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畲族牛歇節

畲族牛歇節

  5月2日,福鼎硤門畲族鄉舉行“四月八”畲族牛歇節。活動期間,現場獨具特色的賽歌、“火頭旺”(篝火)、文藝演出等節目吸引來自閩東、浙南等地的

  畲族同胞和本地畲族群眾及其來賓一萬多人觀看。

  “四月八”牛歇節是畲族同胞在生活中創造的一道極為高尚、極為質樸的民俗風景線。節日當天凌晨,畲民牽牛上山吃露水草,俗稱“玉露仙草”,又把牛牽往水邊,用竹製的牛梳洗刷牛身,以除蝨定心,並解韁卸犁一天,拿泥鰍或雞蛋泡酒,用竹筒灌喂又以米粥或番薯絲粥等精細飼料餵養,以酬耕作之勞。

畲族——會親節

  二月初二日是福安坂中畲族鄉後門坪一帶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凡是後門坪“雷氏祠”的支派,以及與該村有親戚關係的,都不遠百里趕到該村會親。“二月二”又是當境土主魏公生日。是日,該村畲民集中到“魏公侯廟”舉行公祭。每年“二月二”,從霞浦等鄰縣回祖居地會親者往往要超過後門坪付人數的數倍。“二月二”,民間傳說是土地公神誕,亦為“土聖真君”、“巡海將軍”神誕;又為“百花生日”、“種竹日“,畲村多舉行祭土地和種竹活動。尤以霞浦東安島甕裡村的“二月二”神節最為隆重,節前家家戶戶釀酒、蒸糕、做餈並辦飯菜,租渡船迎接客人,舉行隆重遊神活動,當晚舉行歌會。50年代後,迎神活動多被盤歌會取代。

畲族——藍公節

  農曆正月初四日是古田富達村畲族藍姓村民祭祖日。傳說藍應潮之父藍文卿曾為唐朝節度使,晚年隱居侯官東流境雪峰山下,舍家業為雪峰寺後,近居古田縣富達村。藍應潮成為該村藍姓始祖。村內在每年初四日抬迎藍應潮塑像供祭,並上演神戲,直到正月十五日將塑像抬回“藍公殿”祖祠內活動始結束。


——迎祖

  又稱請祖節,是寧德畲族祭祖節日,每年在農曆正月十四日舉行。迎祖時,抬迎著裝有香案的香亭,全副執事儀仗,場面極其隆重。 ...

民族節日解說:封龍

  南北各地的民間中有一個叫封龍節的節日。此際多雨,傳說是龍分開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有趣的是,這個節日的內容與日期都不太統一。地區不同節日內容也有所不同,人們或祈雨、或儺舞、或唱戲拜龍王、或龍舟賽、或演習防火,但是,都與雨水有關。一起來看看畲族文化吧。   封龍節(也稱「分龍節」)是畲族的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 ...

仡佬:歌頌的貢獻

  我國的很多少數民族除了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一些自己獨特的節日,例如仡佬族的牛王節。牛王節是用來歌頌牛對人們的貢獻,讚揚牛的任勞任怨。有不少的少數民族都有牛王節這個節日,但是說到獨特的民族氣息,就要數仡佬族最為濃郁。下面就讓我們翻開仡佬族文化,看看仡佬族的牛王節吧。   “牛王節”又稱之為“敬牛王菩薩”或“祭 ...

——鳳凰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福鼎樟嶺一帶畲族村民的節日,每三年舉行一次。是日,按戶募捐錢、米,由各戶派代表到值祭者家中供祭聚餐。相傳鳳凰是神鳥,能載風神雨神征服四方旱魔,使畲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

——祭祖

  祭祖節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祭祖活動。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內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還塑有藍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內擺有龍頭杖、香亭、香案、香爐等。祭祖開始,先放神銃三響,鞭炮連聲,鑼鼓喧天,祭案上擺供茶酒三牲。凡本族祠後裔當年 結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壽者,均要送“兩日製”龍燭一合, ...

——奶孃

  農曆正月十四日,傳說為陳靖姑(即奶孃)生日,供奉奶孃神像的畲村村民通常在這一天致祭。並每隔一二年到古田縣臨水宮請奶孃,迎神場面亦很隆重。 ...

仡佬的傳統節日“

  牛王節(農曆十月初一)   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放響鞭炮,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佑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同時,還要給牛披紅掛綵,打餈粑掛在牛角上,表示替牛祝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