粽葉適量,做法:

  1、把洗淨的豬肉切成15克重的肉塊,用紹酒、醬油、白糖、食鹽、味精拌勻浸泡待用。

  2、將糯米淘淨,瀝乾後,放醬油、鹽少許,上下攪拌,使醬油和鹽浸入米小,3、取洗淨的粽葉‘兩張,先折成三角彤,取糯米50克,先放三分之·,冉放肉塊,最後再將剩餘的三分之二放人。將粽子捏成三角形。

  4、放人涼水中煮2小時,後改文火再煮1小時即可食用。

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呢 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為什麼要划龍舟呢 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划龍舟民間通常的說法就是為了拯救投江自盡的屈原。龍舟沿江撒粽子,為的是讓水中魚鰲不食屈原的屍體;同時人們敲打鑼鼓,喊著號子,為屈原招魂。

  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活動之一,又被稱為“龍舟競渡”、“龍船賽會”、“划龍舟”、“劃龍船”等。在南方水鄉地帶,由於河湖眾多,這一習俗是興盛異常。關於划龍舟的來歷,民間普遍認為也與屈原有關。

  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老百姓便順江打撈,但一直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他的屍身。他們便想渡過洞庭湖去找,可八百里洞庭天水茫茫無法渡過。此時恰巧下起了瓢潑大雨,湖上的漁民紛紛搖槳歸來,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漁民們聽說百姓是為了打撈國家的賢臣而來,便爭先恐後地相幫,於是形成了後世五月五日賽龍船的習俗。對此,《荊楚歲時記》說:“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到唐代,人們則說競渡是為屈原招魂,並在今湖南湘陰汨羅江北岸的玉筍山上修建了招屈亭,據說這就是當年賽龍船的終點。其實龍船在西周穆王時期就有了,湖南長沙出土的一幅戰國時期楚墓的帛畫上面就有男子站在龍船之上的圖畫。而賽龍船這種競技活動,據《紀纂淵海》的記載,起源於越王勾踐時代,《物原》則考據在吳王夫差挖成運河時就有了競渡之俗。

  端午節划龍舟的考證

  端午競渡習俗的來源應該與古代吳越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有關。古代的吳越族為了表現自己是龍的子孫,很早就流行“斷髮文身”的習俗。每年五月五日這天,更是要舉行一場盛大的圖騰祭祀活動,用龍形獨木舟進行競渡就是這一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這一點可以從長江中下游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幾何形陶器上看出來。古代的吳、越、楚等國均處於水鄉地帶,舟楫自然是他們的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說,龍舟競渡其實早在端午節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後來才附會到屈原身上。在古代,龍舟的種類有很多,競渡龍舟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種類的還有遊玩龍舟、祭禮龍舟等,北方地區秧歌戲裡的“跑旱船”就是遊玩龍舟的一種變形。競渡龍舟是一種特製的做成龍形或刻有龍紋的船隻,通常裝飾有龍頭龍尾,做得比較狹長窄小。但是近代以來,只要是用於競渡的船隻,無論有無龍飾,都被統稱為龍舟了。

  這種龍舟大體相同,其中船體、船槳、龍頭、龍尾及各種裝飾物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龍頭用整塊木頭雕刻而成,在競渡前才裝到龍舟上面去。

  端午節龍舟的製作

  所謂龍舟,古代都是由整木雕成。在船頭上安有高昂的龍頭,船尾上翹起一個龍尾,船身兩側多繪刻龍紋,分別有青龍、黃龍、白龍、黑龍。龍舟一般長25-4。米,能載20-50人。在廣東曾有最大的龍舟,能盛200多人,這是珠江三角洲一帶河面寬闊,長舟活動更為方便。廣東順德有雞公頭龍舟,舟上有一座神樓,一面大鼓、一面銅鑼,還有帥旗、黃羅傘等漂亮的裝飾。湖南淚羅江地區至今有偷木頭做龍舟的習俗。當地人認為,偷來的木頭做成龍舟跑得快,於是往往在某一個夜晚去偷木頭,一邊拼命抬著木頭奔跑,還一邊喊著抓賊,有意地吵醒木頭主人,讓他從後面追來。追上了就要給主人一個紅包,造好龍舟後還要請他來吃喝一頓。據說誰的木頭做了龍舟的船身,就預示著這年家庭興旺、百事如意,所以偷的愛偷,被偷的也高興。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

  驅趕蛟龍:《初學記》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紀念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寓意求子:九子粽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五彩繽紛,多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光宗耀祖:“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端午節為什麼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自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吃 ...

端午插艾葉戴香寓意什麼 端午節為什麼佩香囊

  端午插艾葉戴香包寓意什麼   端午插艾葉的寓意:   在民間風俗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門上插艾草和菖蒲,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佩戴身上用來以驅瘠化斂。也有吃五毒餅這—習俗,象徵可以防小人,健康好壇的好兆頭。   端午節戴香包的寓意:   據傳,戴香包的目的,一方面象徵屈原的品德節操將馨香溢 ...

粽子的米泡多久

  12個小時左右。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為讓糯米的口感變得軟糯,建議連夜將粽子放在清水中浸泡,第二天處理完粽葉之後就可以開始包粽子。   粽子浸泡時間越長,粽子的口感越爛,如果喜歡吃硬粽,則可以泡1個小時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粽子口感粘度適中,吃起來有嚼勁。   拓展資料: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國傳 ...

為什麼粽子

  1、紀念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而後演變成用蘆葦葉包糯米做成粽子,每到端午以紀念屈原。   2、驅趕蛟龍:《初 ...

202x年端午節送禮必須粽子端午節送禮送爸媽什麼好

  逢年過節走親戚是時下很多地區都有的講究,這不就要端午了嗎,很多人都提前備起了探望親友的禮品,也正因為這樣端午送禮必須有粽子嗎成了很多人都有的疑問,那麼,2022年端午節送禮必須要送粽子嗎?端午節送禮送爸媽什麼好?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2022年端午節送禮必須要送粽子嗎?   端午送禮不 ...

2020端午節怎麼拼假 2020端午節休假8天想

  2020端午節怎麼拼假 2020端午節休假8天想要嗎   2020端午節從6月22號(週一)請假3天就可以與端午節假期連休,加上6月20(週六)和6月21(週日)就可以完成端午節拼假8天的安排。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6月25日至27日放假調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2020暑假放 ...

端午節為什麼插艾草 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從何而來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從何而來   人們認為端午節位於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 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開始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特別注意消災防毒。故此民間有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家家都懸艾條於門楣廳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