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端午節這天有什麼忌諱講究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 端午節這天有什麼忌諱講究

  導語:端午節將至,這天,有很多習俗活動需要進行,如我們熟知的有吃粽子、賽龍舟等等。當然,除了習俗活動,這天自然也有很多需要講究的東西,而不同地區,講究禁忌也有所不同。那麼,你們家那邊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呢?具體端午節這天有什麼忌諱講究?一起來了解。

  端午節的禁忌有哪些

  1、忌舉行喜慶活動

  端午節最重要的的內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時難免產生悲傷,因此這天是不適合向別人說祝福的,當然也不適合舉行和參加開業、結婚、慶典等喜慶活動。加上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的五月初五,這天是“楊公忌日”,決不能被選來做為辦理開張、動工、嫁娶、簽訂合同等重要事項的日子。

  2、忌下河游泳

  由於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因此有些地方在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經溺死過人的地方游泳。因為在端午節那天“溺死鬼”最兇,需要找替身“還陽”,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讓其分享免其作替身的習俗。

  3、忌吃孃家粽子

  古代女兒出嫁,長住丈夫家,難得見到自己父母。而從唐朝開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孃家的習俗。但是在山東一帶,有流傳著出嫁的閨女走孃家,不須在端午節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孃家過端午節。因為民間俗話說,“吃了孃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4、嚴禁房事

  古人認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為九毒首日。天地氣場不正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歡房事,必須會中邪毒傷身體。因此古訓嚴禁端午房事,並且規定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應該歸寧,在父母家度過,夫妻分開,並把這天定為“歸寧日”。

  5、防毒氣攻身

  前面也提到過端午節是毒月,從農曆氣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所以也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從五行上看,任何一種五行過旺或過衰,都會形成邪氣,都會對自然氣候或人身健康,構成威脅與傷害。因此,端午節這天需要在房門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等。

  6、兒童的禁忌非常多

  端午節不僅是重五惡日,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關於孩子的禁忌就比較多,例如說端午節這天不適合生孩子;週歲以內的嬰兒端午節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災禍;兒童在端午節當天早上要吃兩個鴨蛋,並且在兒童身上灑雄黃酒,以驅蟲避邪,保障健康。在北方一帶,小孩子有佩戴香包,驅邪平安的習俗。而且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丟失,傳說如果小孩子丟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內會有大災。端午節過了以後,小孩子要將所戴的香包扔到水裡,這樣才能免除火災。

  端午節可以剪頭髮嗎?

  可以剪頭髮情況:

  端午節可以剪頭髮,尤其是小孩子和女生。 傳說: 要過節了,你不理髮,“鬼”就會把長髮拔了當成包粽子的繩—小時候,大人總這樣嚇唬怕理髮的我們。

  這個“節”,家鄉人指的是端午節,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在家鄉都不叫“節”。 逢年過節得理髮,可見家鄉人對端午節是與春節一樣看重的。

  不可以剪頭髮情況:

  在民間流傳農曆五月不能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 傳說: 傳說有一年在一陣狂風暴雨之後,在其林門東十里的寶塔山黃泥洞裡,出現了一條蟒蛇精,經常變成人出洞作惡,方圓十里的人們都驚恐不安。

  每天太陽還沒落山就早早關門閉戶,有的則拖兒帶女逃到外地避難。 一天黃昏呢,蟒蛇精化成人形,下山搶了一個叫慧娟的姑娘做了它的第五個妻子。慧娟不但漂亮而且聰明,為了把這怪物除掉,她表面上很順從,暗地裡找機會。

  一天,趁蟒蛇精高興的時候嘆道:“夫君啊,你是個神仙,我是個凡女,我要像你一樣永遠活在世上,該多麼幸福啊!”蟒蛇精高興得忘乎所以,摟著慧娟小聲說:“我雖是個神仙,但也有短處,如果拔下我外甥的一根頭髮,勒住我的脖子,我就會死的。”

  就在這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蟒蛇精請外甥來黃泥洞過端午節,酒足飯飽上床睡了。到了深夜,慧娟從蟒蛇精外甥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往蟒蛇精脖子上一勒,妖精頓時頭掉氣絕了。

  第二天,四鄉十八村的人聽說蟒蛇精死了,可高興了!為解心頭之恨,人們燒起大火把蟒蛇精的頭扔進火中。誰知這年農曆五月裡,不知是怎麼回事,凡是小孩剃頭,三天後舅舅就得急病而死。人們推測認為,蟒蛇精雖然化為灰燼,但五月變成了毒月。

  所以打那以後,“五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便在民間傳開了。

穀雨節氣的禁忌有哪些 穀雨時節有什麼講究忌諱

  穀雨節氣的禁忌有哪些 穀雨時節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蠍

  穀雨禁蠍,舊時漢族民間流行。山東一帶,有以硃砂書符禁蠍的迷信活動;山西臨沂,人們把灰酒灑在牆上,叫“禁蠍”;陝西同官、米脂會在牆上貼壓蠍符,被認為可以除蠍。

  2、忌無雨

  穀雨不雨,亦為荒年之兆,民間忌之。湖南龍山一帶,以穀雨日下雨為吉,有諺語“清明宜明,穀雨宜暗”。

  3、忌動土

  湖南醴陵,穀雨日忌動土,要休耕一天,有諺語“牛歇穀雨人歇灶”。

  4、忌放野火

  在我國壯族地區,穀雨當日忌在野外放火。據傳,穀雨時正是下雨的好時節,如果這天在野外生火,會激怒雷神,致使人間在這一年都將少雨,連續幹早,影響人們的農業生產。

  5、串門

  《孟子》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林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古人理想國的象徵徵。有村莊處,必有桑林。“穀雨三朝蠶白頭”,穀雨前後,任何人不得去左鄰右舍竄門,即便是衙門的官差也不得下鄉,以免衝撞了蠶神。等蠶上山了,祭過蠶神嫘祖,方才解禁。

  穀雨民俗:

  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喝穀雨茶

  南方穀雨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穀雨食香椿

  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這一習俗在今天膠東榮成一帶仍然流行。過去,漁家由漁行統一管理,海祭活動一般由漁行組織。祭品為去毛烙皮的肥豬一頭,用腔血抹紅,白麵大餑餑十個,另外,還準備鞭炮、香紙等。漁民合夥組織的海祭沒有整豬的,則用豬頭或蒸制的豬形餑餑代替。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穀雨要注意什麼?

  穀雨之後,春季將盡,夏季將至。可多食用菠菜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咳,潤肺等功效。穀雨之後溫度升高稍顯燥熱。可多吃一些滋陰的寒涼性食物,如西瓜,香蕉等。但食用涼性食物,並不等於吃很多冷飲,溫度一升高,很多人就已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飲過量,吃冷飲胃腸道區域性受冷刺激,反而會導致脾胃虛寒,對身體不利。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

  1、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2、賽龍舟

  民間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視,它最早當應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3、點雄黃酒

  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後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4、佩戴香囊

  端午節來臨之際,給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託辟邪、遠離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種很好的點綴裝飾物。

  5、掛艾草

  端午的時候,人們喜歡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

  6、系五彩繩

  古代認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節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頸子上,寓意消災躲難、遠離疾病、平安長壽。

  端午由來

  端午由來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因有端五之稱,古人也將五月裡此前的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端五》雲:“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之端五。”五的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子又與相通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地支序推算端五節、重五節的稱呼在唐以前就有了,因為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改五為午,始有端午節、重年節稱,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端午是夏季最大的民間節日,它的節俗活動有許多和夏令有關,並且與

  夏至時隔較近,故稱。周處《風土記》雲:“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溶蘭節。這是唐、宋時人們對端五的稱呼。吳自牧《夢粱錄》說:“五日重五節又曰溶蘭令節。”因為古代有於是日蘭湯沐浴的風習,故稱。《大戴禮記》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女兒節。舊俗端午少女須佩靈符,簪榴花,孃家又要接女兒歸寧“躲端午”,故稱。明沈榜《宛署雜記》卷十七雲:“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家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天中節。也叫“朱明”。都是從陰陽術數的角度來定義的。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十雲:“端午為天中節。”《懷仁縣新志》雲:“五日,一名‘天中’,名端陽’,一名‘朱門地臘。道教每年有“五臘”(既天臘、地臘、道德臘、民歲臘、王侯臘)。


端午節的古詩哪些 端午節的古詩詞大全

  端午節的古詩有哪些 端午節的古詩詞大全   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 ...

端午節的風俗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介紹

  端午節的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介紹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 ...

清明禁忌哪些 清明這天不能幹什麼

  清明禁忌有哪些 清明這天不能幹什麼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而在民間清明節有很多禁忌。如清明忌諱颳風、下雨、陰天。人們認為,清明有風,主早;有雨,會對麥子造成傷害。相傳清明不明是荒年的兆頭。   在晉北地區,女子禁忌上墳,只有男子才有上墳的權利,上墳之後,回到家要用燒剩餓紙錢剪成門 ...

端午節吃的粽子哪些 端午節粽子哪些口味

  端午節吃的粽子有哪些 端午節粽子有哪些口味   端午節吃的粽子有北京派、廣東派、四川派、蘇州派、嘉興派、海南派、山東派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   北 ...

端午節民俗活動哪些 端午節各地民風民俗彙總

  端午節民俗活動有哪些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 ...

端午節的習俗哪些 端午節的民俗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古時為祭祀投江的屈原,荊楚之人農曆五月五日會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為恐魚吃掉,人們想出用粽葉包米,外纏彩絲。後來,吃粽子就成了端午節的風俗。粽子用江米、黃米、小棗做成,俗稱“二米粽子”。   2、掛艾草   端午節當天,人們會在院門前和房簷下掛艾草或菖蒲,蚊蟲害 ...

端午節的活動哪些 端午節舉行的民俗活動哪些

  端午節的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舉行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的活動有掛紅鴨蛋、沐蘭湯、賽龍舟、避五毒、躲端午、食粽、拴五色絲線、懸艾葉菖蒲、佩香囊等。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掛紅鴨蛋   紅鴨蛋,就是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