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瑤族民間文化遺產:瑤族猴鼓

瑤族民間文化遺產:瑤族猴鼓

  瑤族是一個有故事的民族,瑤族文化也因此蘊含深厚。說起瑤族猴鼓,大家肯定不陌生吧。每逢瑤族節慶日,都可以聽到瑤族漫山遍野都是猴鼓的聲音。

  猴鼓也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在瑤族流傳了上百年的歷史。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瑤族民間文化遺產:瑤族猴鼓吧。

  相傳,每逢瑤族的達努節(又稱瑤年或祖娘節),布努支系的瑤族人民,便在農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舉行三天盛大的民族節日,紀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勝利。屆時,瑤族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彙集於鼓堂進行慶祝活動。鑼鼓喧天,人們載歌載舞,表演的民間舞蹈有猴鼓舞、銅鼓舞、蘆笙舞、牛角舞等,舞者邊奏邊舞,氣氛極為熱烈,反映出瑤族祖先的對敵鬥爭和生產活動。

  樂器結構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製成,呈圓形坐墩狀,兩端鼓口直徑25釐米、鼓高35釐米,鼓腰稍大,腰徑27釐米,兩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於鼓口20釐米,周圍邊緣鑽有若干小孔,每兩孔間穿以小木棒,兩鼓皮相對應的小木棒用繩索往返勒緊,繩索中間穿以小木棒絞緊,後再打進木楔,鼓皮即可繃緊(圖)。鼓棰木製,直棒形,棰長30釐米。

  演奏時,多將鼓置於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雙手執棰擊奏。也可鼓身繫帶掛於頸項,鼓置腹前,邊擊邊舞。還可一人背鼓,另一人邊擊邊舞。音色鏗鏘粗獷。主要用於瑤族民間舞蹈《猴鼓舞》伴奏。舞者通常為十二人,多少不限。

  表演人都化裝成猴子,分別敲擊猴鼓、小鑼、小鈸,或手執金箍棒、芭蕉扇等各種道具,模擬猴子的跳躍、抓癢、嬉戲等動作,歡躍起舞,整個舞蹈的起始、疾徐,也都以猴鼓的節奏為據。在瑤族的達努節,人們集體表演《猴鼓舞》,高亢的鼓聲,矯健的舞步,為節日增添了熱烈的氣氛。一連數日,通宵達旦,盡興方散。

  從前,有個瑤家老人叫卜努,住在平湖大江旁邊,祖祖輩輩都是給侯爺幫工,受盡悽苦。到了卜努這一輩,侯爺與隔江的萬戶侯爺爭奪地盤打起仗來了。侯爺為了取勝,就要所有的幫工上戰場,不去的就要挨千刀萬剮。卜努看到侯爺這般兇惡,再也不能在這裡等死了,就暗地告訴瑤家弟兄——三十六計,跑為上計。

  您可能還會喜歡:

  詳解:漢族春節的民風民俗

  侗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之一:侗族花炮節

  惟妙惟肖的侗族蘆笙舞文化

  獨具特色的建築文化:侗族木樓

非物質文化遺產:瑤族藥浴的好處

  藥浴是從古至今一直受醫學界重視的一種沐浴方法,在熱水中放上許多對身體有益的中藥泡在其中。在藥浴中瑤族的藥浴是非常有名的,藥浴那麼受歡迎有什麼好處你瞭解嗎?本期瑤族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吧!

  “瑤族藥浴”透過全身泡浴,使有獨特營養、保健及殺菌功能的中藥植物滲透進人體,以徹底改善微迴圈,增強營養物質的供給,加快代謝產物及毒素的排出,促進全身組織的新陳代謝,清除體內“垃圾”,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美容及防病治病的目的。

  調暢氣血:改善微迴圈和血液流變性;推陳致新:改善物質代謝促進脂褐素排洩;啟用正氣:提高免疫功能預防老年病的發生發展。綜合這三點,顯然就是固本清源治則,固本清源乃長生之道。

  發汗排毒:藥浴使汗腺分泌加快,加速毒素代謝,五分鐘輕鬆排毒,從而達到排毒的作用。潤膚止癢,防治皮膚病。浴後皮膚變細膩光澤,乾燥搔癢消失,皮膚紅潤(尤其是女性)秀麗動人。

  產後恢復:產婦3天可泡浴,5—7天快速恢復元氣。促進產道和子宮的修復、收縮、止血清宮、消炎殺菌、預防婦科病。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藥浴改善微迴圈,增加血液含氧量。可以使心臟不需要額外加壓,便能將血液輸送遠端組織,從而減少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高危險疾病的發生。

  增強神經調節能力:藥浴可調節人腦中樞,使之反應更加靈敏,促進神經興奮,達到精神爽快,頭腦清晰。

  易睡安眠:藥浴使皮膚主動出汗,不會有桑拿那樣因物理熱效應帶來的乾渴煩燥感覺。浴後易入眠,且眠而深,第二天起床會倍感輕鬆。藥浴可快速消除疲勞,減輕肌肉、關節疼痛,起到安神催眠的作用。泡浴後全身放鬆極易入眠,且睡眠質量很好。第二天起床頭腦清晰,身心舒暢。

  去黃美白,滋潤滑嫩皮膚:藥浴可使毛孔開啟、排出皮膚毒素、加速色素還原代謝,使皮膚瞬間變得細膩光滑,白皙紅潤,嬌豔動人。一次藥浴可持續至少三天,堅持泡浴一週1—2次,可達到長效的美膚抗衰老效果。

  改善全身微迴圈:顯微觀察發現,浴後甲皺微迴圈中的紅細胞流速較浴前加快3-4倍,此現象可持續1—2小時。改善心臟的輸出量,藥浴後心髒跳動加快有力,平均心跳加快10次/分左右,改善了心臟功能。

  消脂減肥、驅風去痛,去溼驅寒:藥浴可洩除肝火,加速膽汁分泌,從而達到消脂減肥的作用。對風溼、關節炎、蜂窩組織炎、體寒弱虛等有很明顯改善和控制作用。

  【結束語】冬天的時候泡上一些鹽水或者是牛奶都是對身體好很多的,但如果是泡上一些中藥對身體是更好的。瑤族的藥浴至今可以算是火爆中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也都喜愛的,冬天的你們也可以泡一泡。

邯鄲民間文化瑰寶:磁縣迓鼓

  邯鄲文化,邯鄲是個具有深重文化氣味的城市。在中國邯鄲文化中的除了磁州瓷器不僅歷史悠久,還有一個樂器也是歷史悠久,那就是迓鼓,是中國的民族舞蹈的遺存,小編帶你去了解下哦。

  迓鼓也讀作訝鼓、砑鼓,是河北磁州(今邯鄲市磁縣)漢族民間舞蹈的遺存。磁縣迓鼓屬於民間舞蹈,也屬於打擊樂器,源於古戰場上的助戰形式,後逐漸演變成宮廷娛樂活動,傳入民間後以其具有雷鳴閃電般的氣勢,用於求雨賀雨,後成一種漢族民間娛樂活動。

  迓鼓產生於宋代,然而根據磁縣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擊鼓俑"證明,磁縣的迓鼓產生於南北朝的東魏。清末中後期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帶流傳。

  磁縣迓鼓演奏較為自由,可一人獨奏,也可二人對敲,還可以眾人齊擂,鼓點雄渾激烈,如萬馬奔騰,如雷鳴電閃,摧人振奮。迓鼓曲目原有72套,現保留二十餘套。

  據史書中的記載,迓鼓產生於宋代,然而根據磁縣古墓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擊鼓俑"證明,磁縣的迓鼓產生於南北朝的東魏。清末中後期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在冀南豫北一帶流傳,特別是磁縣迓鼓流傳興盛。

  迓鼓,也讀作“訝鼓”、“砑鼓”,是宋代漢族民間舞蹈的遺存(《中國戲曲曲藝詞典》P18)。

  “迓鼓”在民間有三種含義,一指迓鼓這種樂器,二指迓鼓點(樂曲),三指迓鼓樂隊。指樂隊時就叫打迓鼓的。磁縣迓鼓實一直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珍寶,屬於民間舞蹈,也屬於打擊樂器,源於古戰場上的助戰形式,後逐漸演變成一種宮廷娛樂活動,傳入民間後以其具有雷鳴閃電般的氣勢,用於求雨賀雨,後發展成一種獨特的民間娛樂活動。


生肖文化含義生義

  “猴”本來就是“候”也同“侯”    “候”的原義為“伺望,觀察”,是猴性機靈聰明的一種表現。古人說,猴,候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於候者也。也就是說,猿猴生性聰明警覺,善於識別獵手的誘餌,發現食物並不輕易去取,觀望探察甚久,感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    “侯”,是對美猴的稱讚,引申為一種美。 ...

藏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是什麼意思

  唐卡,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這種繪畫藝術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宗教上,而且與歷史、經濟也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佛學入門中具體瞭解唐卡吧。   唐卡簡介: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 ...

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琴戲的傳承意義

  柳琴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各種姊妹藝術的優點,並與流行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發生著密切聯絡,成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載體。那麼,跟隨小編繼續來了解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琴戲的傳承意義是什麼吧!   可能感興趣》》戲曲淺談——柳琴戲的藝術特點與特徵   傳承意義   柳琴戲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各種姊妹藝術的優點,並 ...

仡佬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仡佬族毛龍節

  仡佬族是中國的五六十個民族之一,其中的一些民俗對於“外人”來說是很新鮮的,特別是一些節日,仡佬族的毛龍節就是其中之一。毛龍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仡佬族毛龍節。   “仡佬毛龍”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崇尚的表現形式,主要流傳於貴州省石阡縣龍井、湯山等鄉鎮的宴明、龍鳳等仡佬 ...

非物質文化遺產乳源瑤歌

  瑤族文化大家瞭解多少呢?不過所有人都知道瑤族是一個熱愛歌舞的少數民族,無論是生活娛樂,還是祈福驅魔,尋找伴侶,在任何時候,都是歌聲繚繞於這個淳樸的大山裡。你想學山歌嗎,想感受一下這大山裡的文化氣息嗎,那就趕緊隨小編一起看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乳源瑤歌吧。   乳源瑤歌的歷史淵源   根據口傳和有關文史資料記載 ...

非物質文化遺產溱潼會船節

  相傳山東義民張榮、賈虎曾於溱潼村阻擊金兵,最後勝利但卻陣亡,所以當地人會透過會船來紀念他們。寄寓了漢族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本期傳統文化就將帶你去了解一下。   溱潼會船節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源於宋代。相傳山東義民張榮、賈虎曾於溱潼村阻擊金兵,溱潼百姓助葬 ...

寶雞民間文化表演血社火

  火焰是一種讓人又喜愛又恐懼的東西,不少的民族都為了美麗的火焰而成立活動。我們所熟知的拜火教也是一種崇拜火焰的宗教,你知道血社火的文化嗎?本期寶雞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血社火,是以表現血腥恐怖為特色的一種社火形式。其表演形式主要是看似把斧子、鍘刃、剪刀、錐子、鐮刀、矛頭、、磚頭等利器、鈍器砍入、扎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