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的服飾簡介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的服飾簡介

  紹劇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獷樸實的音樂、豪放灑脫的表演和文武兼備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那麼,演員在配合這些藝術風格的情況下,其服裝也就有所要求。下面,先讓我們一起紹劇文化中瞭解關於紹劇的服飾吧。

  1、服裝

  放置戲衣之箱稱“頭箱”或“大衣箱”。經濟狀況一般的戲班,多備“五蟒五靠”,經濟實力強的備“十蟒十靠”,臨時組合的戲班大都向三埭街的行頭主租賃。

  戲衣首件為“富貴衣”(即五色碎布綴就的丐衣),其次為蟒、靠、襖、褶子。蟒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指紅、黃、藍、白、黑五原色,“下五色”指間色。

  不同型別的角色穿不同顏色的戲衣,如帝王穿黃蟒,巨僚穿紅蟒等。其他尚有開臺(繡有獅、虎、豹、象、麒麟等動物紋飾)、兜背、男帔、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褲、一口鐘(披風)等不下幾十種。

  2、盔靴

  盔頭分硬盔和軟巾兩類,均由外箱師父管理或製作。網巾、打頭、靴及旦角繡鞋等由藝人自備。放置盔頭之箱稱“外箱”。盔箱第一頂盔頭稱“老郎盔”,演出時常掛於後臺當中。

  3、雜件

  雜件包括髯口、靴鞋、面具、樂器及砌末。放置雜件之箱稱“三擔”。此箱還包括下檔衣褲如大帶、作衣、茶坊衣、皂甲衣、龍坎、黑打衣、罪衣罪褲等;零碎下檔盔帽靴鞋如大桶帽、鑊鏟帽,三套雲鞋、雲頭鞋、高低鞋(快鞋、青皮靴)、草鞋、跳鞋、踩蹺(男旦用)、木屐、釘鞋等。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香羅帶劇情簡介

  《香羅帶》是紹劇的傳統劇目之一,講述的是守備唐通,誤疑妻林慧娘與書生陸世科私通,後瞭解情況的故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具體瞭解關於紹劇香羅帶的劇情介紹吧。

  劇情簡述:

  寫守備唐通,為兒子林官聘書生陸世科為師。一日,陸畏寒臥床,林官取其母棉被為先生禦寒,又以其母之香羅帶捆被。唐通至書館探望,見香羅帶,疑妻林慧娘與其私通。

  林氏自稱冤枉,唐即以劍逼其妻夤夜前往書館敲門,私會陸,以辨真偽。陸拒開門,並嚴斥慧娘。其疑雖消,但慧娘無端受辱,欲以香羅帶懸樑自盡,唐通跪地認錯。

  具體劇情:

  明代,浙江烏程守備唐通,奉命往杭州校閱軍馬,留妻林慧娘與子唐芝在家。

  唐芝之師陸世科偶染感冒,唐芝以母之羅帶捆縛錦被送與先生禦寒發汗。唐通返家後,往陸世科處探病,見林慧娘羅帶,疑妻不貞,勒逼林慧娘夤夜往叩陸世科房門,以試其姦情真假。

  陸世科斥林慧娘淫奔,拒不啟戶,留書辭館而去。唐通疑慮既釋,再次別家,途宿黑店,將店主宋名殺卻。時值軍令催行,僅攜去宋名之首級,而將衣裳、馬匹遺落店中。

  次日為地保所見,誤以為唐通被害,報官後,知縣王三善命傳林慧娘前來認屍。地保至唐家,恰值唐通表弟杜之秩前來借貸,杜之秩知唐通外出,乘機調戲林慧娘。

  地保見狀,錯疑二人有染,想從中敲詐,林慧娘怒責之,地保惱羞成怒,將二人扭至縣衙,誣陷林慧娘因奸謀夫。

  知縣王三善未便妄決,暫將慧娘等寄監待審。陸世科辭館赴試,金榜高中,出任浙江巡按。調審林慧娘一案時,因憶往事,臆斷林慧娘情實無屈,遂將二人判斬。

  王三善力阻無效,暗遣二差往唐家中捉拿可疑之人,以雪冤獄。適唐通功成返里,為二差誤捕。公堂之上,唐通向陸世科說明往事,林慧娘之冤始得昭雪。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的妝容簡介

  對於每一種戲劇來說,其本身有別於其他戲曲的除了唱腔、樂器等特點之外,戲劇演員的妝容也是區別點之一。由於要展現的內容不一樣,妝容也不同。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到紹劇文化中去了解它的妝容吧。

  包頭

  明、清兩代,戲班男旦常用“懶梳妝”代替髮型。“懶梳妝”系以紙漿和牛膠塑合而成的女性發髻頭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銅製圓形“銀泡”,飾於額前的“打頭”(綢制扎巾)上。一般用於正旦、悲旦。飾夫人或後、妃用“點翠包頭”或水鑽包頭。

  臉譜

  紹劇的骨子老戲仍儲存不少具有特色的傳統臉譜,或示性格,或表經歷,如《壽堂》中,包公以老生扮,不戴“滿口”(長髯),僅戴“一字胡”(俗稱“賴喳胡”),開“禿額老臉”(腦門至鼻尖塗粉白色,兩頰塗小塊暗紅色,眼窩沿鼻樑外框及嘴唇四周均塗黑色,額頭不畫眉月),戴方翼黑紗帽,穿藍官衣,為清官形象。

  《萬里侯》中,大花鄭子明開歪擺臉(白粉底,畫鋸齒形,黑線條),以示被虎抓傷的經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開“改良臉”,重勾金、紅兩色。系六齡童根據紹劇特點設計,突出其神怪色彩。

  紹劇名醜汪筱奎擅演“滑白戲”,創“二醜臉”,譜形為“倒掛眉,酒糟鼻,蝌蚪眼,頭風膏藥貼兩邊(太陽穴)”,用以表現地痞、流氓、惡棍等形相。

  紹劇亦有“變臉”技法,即表演中變換臉譜,如《鬧陰陽·洞房》一場,小花臉歐陽成揭開新娘蓋頭紅,發現新娘是吊死鬼,大驚失色,藝人隨即口吹手中事先準備好之煤黑,飛撲於油臉,即成“紙灰臉”。


紹劇文化紹劇的角色行當

  紹劇,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在紹劇中,其藝人的角色行當共13種,有“十三先生”之稱,分為白臉、花臉、旦三堂。那麼,其具體的角色行當劃分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 ...

蒲劇文化角色行當之生行簡介

  在蒲劇的角色行當中,有生、旦、淨、醜四行,行當中的角色也會根據演員的技藝高低和影響程度來劃分不同的人物表演,演員知名度高角色也就更大。今天,就先讓我們一起到蒲劇文化中瞭解其生行的主要內容吧。   生行   在這些腳色行當中,生行中的鬍子生為最主要的行當,一般戲班以其為挑班演員,故稱之為挑大樑的,在戲班中所 ...

曲劇文化黑頭唱腔的簡介

  在曲劇的唱腔中,黑頭唱腔是一大特色。其剛勁雄渾的氣勢和鏗鏘有力的力度是黑頭唱腔的一大特點。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到曲劇文化中去了解關於黑頭唱腔的內容吧,看看它的產生及其發展都是如何的。   據偃師縣曲劇老藝人張桂林回憶:1943年前後,由朱六來、朱雙奇、蘭輯吾、耿庚辰、溫如意、李運成、張桂林、張光旭、 ...

揚劇文化揚劇的經典劇目

  揚劇隨時地方小劇種,但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各大優秀劇目名滿大江南北,有這多轟動全國戲曲界的優秀劇目。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去了解關於揚劇的經典劇目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都的揚劇事業蓬勃發展,江都揚劇團排演數百出劇目,《香羅帶》、《玉晴蜓》、《喜娟》、《修匾記》等優秀 ...

呂劇文化呂劇的角色行當介紹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受到了其它地方劇種的影響,使得其表演藝術變得更加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呂劇文化中一起去了解它的角色行當吧。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 ...

揚劇文化揚劇的曲牌運用

  揚劇,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其唱腔曲調有100多種,常用的有20多種,對於曲牌的運用也很有特點,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吧。   現代揚劇音樂對於曲牌的運用,大致有以下四種方式:   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節奏、旋律上作適當變化,以表現 ...

揚劇文化揚劇的發展與演變

  揚劇的產生最早是由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後吸收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那麼,在揚劇的發展過程中,都有什麼樣的演變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揚劇最早的源頭,要上溯到江都一帶的花鼓戲和香火戲。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為小面(小丑)和包頭(小旦)。   演出時先由全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