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焦作太極拳

焦作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著名的內家功夫名拳,發源於焦作溫縣陳家溝,是明朝末年陳家溝村民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了的一種內功拳種。

  在陳家溝,人們可以透過大量的圖片介紹一覽當代太極拳師的風采。其中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十九世太極拳傳人陳小旺,曾多次奪得全國太極拳、太極推手冠軍,以其精湛的武技折服武林。與他齊名的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並稱為“四大金鋼”,他們個個身懷絕技,人人身手不凡,傳拳授藝於五湖四海,名聲遠播於世界各地。

  太極拳自17世紀創編以來,經過數百年的不斷髮展,逐步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並已成為參練人數最多的世界武術運動,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參練太極拳的總人數已達到8000萬人,各種太極拳組織1000多個。在陳家溝,全村更是有80%以上的人都會打太極拳,就連小孩子做遊戲也離不開太極招式,這裡至今尚有“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的說法。

太極拳的流派

  太極拳,早期曾稱為“長拳”、“綿拳”、“十三勢”、“軟手”。清朝乾隆年間,山西人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宋朝張三峰,明朝張三丰,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嶽等多不同的說法。雖張三丰和王宗嶽各著有《太極拳論》,但現在多數拳家亦以現傳各式太極拳均源出陳氏太極拳,而持陳王廷創拳之說。總的來說,太極拳的來源是綜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別是吸取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並結合了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醫經絡學說,以及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的陰陽五行學說,以道教、太極八卦等理論為太極拳哲學基礎,使太極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哲學思想。首先表現在太極拳始終處於運動之中,動作銜接緊密,勁斷意不斷,勢斷意相連,拳勢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如長江之水濤濤不絕。同時,太極拳運動也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在太極拳中存在著剛柔、虛實、動靜、快慢,開合、屈伸等諸對既對立統一,又可相互化的矛盾。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在運動中,要求靜心用意,以意識引導動作,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呼吸要平穩,深勻自然,動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緩慢,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綿綿不斷,輕柔自然,動作弧形,圓活不滯,同時以腰為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動作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動作之間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動作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擊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已則滯。尤其講究“聽勁”,透過身體觸覺,來判斷對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並及時作出反應,如對方剛力打來,我則以柔化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隨人而動,隨機應變。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5大派系,譽稱為“五式太極拳”。

楊氏太極拳溯源

  位於河北省南部,距邯鄲市15公里的永年縣,有著“太極聖地”的尊稱。追求緣由,今天最熱門的太極流派之一——楊氏太極拳,在清道光年間為楊露禪所創,便是發源於永年縣廣府古城。此後永年縣先後出現楊班侯、楊澄甫、楊振銘等三十多位大師級拳師。

  楊氏太極拳,太極拳的一個流派,是由河北邯鄲永年人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楊健侯,其孫楊少侯、楊澄甫等人在陳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從楊露禪學成教拳,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楊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由於楊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因此他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

  楊露禪,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禪,“禪”亦作“蟬”,別號祿纏。幼時家貧,約10歲到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僮,著名武師陳長興每晚至陳德瑚家前廳教授族中弟子,楊露禪殷勤伺候,窺習拳藝,功力大進。一次,陳家師兄弟多人與之較量,皆敗於他的手下。長興喜其敏慧,正式收其為徒,盡傳己術。數年後,以能避而制強硬之力見長,“柔中寓剛,綿裡藏針”,故有“沾綿拳”、“軟拳”、“化拳”之譽。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返回永年,以教拳為生。房東武禹襄兄弟三人折節求教。後經人舉薦到北京教拳,清代王公、貝勒從學者頗多,後任旗營武術教師。因為武功高強,故有“楊無敵”之稱。所傳拳術有“凌得起筋,萬全其骨,全得其皮”以及“風格勻緩、柔和、舒展大方”,精髓為“松”與“沉”。所謂“松”,指全身放鬆,讓“氣”流通無阻;“沉”,是下沉,意念集中在腹部。經過祖孫三代人努力,在陳長興所傳太極拳基礎上,經過刪減、增補,演化為現在流傳的楊式太極拳。

  楊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從小就隨父楊露禪習太極拳,功力過人。後跟武禹襄習太極拳,又得王宗嶽《太極拳論》,藝更精進。19歲隻身來北京設館教拳,因不為時人所識,一度被冷漠。後來其父楊露禪來北京親臨指導,楊式太極拳始傳於北京,漸及全國。

  楊鑑,字健侯,號鑑湖。楊式太極拳重要傳人之一,河北永年人。自幼從父楊露禪習太極拳,其父對他要求嚴格,終日苦練,後來技藝大進,終成大器。他的劍術剛柔並濟,對刀、槍等器械都很精通,且善使彈,有“彈無虛發”之譽。由於性格溫和內向,從學者甚多。為適應部分練習者的需求,將楊露禪所傳的老架,處改為中架。在太極拳發展和傳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楊兆熊,字少侯,自幼隨班侯、健侯學拳,其藝得班侯者居多。早年傳健侯修訂的中架子,晚年開始變化拳路,架高動作緊小而快慢相間,發勁剛脆,豁然有聲。其特點為:以柔克剛,應用粘隨抖接,出奇制勝。與楊澄甫齊名。

  楊兆清,字澄甫,人稱“三先生”。幼承家學,勤奮鑽研,寒暑苦練,功夫日深。由於當時隨著火器的出現,太極拳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功能比在技擊方面的作用更為人們所重視。楊澄甫將太極拳在其父健侯修訂的中架的基礎上,再行修訂,遂定型為楊式太極拳大架,成為現在的楊式太極拳。其拳架特點是:架勢舒展簡潔,動作鬆柔,立身中正,行功輕靈灑脫。架勢有高、中、低之分,適合各種人練習。修改後的套路更有利於推廣傳播,受到社會普遍歡迎,有力的促進了楊式太極拳普及,楊澄甫也因此譽為楊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大家。為了使太極拳術發揚光大,楊澄甫寫了《太極拳術》及《太極拳體用全書》,備述太極拳精華,為後學者留下了寶貴的武學經典。

  楊振銘,字守中,自幼隨其父楊澄甫學拳,經過嚴格訓練,得其真傳,操拳終生,是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傑出人物之一。19歲後在南方教太極拳,後隨父到上海、廣州等地授拳。後來移居香港,在海外弟子眾多,為楊式太極拳推廣作出了貢獻。

  楊振鐸,楊式太極拳家,河北永年人,楊澄甫之子。自幼隨父習太極拳、刀、劍等拳械。多年來致力於楊式太極拳的普及推廣工作。曾多次在山西、北京教授拳技,並應邀參加各種國際性太極拳交流會上的示範表演。常赴海外講授楊式太極拳理法,為當代具有廣泛影響的楊式太極拳傳人。著有《楊式太極拳、劍、刀》英文版《太極拳》。


演員張震參加太極拳賽獲一等獎

  上週末,在長春舉行的全國八極拳比賽中,臺灣演員張震也參加了比賽,還奪得了一等獎。在接受新快報小編專訪的時候,張震表示自己是在拍《一代宗師》的時候才接觸到八極拳的,沒想到一練就上癮了,還使自己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我的性格以前是比較‘一根筋’的,叫我這樣做,我就要一二三四五這樣去做。我現在就比較有自己的一些 ...

氣功與太極拳有何異同

  我們常說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主要是它不僅僅是一項對抗性的運動,它講究“內外合一,形神兼備”。所謂內,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動和氣總的執行:所謂外,即手眼身步等形體活動。心神應該是相通的,形因其分類不同存在著差別,氣功與太極拳就存在著一些異同。   顧名思義,太極拳屬於武術的拳之,有人將其稱作“柔性武術”。太極 ...

忽雷太極拳

     忽雷太極拳   忽雷太極拳是祖國太極拳的百花園中的一支奇葩,他風格獨特,練法科學,上功快,健身與技擊性強,流傳至今仍未失其本質精髓,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與發展,一直鮮為人知。   忽雷太極拳是陳氏太極拳的一種,陳氏太極拳小架的一枝,在小架拳式的基礎上發展創新的,非常難練,對人的體質要 ...

焦作曲劇

  曲劇是在河南曲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起初是表演者邊踩高蹺邊唱曲子,後發展成高臺曲,並出現了一大批戲班。其傳統劇目有200個左右,一般多以民間故事,家庭生活,兒女戀情為主要題材。曲劇唱詞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劇中人物以生旦醜為主,擅長唱功戲。曲劇唱腔曲牌有150多個,其唱腔樸實自然、悠揚纏綿、抒情性強、生 ...

焦作八極拳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八極拳由焦作博愛月山寺第二任主持蒼公所創,是我國功夫名拳。因八極拳源於月山,故又名月山八極。月山八極全稱開門八極,它以勁力剛猛,氣勢雄健而著稱於世。八極拳套路有八極小架、八極大架、八極對接(即對練),擊法以“六大開、八大招”為核心。六大開即頂、抱、擔、提、挎、纏六字決。 ...

焦作地方劇種-懷梆

  繫懷慶府(焦作古時的稱謂)特有地方劇種,其前身為海神戲,形成於明洪武永樂年間。舊時每當大旱,人們在神前陳列供品,於盤中放一小蛇當“河大王”敬奉,組織一些藝人,不化裝、不登臺、不表演,就地圍桌說唱,祈求降雨。後逐漸演變為登臺化裝表演。因當時河內縣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帶遷來,海神戲保持著山西戲劇的表演形式,結合 ...

太極拳第五式是什麼

    1、24式太極拳的第五式是手揮琵琶。     2、動作要領: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隨著重心後移,使右腳踏實,坐實右腿;同時腰微右轉;左腳隨坐實右腿隨提起向前邁半步,以腳跟著地,腳尖微翹,膝微弓,成左虛步;左手隨轉腰臂外旋隨向上抄,掌心向右,指尖向前側上,高與肩平;右手同時也隨轉腰臂外旋隨向下採,掌心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