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民族特色的布朗族姓氏
獨具民族特色的布朗族姓氏
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姓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因而民族姓氏也有區別。在布朗族文化中有哪些特有的姓氏?一起來看下。
布朗族人的名字是按嬰兒的性別和出生先後排列的。例如,墨江縣布朗族男性、女性分別排行叫:“艾”、“尼”、“桑”、“壘”、“苛”、“拉”;女性排行叫:“月”、“仔”、“也”、“壘”、“姨”、“拉”等。雙江縣布朗族男性排行叫:“艾”、“尼”、“桑”、“賽”、“老烏”等;女性排行叫:“葉”、“依”、“阿”、“姆”、“愛”、“娥”等。一般說,布朗族人無姓氏,有的雖然有姓,那也是從漢姓借入的。
布朗族人民取名時,要請“乾爹”、“乾媽”給取名。嬰兒出生六七天內,第一個進入產婦家的客人(寨子內的客人,不論男女),便成為嬰兒的“乾爹”、“乾媽”,請他(她)給嬰兒取名、拴線、祝福。孩子長到二三歲時,每逢過節,父母領著孩子並帶著節日貨到“乾爹”、“乾媽”家拜年,“乾爹”、“乾媽”也要給孩子小錢和衣服。在取名時,假如干爹名是漢名叫陳國華,孩子是長子“艾”,那麼名字的末尾要取“乾爹”的“華”字,即名字叫“艾華”。如果是長女“葉”,即名字叫“葉華”。
聚居在西雙版納一帶的布朗族人的名字,凡是男性,要在名字前冠以“艾”;凡是女性,名字前冠以“依”,以此區別男女性別的特徵。
連名制是布朗族的一種命名形式,有母子(女)連名、母子(女)與父子女(女)混合連名和父子(女)連名三種同時並存。母子(女)連名,是嬰兒取名後,再把母名的第二字連在嬰兒的名字之後,這樣就形成了特殊的母子(女)連名制。如果母親有幾個子女,那麼所有子女名字的每個字都連用母親名字的第一個字。
母子(女)與父子(女)雙性混合連名的特點是:母子(女)連名從第一代連續到第三代,但到第四代和第五代既有母子連名,也有父子連名,而且連父名者已漸多。從這種兩性混合連名的方式中可以看出,在母系社會裡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子女只能連母名,子女只能按母系計算。當布朗族到了父權佔絕對統治地位時,子女都連父名,親屬也只能按父親計算,即用父系名字的末尾一個字音來連線,有連至三代到六代不等。
獨具民族特色的東鄉族姓氏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許多的姓氏,據統計百家姓裡也包含了許多的少數民族姓氏。而少數民族的姓氏都有著屬於當地特色,在東鄉族他們的姓氏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對於東鄉族姓氏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東鄉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東鄉族的姓名,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和伊斯蘭教色彩,這與東鄉族的族源、形成和發展有著直接關係。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原先是沒有姓的,自十三世紀來到河州後,因受漢族文化的影響,遂有用姓之習,並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為姓的方法,因而產生了諸如馬、買、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並以馬姓最為普遍。
馬姓所以居多,是因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諧音“馬”為姓,此外,還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稱謂時要在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馬、東達恆馬等。不同村寨的馬姓分屬不同的阿恆德,別的姓亦有類似情況。
東鄉族中的漢姓,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幾乎每一個東鄉族人都有一個漢姓,究其來源,有的是皇帝賜姓。如高、趙、陳、康、張、王、李等。有的是融合到東鄉族中的別的民族,將其所採用的漢姓帶進來。如蒙古族人把根據自己的習慣所採用的漢姓,如羊、妥二姓帶進了東鄉族。
現代的東鄉族人,有姓之外,還有一個經名和漢名,有的僅有經名,沒有漢名。所謂經名,即伊斯蘭教名。由阿訇從《古蘭經》中選取,或以伊斯蘭教聖賢名為名,如穆罕默德、歐麥爾、素賴德、達吾德、海底徹、法圖麥等。或以伊斯蘭教歷的貴重月份或日子為名,如齋月出生的孩子,取名為“爾德”;主麻(星期五)生的孩子,取名為“主麻”;或以向阿訇學習經文的滿拉為名,取名“滿拉”。
由於經名用阿拉伯語,有的音節很長,稱呼時很不順口。東鄉族人便把音節較長的經名加以簡化,如伊斯哈克,簡稱哈克;優素福,簡稱優素;阿依舍,簡稱阿依或阿舍。有的地區在簡化之後,加上一“子”字來稱呼,如穆罕默德稱作“穆罕子”。
取經名,要舉行一定的儀式。請阿訇取經名的時間,老教是在給嬰兒餵奶前,新教是在嬰兒出生後七天。取名時阿訇不進產房,由家人將嬰兒抱出,阿訇對著嬰兒先低聲念大宣禮詞,再念小宣禮詞,念畢,在嬰兒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後左耳。然後,從《古蘭經》中選取一個經名,告知家人。為嬰兒所取經名,不得與嬰兒的父母或兄姊重名,否則,必另起一個。但嬰兒的經名可與已故的祖父母名字相同。
東鄉族人有的既有經名,又有漢名。經名在本民族內部、家庭或宗教活動中使用;漢名在本民族外部,或與別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漢名者較為普遍。
東鄉族人的稱呼法是,平時見面稱呼時,與漢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稱,亦可只稱其名;若在莊重的場合,採用經名加漢名的稱呼法,如伊德萊斯·馬正廉,庫麗蘇姆·白淑珍。書寫時要在經名與漢名之間加圓點隔開。
為了表示對某人的尊敬,特別對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時,為了表示敬愛或親近,還常用一種親暱稱呼,即取經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東鄉族還有諱名的習俗,兒女禁稱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長者的名,否則會被認為是失禮而受到斥責。
中國獨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傈僳族油鹽茶
茶文化一直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化,在中國各地人們也將茶文化得到了很多的傳承。傈僳族是一個樸素且好客的民族,他們有著一種廣為流傳的飲茶方式,那就是和油鹽茶,油鹽茶的製作方法奇特,非常的具有傈僳族特色。那麼,對於傈僳族的油鹽茶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傈僳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傈僳族,唐代稱其為“傈蠻”或“慄粟”,明清時稱其為“力”或“慄粟”,主要聚居在雲南的怒江,散居於雲南的麗江、大理、迪慶、楚雄、德宏,以及四川的西昌等地,這是一個質樸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喝油鹽茶是傈僳人們廣為流傳的一種古老飲茶方法。
傈僳族喝的油鹽茶,製作方法奇特,首先將小陶罐在火塘(坑)上烘熱,然後在罐內放入適量茶葉在火塘上不斷翻滾,使茶葉烘烤均勻。待茶葉變黃,併發出焦糖香時,加上少量食油和鹽。稍時,再加水適量,煮沸2-3分鐘,就可將罐中茶湯傾入碗中待喝。
油鹽茶因在茶湯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食油和油鹽茶因在茶湯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食油和鹽,所以,喝起來“香噴噴,油滋滋,鹹兮兮,既有茶的濃醇,又有糖的回味”佤族同胞常用它來招待客人,也是家人團聚喝茶的一種生活方式。
公元1世紀左右,傈僳族先民與彝族先民共同生活在雅礱江、金沙江兩岸的廣闊地區,也就是今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境內。3世紀以後,傈僳族先民與其他民族先民不斷向西南遷徙融合,到公元8世紀,在今天雲南西北地區出現了“慄粟”的部落。15至19世紀間,逐漸遷移到怒江流域,其間一度隸屬於麗江木氏土司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怒江傈僳族還保持有原始社會公有制和家長制的殘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傈僳族社會發展較快, 1954年8月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地區成立了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文有兩種,一種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創制的用變體拉丁大寫字母組成的拼音文字;另一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7年創制的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分別稱為“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油鹽茶,僳僳語“華歐臘渣渣”,是一種古老而普遍的飲茶方法,先用小土陶罐將茶烤至焦黃,加入開水,然後放入油、鹽,再加開水煮沸3~5分鐘。這種茶汁既能解渴,又能充飢,別有風味。
獨具民族特色的保安族飲食文化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信仰,而保安人的信仰則是伊斯蘭教,因為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同時又夾帶了一些蒙古族的習俗,從而形成了保安族的民族特色。下面的保安族文化為您帶來獨具民族特色的保安族飲食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保安人的主食偏重於面製品,經常食用饅頭、花捲、煎餅、包子、湯麵條、臊子面、饊子、涼麵、漿水面 ...
獨具民族特色的羌族祭山會
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很多地區的人民都是靠山而居,無論是綿延的山丘還是陡峻的高山,對於山裡的居住者來講都有著特別的意義。在羌族,人們為祈求豐年,會舉行隆重的祭山會,祈禱風調雨順,答謝天神賜予五穀豐登。祭山會是非常有意思的少數民族習俗,也是羌族文化重要的節日。
祭山會又名“山王會”、“山神會”、“轉山會” ...
獨具民族特色的侗族服飾
侗族是一個愛美、喜歡創造美的民族,也是一個富有浪漫詩情的一個民族。侗族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詩意的生存”而存在著。侗族人民的服飾也是獨具民族特色的。雖然我們常常被侗族的服飾所迷倒,但是我們似乎並不瞭解關於侗族服飾的文化。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侗族服飾文化吧!
最 ...
獨具民族特色的:高山族美食
中國幅員遼闊,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56個民族地域分佈、文化傳統各異,飲食更是特色鮮明。我們都知道臺灣是高山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美食眾多,那麼屬於高山族特有的美食又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獨具特色的高山族文化。
高山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在 ...
獨具民族特色的德昂族花節
少數民族的人大都很純樸,他們會透過各種節日,來表達自己的心聲以及祝願,而德昂族花節也是他們最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對於德昂族的花節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德昂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後的第七天是雲南德昂族一年一度的花節。每逢“花節”這天,花山上風光迷人,上百種野花黃白交錯,紅藍相間,芳香 ...
獨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盍什節
少數民族的人民大都能歌善舞,他們會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融入到歌舞中,所以少數民族的歌舞都非常的具有民族氣息。傈僳族的盍什節是一個很歡快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盡情的歌唱舞蹈。下面的傈僳族文化,為你帶來獨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盍什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傈僳族有民能歌善舞,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雙跳,而尤為 ...
獨具民族特色的瑤族舞蹈:長鼓舞
瑤族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民族,瑤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瑤族人民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長鼓其實是瑤族的一個寶物,那麼,大家對於瑤族的長鼓舞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時,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