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縣有東鄉族18952人,分佈在胡林家、吹麻灘、居集、寨子溝、銀川、鋪川、徐扈家等鄉鎮。
居住在積石山縣境的東鄉族因居住分散,移居時間遠近不一,加之伊斯蘭教關於婚禮的嚴格規定,其婚姻習俗與當地的回、保安、撒拉族大同小異,一般都經過提親、相親、送訂茶、送大禮、擇日子、舉行婚宴等幾個過程,但婚禮獨具民族特色。
十里一個地道,五里一個鄉俗。積石山縣境的東鄉族舉行婚禮時,孃家裡也是擺席請客的。婚禮這天,太陽一旗杆高就開始先後接待賀喜來的左鄰右舍、村友至親和遠方的親戚。緊接著接待男方娶親的客人了。娶親人到了女方村上,受到夾道歡迎。娶親隊進入女家門時,新娘就哭起來,因為她從小由父母奔波勞累撫養長大,如今"遠走高飛",離別父母、弟妹,她不得不傷心落淚哭出聲來。娶親人禮見"親家",互道"色蘭"後,女方家裡人請來開學阿訇,坐在上席,新郎、伴郎、叔伯或跪於桌前的毛氈或就坐在凳子上,新娘在房間裡,恭聆教長阿訇講解《古蘭經》上關於結婚事項的要義,讓新人明瞭伊斯蘭教關於結婚方面的規定。詢問聘禮手續是否清楚,再問男女新人是否自願。爾後阿訇根據教義面議"哈卡比尼"錢(實際上就是阻止丈夫將來不能隨便休棄妻子,如離異時女方日後的生活保障費)。此時女方父兄爭多,男方提少,圍觀者高聲評議。最後由開學阿訇裁決,男女雙方遵從。後新娘父親直呼新郎經名許配:"我的女兒X X X聘給X X X"。新郎回答:"我承領"。緊接著阿訇莊重的高聲頌念"尼卡哈"(證婚詞),參加婚禮的人都沉浸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俯首傾聽。念畢"尼卡哈",阿訇就從視窗向院裡撒出事先準備好的核桃、紅棗等,滿院男女老少一轟而上,爭搶這象徵愛情和幸福的核桃、紅棗,歡呼笑鬧。
娶親的人馬返回時,村裡的年輕人用土塊追打新郎和伴郎,一般是虛張聲勢,不是真追實打,是逗趣湊熱鬧。隨從人馬緊跟其後一同跑走。他們來時慢去時快,是意味著"送嫁"隊隨後起程。新娘的父母留守家中,叔父或哥哥領著全家及親戚朋友送新娘到男方家吃宴席。新娘和"送嫁"隊騎著騾馬來到離男方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整理隊形,讓新娘的馬走在佇列前頭,由兩名精幹的小夥子保駕進村。男家早已派人到村頭等候,看見他們來了,便去報告,準備迎親並派人鳴放鞭炮,以表示答謝。新娘和"送嫁"隊離男方家七、八十米的地方,上百名男女老少夾道歡迎,鳴炮,熱鬧非凡。吃過晚飯後,房簷上掛起明燈,各鄉歌手們早已聚集在大門外等候,看見明燈高照,有一名高嗓音的唱把式領頭,百十人前呼後擁地慢步進門,邊走邊唱:"恭喜呀恭喜的大恭喜,沒拿一把茶葉者空賀喜"的恭喜曲,成群結隊地從大門外擁進院中。再到院裡拉開場子唱起"宴席曲"來,並表演"打調"和扮演《牧童放牛》、《下四川》等民間戲。本村歌手和外村歌手競相演唱,首先本村的歌手唱完第一曲後,緊接著唱上一句:"尕兄弟唱曲嫑見怪,遠鄉的唱把式請上來。"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一直熱鬧到雞叫三遍。(《積石山史話》馬佔龍)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佔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 習俗東鄉族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每一餐飯必須在長輩動筷後,全家才能進餐。長輩不能按時歸家就餐,全家必須等候。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圍著炕桌盤膝而坐。媳婦在廚房內吃飯。
習俗
東鄉族熱情好客,來了客人,都是長者出門遠迎,客人進屋要先請上炕,隨後要獻上比較講究的蓋碗茶。有時還在茶中加冰糖、桂圓或燒棗,俗叫三香茶。正餐時東鄉族喜用雞待客,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
東鄉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夥”的習慣。即在農閒時,一些人湊在一起,選一隻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飯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鍋,雜碎拌上調料上鍋蒸,吃平夥的人就喝茶、吃油餅,等“發子”熟了,一人一碗,爾後又在肉湯裡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後大家攤錢給主人。也可以用東西和糧食折價頂替。
忌食豬肉、狗肉、馬肉、騾肉、驢肉和自死動物及動物血;禁帶汙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遞煙敬酒。
食俗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臺”,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節慶
每逢節慶,都要擺“古隆伊傑”筵,意為“吃麵食”。主要麵食品有油香、麻貼(一種籠屜裡蒸的油花小饅頭)、酥饊(油炸的大麻花)、饊子等。其中大部分都屬油炸麵食。
東鄉族善於製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僅在節日宴請客人時必備,而且還常做為禮品相互饋贈。在開齋節或平時請阿訇誦經也要製作油炸食品;婦女坐月子,孃家人去看望除要帶一種名為仲布拉的麵食外,也要帶一些油炸食品。
東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境內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其中半數以上聚居在東鄉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蘭州、定西和寧夏、新疆等地。
東鄉族因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地區的東鄉而得名。舊稱“東鄉回回”、“東鄉土人”、“東鄉蒙古人”、“蒙古回回”等。他們自稱“撒爾塔”,意思是“中亞信伊斯蘭教的色目人”。東鄉族地區位於甘肅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東和黃河以南的山麓地帶。境內山巒溝壑,星羅棋佈。這裡盛產的農作物馬鈴薯,以沙而甜,含澱粉高而聞名。唐汪川的桃杏,有白蘭瓜的醇香。
東鄉族講東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同蒙古語相近。多數人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本民族無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馬、摔跤、打土塊等。“花兒”是東鄉族喜歡的歌舞形式。東鄉人的樂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東鄉族以農業為主,畜牧業、特別是養羊,在生產中也佔重要地位,東鄉“三寶”桃杏、瓜果、大紅棗享譽全國。習俗東鄉族在進餐時,很講究禮儀,每一餐飯必須在長輩動筷後,全家才能進餐。長輩不能按時歸家就餐,全家必須等候。每日三餐都在炕上,炕上放一炕桌,全家人都圍著炕桌盤膝而坐。媳婦在廚房內吃飯。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 ...
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東鄉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大多數東鄉族人都兼通漢語,通用漢文。東鄉人有豐富的群眾娛樂活動和民間口頭文學,競技活動主要有賽 ...
東鄉族年輕男女
東鄉族是古老的遊牧民族,羊毛製品是東鄉人服飾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東鄉族信奉伊斯蘭教,在生活習俗上與西北迴族相似,服飾上也帶有回族的特點。顏色素淨,多青、藍色或藏青色布製成。少女也有著紅、綠色者。
東鄉族男子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長褲。冬天穿山羊皮襖,在袖口處縫有黑色或紅色的寬邊 ...
時下,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寒風凜冽,漫山仍未消融的積雪使得這裡冬意甚濃。在靠近鄉鎮街道的一個商鋪裡,68歲的馬舍勒坐在火爐旁一邊喝茶,一邊等待上門的顧客。
馬舍勒是當地有名的擀氈老匠人,他身後的牆上掛著幾張不同規格的毛氈,除了白氈,還有繡著花紋的花氈。
16歲那年,馬舍勒開始拜師學習擀氈手藝,學習了十 ...
東鄉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肅臨夏地區)東鄉地區而得名。該民族自稱“撒爾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主要分佈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甘肅蘭州市和廣河、和政、臨夏等縣及新疆伊犁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東鄉族人口數為5138 ...
人口為513805人。
民族概況
東鄉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肅臨夏地區)東鄉地區而得名。該民族自稱“撒爾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被稱為“東鄉回回”、“東鄉蒙古”、“東鄉土人”等。主要分佈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境內,少數散居在甘肅蘭州市和廣河、和政、臨夏等縣及新疆伊犁地區。根據2000年第五 ...
東鄉族把居住的家院叫莊窠,莊窠多半依山而築,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牆圍住,內有空地,有的四面蓋屋,有的三面蓋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陽面蓋橫折的兩面房,也有的只蓋一排房,多為土木結構的兩面房。房屋的建築除了門、窗以及梁檁椽用木製以外,其餘都用泥土砌成。
東鄉族人蓋房打莊窠,一般沒有擇地看風水的講究。但受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