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啊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啊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賽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傳統的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端午節期間透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啊

  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點雄黃酒、佩戴香囊、掛艾草、系五彩繩。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的,為了讓江中的魚兒不吃楚國屈原大夫的身體,所以將粽子投入水中;賽龍舟也是一種正式的體育競技專案,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以及長江流域都很流行;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後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給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託辟邪、遠離瘟疫的意思;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古代認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節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頸子上,寓意消災躲難、遠離疾病、平安長壽。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1、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2、賽龍舟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3、點雄黃酒

  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後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4、佩戴香囊

  端午節來臨之際,給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託辟邪、遠離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種很好的點綴裝飾物。

  5、掛艾草

  端午的時候,人們喜歡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

  6、系五彩繩

  古代認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節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頸子上,寓意消災躲難、遠離疾病、平安長壽。

  端午由來

  端午由來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因有端五之稱,古人也將五月裡此前的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端五》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之端五。”五的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子又與相通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地支序推算端五節、重五節的稱呼在唐以前就有了,因為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改五為午,始有端午節、重年節稱,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端午是夏季最大的民間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有許多和夏令有關,並且與

  夏至時隔較近,故稱。周處《風土記》雲:“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溶蘭節。這是唐、宋時人們對端五的稱呼。吳自牧《夢粱錄》說:“五日重五節又曰溶蘭令節。”因為古代有於是日蘭湯沐浴的風習,故稱。《大戴禮記》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女兒節。舊俗端午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孃家又要接女兒歸寧“躲端午”,故稱。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雲:“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家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天中節。也叫“朱明”。都是從陰陽術數的角度來定義的。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雲:“端午為天中節。”《懷仁縣新志》雲:“五日,一名‘天中’,名端陽’,一名‘朱門地臘。道教每年有“五臘”(既天臘、地臘、道德臘、民歲臘、王侯臘)。


端午節習俗哪些 全國各地端午節風俗盤點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大習俗,至於賽龍舟這個習俗從何而起,還是來源於歷史典故。根據古時傳說,屈原含冤投江之後,楚國人十分悲傷,他們相信楚原是忠心賢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   然而當他們奮力到達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的蹤跡了,他們擔心湖中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借划龍舟來驅散湖中的 ...

端午節哪些習俗 端午節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習俗有食粽、扒龍舟、懸艾、吃五毒餅、點雄黃酒、佩香囊、懸鐘馗像、拜神祭祖、打午時水、放紙鳶、睇龍船等。其中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食粽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

端午節習俗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2、掛艾草   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 ...

端午節哪些習俗

  1、抹雄黃酒。這個習俗一般都是長江流域的習俗,人們會把艾葉浸泡在黃酒中,然後在門上、窗戶、桌椅等地方抹,黃酒是一種藥材,有殺百毒的效果,抹到孩子的身上可以起到蚊蟲、蛇、蜈蚣不上身的效果。   2、懸鐘馗像。這個是江淮地區的習俗,一般到了端午節這天,人們家家就會懸掛鍾馗的像,具有鎮宅的效果,這個習俗還是有一 ...

端午節習俗哪些作文

  端午節的時候,人們用紅、黃藍、白、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莒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每到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治毒蟲。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 ...

端午節習俗哪些

  1、端午習俗甚多,主要有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 ...

端午節哪些風格迥異的飲食習俗

  端午節風格迥異的飲食習俗有喝五加酒,吃糖棗糯米飯,吃臊子面等等,陝西人在端午節當天是一定要吃臊子面的,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