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因寺廟多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屬忻州市。繁峙秧歌戲流行於繁峙縣及周邊地域。

  “秧歌”曲調於明萬曆年間傳入繁峙的奮地和白馬石一帶(今屬應縣),當時只是一種在街頭跑攤子演唱的廣場藝術,群眾稱之為“玩藝兒”,又依地名稱其為“奮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間,民間藝人張信、張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調、器樂曲牌收集起來加以改進,並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唱腔融合於“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劇目將其搬上舞臺演出,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並流傳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縣政府把流散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劇團。

  繁峙秧歌戲的劇目有86個,經常上演的七十多個,其中有早期的民間小戲,又有逐漸發展的連本大戲。繁峙秧歌唱腔結構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其中板腔體的基本板式有10種,曲牌體的“訓調”有17種,另外還有若干個小調,器樂曲牌75個。

  繁峙秧歌戲是由民間舞蹈演變成為戲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變過程的痕跡。尤其它的唱腔融匯了多種型別戲曲唱腔的形式,為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繁峙秧歌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定州秧歌戲

  秧歌是中國古老傳統的漢族戲曲,秧歌便是每當到了豐收的好季節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跳起秧歌來慶祝今年的好豐收。河北省保定市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定州秧歌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保定文化了解一下定州的秧歌戲。

  定州秧歌戲又稱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一個古老的漢族戲劇曲種,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漢族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劇目上演,併成立了秧歌班。民國十五年後秧歌藝人大批崛起,定州秧歌風靡一時。

  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縣秧歌劇團,最興盛時能演出五十餘出戏。定州秧歌傳統劇目很多,這些劇目都是漢族勞動人民的創作,反映了老百姓的心聲,戲文淺顯,明白如話,有大量的方言俚語,生活氣息非常濃厚,最受百姓喜愛,寄託漢族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

  “吃飯吃窩窩,聽戲聽秧歌”是廣泛流傳河北各地的佳話。秧歌,起初是農民在田間插秧時哼唱的民歌(又稱稻歌),後來,隨著表演較複雜的故事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要求,逐漸分出行當,搬上舞臺,衍變成富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戲曲藝術。

  其內容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善於體現漢族勞動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語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話,生動活潑,饒有風趣,帶有極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氣息。2006年5月20日,定州秧歌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老戲新唱--新版射鵰顛覆星座性格(組圖)

  粉言粉語:武俠的世界永遠都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影視圈更是對拍攝武俠劇到了樂此不疲的地步。其中,當屬我們的金庸大師人氣最高。他老人家的著作已經被翻拍到快要爛掉的地步,而且這種反覆重拍的風潮似乎沒有歇止的意向。如今,號稱06年青春偶像版的《射鵰英雄傳》又朝我們走來,熟悉的角色,新的扮演者,到底帶給我們哪些看點呢?

  1

  看點一:俊俏胡歌如何演繹憨厚郭靖

  胡歌和郭靖星座不同,但同屬土相星座,星座特質上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老實本分的孩子。也都信奉腳踏實地的做人原則。不過,郭靖天資愚鈍,傻的過頭。而處女座的男同學又普遍是心思細膩如塵的憂鬱代表。早前的逍遙哥哥,太過深入人心。孝順的董永又讓觀眾認識了不一樣的胡歌。胡歌在每次選角的時候都比較成功,相信這次,也同樣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不久前突發車禍的胡歌,傳出了險些毀容的負面新聞。好在如今已無大礙,重新回到了《射鵰》劇組。究竟這個帥逍遙是如何詮釋靖哥哥的憨厚質樸呢?新版《神鵰》恐怕是他偶像明星到實力派的重要轉型作品了。


夢人生:青陽腔

     2012年7月隨攝製組抵達九江湖口縣,繼續探尋茶葉之路。沒想到竟有意外驚喜,有幸拜師學唱了一回青陽腔,足足過了把“戲”癮。      青陽腔是在明代嘉靖年間因弋陽腔流入安徽青陽後,與當地流傳的戲曲聲腔、民間音樂等結合而成,後進入九江湖口流傳至今。2006年,青陽腔正式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 ...

塔山屯祭祀秧歌

   追述起來,塔山屯的祭祀秧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但它最盛行時期是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前之歷史,實難找到知情人,今已越古稀者也搖頭莫及。   我們之所以將綏中縣塔山屯村的秧歌謂之祭祀秧歌,是因為其當時舉辦這夥秧歌的表演形式都是以參加活動為目的。   當時,位於興城劉臺子鄉山東村西側一公里有一座娘娘頂廟 ...

四平

  四平戲又名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四蓬戲,系由明代中葉流行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演變而來,嘉靖年間盛行於徽州(安徽省歙縣)一帶,明末清初傳入閩東北大山深處的政和,在政和縣楊源鄉及屏南縣龍潭鄉以歷史原貌完整地延續至今。   四平戲的傳統劇目有《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記》、《殺狗記》、《琵琶記》、《蘇 ...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文化

  黔東北土家族的儺堂戲是獨具特色的,它屬於儺戲,是中國大地上眾多儺戲中的一分支,它與彝族的變人戲(又名撮泰吉)、師公戲、師道戲、壇燈戲、地戲等等有區別,當然與儺、儺儀及儺戲有必然聯絡。但是儺堂戲不能等同於儺戲,倘若如此,我們就不用討論了。儺堂戲是土家人在堂屋或擺手堂中(今天發展到院壩或庭院中表演)所進行的娛 ...

肩膀

   肩膀戲,亦稱肩 頭坪。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個戲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出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戲。演出時,由8歲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臺位變換的腿部動作。戲有生、旦、淨、末、 ...

布袋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 ...

宜黃

  16世紀初,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作《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後衍化為李冰次子,俗稱灌口二郎。由於官府的利用與宗教的滲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傳為隋朝嘉州太守趙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黃位於江西省東部,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