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端午節紀念誰的節日

端午節紀念誰的節日

  1、為了紀念屈原。

  2、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3、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4、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5、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6、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紀念誰 端午節紀念的三個人是哪三個

  端午節紀念誰 端午節紀念的三個人是哪三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民間有很多說法,最常見的三個說法是端午節紀念曹娥、伍子胥和屈原。

  在浙江一帶流行的是,端午節這天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

  《後漢書·列女傳》是這樣的記載:“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

  曹娥生於東漢時期,今天的浙江紹興上虞人,她的父親是專門搞祭祀的巫祝。父親不幸溺死在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哭泣。過了七天,她也投江而死。

  因為她是孝女的楷模,因而廣泛流傳。

  後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的地方建造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並在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競渡以為紀念。

  也有傳聞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本來是楚國人,父兄都被楚王殺害了,為了報仇,伍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最終打敗了楚國,報了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夫差聽信了讒言,逼迫伍子胥自殺,又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在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於是把五月五日也稱為伍子胥紀念日。

  民間傳說伍子胥死後,天帝憐他竭盡忠心卻遭冤死,便封他為錢塘江的潮神。《曹娥碑》上說:“五月五日,以迎伍君”。

  而流傳最廣的是,端午節這天是為了紀念屈原。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他被後人稱為“詩魂"。

  屈原當時是楚國的大臣,得到了楚懷王的器重,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同僚的嫉妒,他們在楚懷王以及後來的繼位者頃襄王面前誹謗屈原,最終在奸詐小人的迫害下,屈原被疏遠,最後被流放。

  楚國被秦國攻破以後,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於是悲憤滿腔,懷抱大石投入汨羅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傳屈原是在5月5日,投江自盡,楚地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

  民間傳說,還有說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無論是為了紀念誰,都表達了人們對他們的尊敬和敬仰。

  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對的民間歌謠

  五月五,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五月裡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五月五,過端午,掛香包,插艾草,家家要祭祖。五月五,過端午,畫個王,喝雄黃,人人慶端午。五月五,過端午,歡欣又鼓舞。五月五日午,屈原騎艾虎。手持菖蒲劍,驅魔歸地府。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遊。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重五吃麥麥,字眼學起快。吃爻重五卵,做個生員卵。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臘八由來之臘八節是為了紀念誰 節日祭蠟風俗

  節日的氛圍是需要營造的,對於中國人來說,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擺上一桌豐盛的宴席,以慶祝節後將會有更加幸福順利的路途,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尤其是在臘八這樣的節日來說,瞭解臘八的風俗,深入臘八這個節日是值得的。

  臘八由來解析

  節日不同的由來,是值得人們去了解的,臘八節在古代的時候,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中國喝臘八粥的風俗,在宋代已十分風行。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盛。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是為了紀念誰

  臘八這個節日主要是佛祖成道紀念日,這是因為,這個節日是佛教當中最盛大的,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節日祭蠟風俗必備

  古時候,因為在外打工的人是常年在外面,是不能夠回家的,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所以說臘八節的傳說是民間流傳的,這個節日的起源非常早,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在歷史上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所以每個說法都只能作為參考,最可信的是臘八節是來自於古代的祭蠟習俗。


端午節紀念

  端午節主要有紀念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陳臨等人物的說法。   1、屈原: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經歷了國破家亡,痛心不已,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渡前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由此逐漸演變成端午節。   2、伍子胥:伍子胥,楚國人, ...

端午節紀念

  1、用來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政治家和詩人,生活在戰國末期,當時的楚國人,就是現在的湖北湖南一帶,屈原最廣為人知的並不是他的詩寫得多麼好,當然他的詩也寫得好,他非常愛國。   2、屈原出身貴族,又因為道德高尚、嫻於辭令,所以深受楚懷王的信任,位至三閭大夫,當時的中國正好處於大一統大變革的前沿時期 ...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是為了紀念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又稱什麼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傳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 ...

六一兒童節為了紀念 六一兒童節是節日

  六一兒童節為了紀念誰 六一兒童節是誰的節日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抄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 ...

重陽節紀念 重陽節是紀念節日

  重陽節紀念誰   重陽節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桓景,相傳桓景是東漢時汝南縣人,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後來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師學藝。學了一身功夫下山,讓村裡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給一杯菊花酒,後來瘟疫除掉了,桓景趕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傳至今,也被人紀念。   重陽節是誰的節日   1、重陽節是老人享宴高會過的節日 ...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呢 重陽節是紀念節日

  重陽節是什麼節日呢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為重陽佳節,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 ...

中元節是紀念節日 七月中元節是為了紀念

  中元節是紀念誰的節日 七月中元節是為了紀念誰   佛教盂蘭盆節也就是中元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