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傳承幾千年的國家,有非常多文化上的講究,也在時間的不斷推移下,各個民族互相融合,到現在的和諧相處,已經能接受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裕固族的婚俗你有多少了解呢?本期裕固族文化為你解析。
裕固族的婚配形式又正式結婚和非正式結婚兩種,非正式結婚主要是指“帳房杆戴頭婚”,裕固語叫“楊恩開楞”。
裕固族姑娘在奇數年齡15歲或17歲時,如果不準備出嫁,父母就為他另立一頂小帳房,擇吉日舉行戴頭儀式。在舉行儀式前,多半要請喇嘛唸經。
父母要為姑娘精心繡製衣服一套,頭面一副,選擇“吉日”宴請賓客,請兩位已婚婦女幫姑娘梳頭,當著客人的面給姑娘戴上頭面,然後姑娘給每個客人到茶,用帽子遮住自己的臉,不說話,直到下午客人走後才回到大帳房內,同時將姑娘的頭面掛在帳房的佛龕前的房杆上,儀式就算結束了。
裕固族的婚配形式又正式結婚和非正式結婚兩種,非正式結婚主要是指“帳房杆戴頭婚”,又叫“立帳房杆子婚”,裕固語叫“楊恩開楞”。
裕固族姑娘在奇數年齡15歲或17歲時,如果不準備出嫁,父母就為他另立一頂小帳房,擇吉日舉行戴頭儀式。在舉行儀式前,多半要請喇嘛唸經。
父母要為姑娘精心繡製衣服一套,頭面一副,選擇“吉日”宴請賓客,請兩位已婚婦女幫姑娘梳頭,當著客人的面給姑娘戴上頭面,然後姑娘給每個客人到茶,用帽子遮住自己的臉,不說話,直到下午客人走後才回到大帳房內,同時將姑娘的頭面掛在帳房的佛龕前的房杆上,儀式就算結束了。姑娘戴頭之後,就有了社交自由,可以與相好的男子同居,甚至生兒育女。
同居的男子必須幫助女方家勞動,否則就會受到冷遇,同時女方不受男方的約束,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很高,主宰著家庭。離異時,男子不能帶走任何東西,所生子女也歸女方。這種男不娶,女不嫁,家庭中以女性為主的婚姻形式,是古老的母權制婚姻的殘餘。
裕固族的婚禮是非常熱鬧和講究的,一般要舉行幾天。第一天是女方家中請來親朋好友,用奶茶、好酒、手抓肉招待來賓,並舉行對歌。這天最重要的活動是給新娘戴頭,就是將一幅用珊瑚、瑪瑙等珠寶串製成的華貴頭飾系在新娘髮辮上,髮辮的樣式也從這一天開始梳成三條大辮子,然後再換上新娘的服飾,騎上駿馬和駝背,由送親隊伍陪伴去新郎家。
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向新娘連射三支無鏃箭(不致於傷人),象徵新郎新娘相親相愛,白頭到老。射罷,新郎把弓箭折斷,扔到門旁,由老人投進火裡燒掉。這個習俗來源一個古老的傳說:從前,裕固人沒有火,後來有一個英雄取來火種,裕固人才過上好日子。當時,有一對新婚夫婦,丈夫外出狩獵,妻子在家不慎將火弄滅。她為向一個三頭妖求火而必須把血獻給它喝。幾天後,丈夫回來後,而妻子卻因妖精天天來喝血而變得骨瘦如柴。丈夫知情後,用三箭射落妖精三個頭,而自己也因受重傷死去了。從此,裕固族人民為了防止妖精再來,也為了紀念那位驅逐妖魔的英雄,舉行婚禮時便興起這個儀式。象徵新娘有勇敢善射的丈夫保護,妖魔鬼怪不敢興風作浪。蘊含著裕固人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決心和願望。
裕固族婚禮分兩天進行,第一天在女家,次日在男家,後者要更隆重才行。在婚禮上,男女雙方都要聘請歌手。在姑娘出嫁之日,舉行戴頭儀式。當天,女家的親朋聚集在姑娘家中。來客帶來潔白的哈達,敬獻給女方的父母,表示對姑娘出嫁的祝賀。傍晚,主人請客人們在氈房中席地而坐,男客在左,女客在右,在一片歡笑聲中,拉開了婚宴的帷幕。
酒過數巡,當啟明星冉冉升起,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進入鋪有紅地毯的氈房,舉行戴頭面儀式。戴頭面由兩位少婦主持。舅舅或歌手們唱起典雅的《戴頭面歌》:啟明星閃閃發光,心愛的姑娘把頭面戴上/送親的馬隊就要出發/把姑娘送到婆家門上。
在悠揚的歌聲中,即將出嫁的姑娘,在兩位少婦的精心打扮下,改變了髮式,戴上喇叭形氈帽,佩戴上胸飾和背飾,戴上用銀牌、玉石、珊瑚、瑪瑙、海貝等編製成的頭面。這個儀式意味著姑娘已經結束了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走向新的生活。
紅日初露,主婚人宣佈飲“上馬酒”。新娘便和一位伴娘同騎一匹馬或駱駝,告別慈母,在父親、叔叔、兄弟、姐妹等家族人組成的送親隊伍的簇擁下,一路飲酒歡歌,向新郎家進發。
裕固族舉行婚禮時,男方要在大氈房外專設一個白色的小氈房供新娘到來時休息。送親隊伍快到小氈房時,女方送親隊伍中的一些騎術較好的人在女方主婚人的指揮下,一個個揚鞭策馬,衝向小氈房,企圖將其踏倒。小氈房外,男方親友也早有準備,嚴陣以待。婦女在氈房內用樹枝木棒敲打氈房頂,把馬嚇得不敢靠近。男子則在氈房外,一邊高聲叫喊,一邊上前趕馬,把馬趕離氈房。還有一位男子手持一個破木碗專打客人座騎的後腿。客人策馬繞氈房三圈,沒有將氈房踏倒,便撥馬奔回迎親隊伍。這時,女方主婚人又會指揮一群人騎著駱駝衝上來。裕固人認為,如果將專為新娘所設的小氈房踏倒,意味著男方對新娘保護不力,需要重新舉行迎親儀式,因此馬和駱駝踏氈房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儀式。騎駱駝者仍然沒有踏倒氈房,第三次則是馬和駱駝一齊上陣,捲起陣陣塵土,照舊還是繞氈房三圈自動退回,這時這個儀式就算結束,雙方解除緊張,客人下馬,主人奉上酒菜,大家歡歌笑語,新娘進入氈房休息。
新娘進入氈房後,新郎就用岳父家贈送的服裝開始穿著打扮。打扮完畢, 兩位歌手端著酥油、牛奶和纏著羊毛的羊小腿,說唱《贈羊小腿詞》,唱畢,就在新郎的額頭抹上一點酥油,把羊小腿掛在新郎的腿帶上。這隻羊小腿,新郎要等到晚上和新娘一起在洞房中將其吃掉。羊小腿上的毛,除了“婆家孃家好得分不開”的寓意之外,還有新郎新娘好得難分難解的意思。
贈羊小腿之後,主客都到大門外,迎接新娘進門。新娘要從門前的兩堆火之間走向大門。新郎要用無簇的箭連射新娘三箭,射中才算吉利。這時新娘就勢將面紗揭去,新郎將弓箭折斷扔進火中燒掉,雙雙進門,給賓客行禮、敬酒。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裕固族民俗活動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剪馬鬃節、祭祀“騰格爾汗”活動和藏傳佛教的宗教節日。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要包餃子、炸油餜子、饊子等,並有祭祖的習俗,節日期間還會放鞭炮,點酥油燈,互送哈達、禮品以示祝福。
春節
春節是裕固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節前 ...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習俗,也有著不同的節日,而在裕固族當中,他們有著自己民族的習俗活動,那麼在裕固族中有哪些傳統節日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
春節
春節是裕固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節前有祭祖守歲活動。除夕之夜,家人團聚吃年夜飯,主要有抓肉、炸油果、饊子 ...
文學是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根基和歷史的,裕固族的民間文學內容豐富,其中包括了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及語言等等。這些由裕固族人們創造的文學具有深刻的當地特色。對於裕固族的文學文化您瞭解多少呢?下面的裕固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裕固族文字已經失傳,但是裕固族祖先在歷史上用回鶻文創造了大量的文獻資 ...
裕固族,現有人口10569人,主要分佈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和酒泉市黃泥堡裕固族鄉。
裕固族長期從事畜牧業生產,有豐富經驗。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建立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畜牧業得到較大發展,現在自治縣已成為甘肅省重要畜牧業基地之一。自治縣還建有牧場和養鹿場,產有鹿茸、麝香、熊膽等珍貴藥材 ...
裕固族飲食習俗
居住在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裕固族,牧業是其主要的生產方式,飲食習俗一般是三茶一飯或兩茶一飯。早晨起床後,牧人們將熬好的茶水(或清水)舀一勺,撒在帳篷周圍,然後開始喝茶;吃過早茶,就出去放牧;中午吃炒麵或燙麵烙餅,喝午茶;下午再喝一次酥油茶;晚上,一切活路都幹完後,一家人才在一起做米飯或麵 ...
裕固族的喪葬分三種:即火葬、天葬、土葬。過去部落上層和牧主、富戶宗教上層和未成婚的女子都實行火葬。所謂天葬,即將死者放在山頂上,任憑野獸飛禽啄食,實行這種葬法主要是貧苦牧民。土葬是部分部落在很久以前留下來的一種葬法。據說與圖騰崇拜、古時木棺風葬和樹葬有關,並有等級區別。有仰天腑地等形式的葬法。在近代實行木 ...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
按分佈地區,裕固族使用三種語言: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堯乎爾語、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恩格爾語和漢語。無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文。由於本民族的文字失傳,民間口頭創作便成了裕固族民族藝術的主要形式。 裕固族是以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