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益陽民俗之圍鼓

益陽民俗之圍鼓

  圍鼓即“圍鼓子戲”,又稱“坐堂戲”。表演者少則四五人,多則上十人,既是演員又是樂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時不化妝,也無表演動作,全憑唱腔、道白表現戲曲故事;採用民間小調或地方戲曲的音樂。多受聘於民間紅白喜事,亦有逢節日臨時定點演唱者。新中國成立後,圍鼓演唱活動繼續流行,且注人新的內容。20世紀70年代姚度山、李健軍等創作的《按小華》、《獻圖》等,便是具有全新內容的圍鼓戲。1976年,孫文輝、楊運鎮等在圍鼓基礎上創作花鼓坐唱《硪歌嘹亮》,演唱者加進表情動作,唱演兼有,場面熱鬧。不久成為全區一個新的地方曲種。

益陽民俗之龍舞

  俗稱“耍龍燈”。春節、元宵或其他重大喜慶節日時流行。益陽境內流行的“龍”,多用竹木布紙彩扎,有9~15節不等,每節皆置木柄,舞動時人各1柄,前有綵球引路,作龍戲珠狀。龍舞分“翻龍”∫絞龍”兩種。舞動時,鑼鼓、鞭炮齊鳴,氣氛熱烈。另外還有兩種“龍”,一為龍身較長、節數較多的“擺龍”,節內燃燈,只擺不舞;一為稻草編扎的“草龍”,表演者多為少年兒童。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文化事業的全面開禁,益陽各種“龍燈會”“龍舞賽”頻頻舉行,重大節日時尤甚。但沿襲舊法者多,創新者少。

益陽民俗之貓舞

  貓虎形狀相似,故貓舞又稱“虎舞”,流行於桃江縣。表演時,由一兒童扮“虎”,身著虎皮紋衣褲,頭戴虎盔;另一成年男子扮“武士”;手持鋼叉,“虎”由鋼叉導引,每逢入戶,即翻跟斗躍人堂屋,而後盡情翻舞,或隨叉跳躍,或依叉伏地;周圍則由另一部分人表演拳、刀、槍、棒,各顯身手。兩者相互配合,十分熱鬧。到表演結束,“武士”舉叉指向門外,“虎”即伏叉上,由“武士”託著跨出大門,以示伏“虎”取勝。


益陽民俗地花鼓

  地花鼓又稱“對子花鼓”。清同治年間開始在益陽流行。多於春節或重大喜慶節日演出。分一旦一醜單花鼓,二旦一醜雙花鼓和多且一醜或多旦多醜群花鼓幾種。當地人稱醜為“小花臉”或“三花臉”,頭戴無邊草帽,系白裙,執青摺扇,演出時多走矮子步。旦著綵衣裙,戴鳳冠,演出時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搖步、膛步、雲步和閃步。向有 ...

益陽民俗獅舞

  俗稱“耍獅子”。按地域分,流行於益陽、沅江一帶的稱“木柄獅”,獅頭獅尾各由兩節木柄構成,表演時由兩名舉柄者隨“獅”前耍珠人頻頻舞動;流行於安化、桃江及南縣西部一帶的稱“武獅子”,表演動作激烈,融健身、娛樂為一體,表演者身著彩褲彩襪,蒙於布制“獅”身內,緊跟手持兵器的導舞者激烈起舞,時而翻騰,時而跳躍,並作 ...

益陽民俗擂茶

  益陽市境內桃江、安化兩縣,喝擂茶早已成為習俗,幾乎家家戶戶備有陶製擂缽、擂缽架、擂茶棒(長約1.67m的油茶木)。做擂茶時,先將茶葉擂爛,次放芝麻、生薑、花生米,均擂成糨糊狀,再用白糖開水調製而成,像豆漿、似乳汁,喝起來清涼可口,滋味甘醇,四季可飲,尤以暑季為盛。有客來時,用大碗盛滿,客隨喝隨添,客人喝得 ...

山西十大民俗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積澱,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多民族共榮,造就了許多數不清的傳統民俗,像是精緻的剪紙,洪亮的民歌、好聽的戲曲和好看的秧歌等等,一直從我們中國古代流傳至今,可謂是源遠流長。那麼就讓山西文化為你介紹,網友評選的山西十大民俗之一,炕圍畫。   炕圍畫,亦稱牆圍畫、牆圍,在我國北方較流行,作為山 ...

湘潭民俗掃墓葺墳

  為追念先烈、先師、先租及其他已故親屬戚友,機關、學校、廠礦或個人掃墓葺墳。選定春社日掛掃新墳(亡故未滿3年),清明節掛掃老村官的互動交流平臺墳。   外地懷鄉者,如港澳臺胞及僑胞,則不拘節日,隨歸隨掃。   清明節或大寒至立春半月內修葺墳場,刨草,修復內外水溝,堆新土為鏝頭狀。   掃墓儀禮,除香燭酒果外 ...

濟南民俗明湖踩藕

  濟南盛產蓮藕,明湖藕尤其聞名。解放前的大明湖,當時除歷下亭周圍及船行航道純為水路外,其餘水面阡陌縱橫,形成了一塊塊水田。水田上“東一塊蓮,西一塊蒲,土壩檔住了水,蒲葦又遮住了蓮,一望無際,因水較深,泥層又厚,所以只能栽種蓮藕、蒲萊等,要採摘蓮藕,只能下到水裡去用腳踩。因此,明湖踩藕成為濟南一種傳統習俗。 ...

端午節民俗鬥草

     群嬰鬥草圖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