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異彩紛呈、多樣的哈尼族民間舞蹈

異彩紛呈、多樣的哈尼族民間舞蹈

  哈尼族人民能歌善舞,也非常喜愛歌舞,而舞蹈更是哈尼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哈尼族的民間舞蹈從古代一直傳承至今,哈尼族人民保持了原舞蹈的風味,所以哈尼族的民間舞蹈為哈尼族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異彩紛呈、多樣的哈尼族民間舞蹈。

  哈尼人民與鄰近的彝、漢、苗等民族和睦相處,往來頻繁。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共同勞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由於民族間交往日深,互相影響也日增。門史書中所記載的哈尼族舞蹈如今已不復存在。清末民初,具有易門地方濃郁特色的各種民間舞蹈被哈尼族人民學習過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流傳、演變,逐漸化為本民族的舞蹈。

  例如,居住在綠汁江流域的哈尼族,因與當地彝族阿陸人雜居,隨著歲月的流逝,竟與當地彝族跳一樣的民間舞一一“葫蘆笙”。已去世的一位姓沐的哈尼老人,在當地彝族、哈尼族人民中,享有“笙王”的美稱。又如大朋多村,民國初年晉寧縣木鮓藝人普韓秀將“花鼓舞”傳到了該村;後來草箐、水塘等地蘇納人的民間舞蹈“找老跺比”、龍泉鎮漢族的民間舞“裝春”等也傳到了此地。

  長期以來,大朋多哈尼人便用“花鼓舞”和“裝春”替代了祖傳的“擊鑼鼓搖鈴,頭插雞尾跳舞”的“洗鬼舞”。用納蘇人老少喜愛的“找老跺比”取代了本民族原來的“揮扇環歌,撫掌踏足,以鉦鼓蘆笙為樂”的傳統舞蹈。

  被各地哈尼人民稱為“我們的舞蹈”的“葫蘆笙”、“花鼓舞”、“裝春”、“找老跺比”等,都受到當地哈尼人的厚愛,他們儘量保持原舞蹈的風貌,不隨意更改。哈尼族歷史悠久、支系很多,在不少民歌中都帶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此外有邊歌邊舞的自娛性舞蹈《羅索》、《得波措》和民間《扭鼓舞》、表演性的《棕扇舞》等。

  您可能還會喜歡:

  花謠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討念拜、討僚皈

  十分具有特色的茶山瑤服飾

  獨具民族風韻的舞蹈,瑤族長鼓舞

  拋花包活動的由來及介紹

哈尼族民間音樂舞蹈

  思茅地區的哈尼族能歌善舞,按不同曲調來分類,民歌有四類,即:哈巴、阿哧、儀式歌、然古宅。“哈巴”,是歌唱傳統古規、道理的,一般稱“酒歌”。凡節慶佳節,婚喪嫁娶及祭祀活動,新居落成等場合,多在酒席上邊飲邊唱以自娛。酒歌有<唱天地>、<唱人生>等。哭調有<離娘調>、<哭訴調>、<出嫁離別>、<媳婦調>等。“阿哧”,屬山歌,歌唱勞動與愛情,也稱“阿其”。主要在山間田野中或勞動休息時唱,一般多用男女對唱形式、亦有雙方几個人同時齊唱或單人獨唱。“啊哧”的曲調,一般說來高亢宏亮,奔放悠然,委婉動聽,清新明快。根據表達的情感和句型結構,又可分為四種,即:(1)“哧麻”。在山上或串寨途中唱,曲調高亢明朗,富有抒情色彩。(2)“羅北”。男女對唱時一般多用此調,曲調較自由,情緒歡快。(3)“哧然”。男女青年坐在一起時喜唱此調,用假嗓唱,聲音尖而細,抒情味極濃。(4)“奪蝦”。戀人約會時或一個人走在山路時吟唱,曲調較簡潔,低沉而纏綿,較有感染力。山歌有<甩山調>、<吼山調>、<跑山調>等,情歌有<小月亮>、<小男婦女>等。

  儀式歌:主要有“眯煞威”、“蘇眯威”、“約拉祜”。“咪煞威”是喪歌、輓歌,老年人死後,小輩和同輩親屬對死者哭唱,同時可借哭死者來哭悼自己已去世多年的親人。“蘇咪威”是哭嫁歌,新娘出嫁時,百感交集,在親人、夥伴前邊哭邊唱,表達心中之情。“約拉祜”是喊魂歌,過去哈尼族很重視生產的興旺和人口的繁衍,故在不同場合的儀式上有喊谷魂之歌、喊人魂之歌。祭調有<攆鬼調>、<叫魂調>、<祭山神>、<祭灶君>等。

  “然古宅”,即兒歌。一種是母親為幼兒唱的搖籃曲,一種是兒童自唱的遊玩歌,句子短小,多重複句。有(催眼歌)、<揀竹葉>、<捉泥鰍>、<摘果果>等。

  哈尼族民歌音樂無固定格式,句子、音節、句式較自由,篇幅長短全以表達感情需要而定,但講究句子的排比與對仗按習慣說法,就是要求成雙成對地唱出來。用韻上一般是押腳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又常轉韻。

  哈尼族民間器樂,思茅地區的主要有吹管樂、弓弦樂、打擊樂三類,多作歌、舞、演唱伴奏用。(1)吹管樂。有嗩吶、笛子、葫蘆笙、金竹嗶蘆、稻稈嗶蘆、響篾、哨笛、口笛、葉子、曲裡(直簫)、牛角號、巴烏等,多作抒情曲伴奏。曲目有吹葉調、響篾調、祈神調、迎客調等。(2)弓弦樂。有小三絃、大三絃、二胡、牛腳弦、牛角胡琴、竹琴、竹片琴、牛角彎頭琴等,多用於歌舞場,曲目有慶豐收、唱古根等。(3)打擊樂。有大鼓、象腳鼓、竹筒、芒、鑼、鑔等。多作起舞伴奏以增強氣氛,曲目有鑼鼓調等。

  哈尼族民間舞蹈。墨江、江城流行“嘎尼尼”、“扭鼓舞”、“扭芒”。墨江、普洱流行“打莫撮”。江城、墨江、普洱流行“阿迷車”。瀾滄流行“擺手舞”。瀾滄、孟連流行“竹筒舞”。孟連流行“串花舞”。數十種兒童舞在江城、墨江、瀾滄、孟連、普洱流行。“嘎尼尼”是臘米支系節日慶典時跳的舞蹈。“阿迷車”是哈尼族男女社交活動喜慶時跳的舞蹈。“打莫撮”是祭祀活動時跳的舞蹈。此外還有跳龍縱、三跺腳、蘆笙舞、彈弦舞等。

太行山千年民間舞蹈霸王鞭

  全國垂釣俱樂部挑戰賽時下正在山西榆社縣舉辦,當地一流傳千餘年的古老民間舞蹈霸王鞭受到來自天南海北人們的喜愛。節奏明快、粗獷豪放、鏗鏘有力的太行山上農家舞蹈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8月13日夜晚,人們在當地雲竹湖畔盡情欣賞此民間藝術。

  榆社縣委書記粱潞陽告訴記者,榆社縣的霸王鞭有著悠久歷史與文化內涵,它集舞蹈、武術、體育於一身,受到民眾的喜愛。昔日,人們原本在隨心所欲手舞足蹈,在歡呼戰爭勝利,如今已逐漸演變為一民間舞蹈,歲歲流傳,至今已有1700多年曆史。

  人們在舞蹈現場觀賞到,榆社霸王鞭的道具比較簡明,表演者手中的雙鞭便是全部家當。仔細看去,此鞭用長約l米的木棍或竹竿製成。棍杆兩端繫上小鐵環、銅環,並系紅綢布條或金色穗條。舞動起來,叮噹作響,綵綢飛轉飄揚,煞是好看。

  據稱,霸王鞭起初以鞭端磕打四肢為其基本動作,後來演變到磕、打、推、挑、轉、翻、蕩、搖、擺、甩十種花樣。霸王鞭快慢結合,剛柔相濟。時而節奏明快,鏗鏘有力。時而節奏和緩,輕柔飄逸。其多姿多彩,富於變化。

  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為基本動作。舊日傳統的打法為“四點法”。一點磕左手,二點磕右肩,三點磕左肩,四點磕大腿,五點磕左小臂,六點磕右大腿,七點右小腿,八點左腳掌。後又發展為“四十點法”,即在“八點法”基礎上又新增三個“八點”,兩個“四點”。磕打的位置 不僅限於四肢,還磕打手腕、腰、腿外側、後肩等部位,同時還雙鞭互磕、觸打地面。

  粱潞陽細解霸王鞭整套動作其中奧妙。他稱,霸王鞭源於古時武術,發展到現在表演霸王鞭並沒有什麼危險性。動作看似簡單,普通人也能在一定的指導下很快學會幾個招式,但要學精整套動作則需要長時間不斷學習和訓練。

  幾位外鄉青年遊客看過舞蹈之後,不禁心血來潮,在躍躍欲試,只累得滿頭大汗,引來周邊人鬨堂大笑。

  舞蹈老師介紹,霸王鞭起初以鞭端磕打四肢為其基本動作,舞鞭時快慢結合,剛柔相濟。節奏和緩,輕柔飄逸,富於變化。

  霸王鞭還有三大特點:舞蹈道具與演員的正式服裝均以大紅和金黃為基調,加上明快的音樂伴奏,呈現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此外,霸王鞭具有鮮明的民眾體育活動性質。每當一對對青年男女表演起鞭舞時,全身各個肢體都在運動,自然起到健身效果。另外,人們久練霸王鞭舞,還可增強人們的搏擊能力。

  如今,當地文化部門對此民間文化遺產在加大保護,對霸王鞭的舞蹈、音樂、配器等進行大膽改革,使其更具有時代特點,經常為海內外來此遊玩的客人點名表演的“保留劇目”。


“桃花運”的出處來歷及民間傳說

  “桃花運”的出處、來歷及民間傳說   1、“桃花運”一詞的出處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室人。   —《國風.周南.桃夭》   這是《詩經》中的一首詩,俗稱詩經-周南-桃夭篇。這首詩描寫的是女子出嫁時的 ...

高山族民間舞蹈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和音樂,這種源於生產和生活的表達喜怒哀樂的方式是樸實而奔放的。高山族同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為了表達他們對豐收、對神靈的感情,他們透過肢體的語言來傳達他們的感受,每當舉行祭祀儀式,他們都要用歌舞來“娛神”,把良好的祝願傳達給神,祈求神靈的保佑。   高山族的舞蹈大多為集體舞,這是 ...

吉安民間舞蹈蚌殼精

  蚌殼精在吉安市流傳很廣,是很受群眾喜愛的民間舞蹈。   蚌殼一般用竹篾扎制,有的外表裱上彩紙,有的縫上彩布,畫上一圈圈殼紋。蚌殼精多為2人表演,即一位花枝招展的少女扮蚌殼精,站在蚌殼裡,兩手提起兩扇蚌殼,能開能合;一位是手握魚網,腰挎魚簍,頭戴草帽的老漁翁。也有的地方由6人表演:1人扮蚌殼精,稱主蚌,1人 ...

泰山民間舞蹈

  民間舞蹈有40餘種。其中, 竹馬、獅子、龍燈、高蹺、跑驢、旱船、抬花轎、騎驢、推車、大頭娃娃、花棍、抬贓官、抬芯子、花車、明月和尚渡劉翠、鋦大缸、雲燈、腰鼓、秧歌、鼓子秧歌、皮筋頂燈、鯉魚戲鳥、大唱板、姜老背姜婆、送娘娘、昆舞劍、花鼓鑼子、“十八大姐鬥王皮”等流轉較廣。較大的村莊,多在春節、正月十五燈會期 ...

新鄉民間舞蹈

  新鄉民間舞蹈,可追溯至公元前。夏禹(約公元前21世紀)祭祀時所用的“禹步”,為新鄉“巫舞”之源。武王伐紂(約公元前1066年),陳兵牧野(今新鄉牧村一帶),丑月(二月)滅商。武王所率卒,歌舞之風頗甚,對新鄉民間舞蹈的昌盛,影響很大。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到過鄘南(今新鄉),在汲縣留下了“孔子擊磬處”。孔子 ...

河北民間舞蹈

  在春節期間,河北各地的農民業餘藝術家們,舞動著五彩繽紛的花扇和綵綢,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鑼鼓聲和旋律優美、高亢清脆的嗩吶聲,在農村、城鎮的街口翩翩起舞,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我省的民間舞蹈基本上是以秧歌為主,其他還有各種燈類、鼓類以及借用道具表演的獅子舞、竹馬、旱船、花船、小車、大頭舞等共140多種。冀東有地 ...

民間舞蹈—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