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羊肉300克、薑片20克。藥材:黨參10克、當歸10克、黃芪20克、枸杞子10克、紅棗10粒。輔料:鹽少許、料酒3大匙。
2、羊肉切塊、用開水氽燙、去血水;薑切片。
3、將所有藥材洗淨,放入鍋內,注入500毫升的水,再將羊肉與薑片加入,用小火燉煮80分鐘。
4、加入料酒、鹽調味即可。
1、材料:羊肉300克、薑片20克。藥材:黨參10克、當歸10克、黃芪20克、枸杞子10克、紅棗10粒。輔料:鹽少許、料酒3大匙。
2、羊肉切塊、用開水氽燙、去血水;薑切片。
3、將所有藥材洗淨,放入鍋內,注入500毫升的水,再將羊肉與薑片加入,用小火燉煮80分鐘。
4、加入料酒、鹽調味即可。
小暑吃羊肉好嗎 小暑吃羊肉喝羊湯5大注意事項
小暑吃羊肉好。小暑時期人體陽氣旺盛,加之自然界也高溫溼熱,喝羊肉湯可以形成“內外夾擊”,使體內寒氣驅逐到體外,能起到溫中散寒、溫補氣血的功效,從而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北方在小暑、大暑期間喝羊湯,第一可以滋補身體;第二“羊”與“陽”諧音,“古人認為夏季陽氣喪失較多,這樣能夠增加陽氣”。
因為古代一直將五月當作“惡月”,視之不吉,六月跟著沾了邊兒,故也應當“辟惡”。
《荊楚歲時記》便記載:“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所謂“湯餅”,指的便是熱湯麵。
小暑到來後,有些地區的人們會在伏天吃過水麵或者炒麵,“炒麵”這種吃法在漢代便已經出現了,“這也是提醒要在夏季多吃主食,注意營養補充”。
只是,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後,這些習俗今天多已不存。如果時逢“小暑”,農村或者景區能夠舉行一些類似的民俗儀式,與日常生活形成對比,或許更能給人們震撼,讓人們瞭解人、自然的和諧關係。
小暑吃羊肉注意事項:
食物和人都有自己的屬性,中醫講究“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羊肉性溫熱,在冬季尚且不能多吃,在伏天裡更需要合理地吃,才能達到補益身體的效果。
1、體質偏熱,陽偏盛,大便乾結、心中煩熱的人,不適合食用;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的人不宜食用。肝炎病人忌吃羊肉。虛寒性體質的人比較適合,但是羊肉和燒酒要注意適量食用,每天羊肉和酒均以1——2兩為宜。
2、不宜在溫度過低的地方進食。這是因為羊肉或羊肉湯有散熱、溫經、通絡的作用,“伏日”氣溫普遍偏高,人的機體急需散熱、排汗,在空調房內溫度過低,汗就排不出來,也就達不到散出內熱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帶來其他疾病。
3、最好採用簡單的烹調方式、菜譜設計和進食方法。蕭縣比較盛行的做法是白切羊肉,煮羊頭湯,將新鮮羊肉洗淨,放入沸水中煮開後,將沸水倒掉,再倒入沸水,只放少許食鹽、大蔥、生薑。這樣製作的羊肉營養損失很小,味道鮮美,不油膩,吃的時候蘸上鹽和醬油,沒有辛辣燥熱的調味品,在補充營養的同時,又無食後上火之慮。
4、可在膳食中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茭白、筍等。吃羊肉時最好搭配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若將羊肉和蘿蔔搭配,則能充分發揮蘿蔔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5、飽食羊肉後,忌馬上吃西瓜。西瓜性寒,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溫補作用,而且極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所以民間流傳西瓜、羊肉同食“傷元氣”。另外,羊肉不能與田螺同食,否則引起積食腹脹;與板栗同食,容易不消化,甚至能引發嘔吐;羊肉也不宜與茶同食,因為可引發便秘。
1、綠豆先用水浸泡10分鐘左右,瀝去水分,放入冷凍室,凍成冰塊。綠豆浸泡後吸收水分,根據水結成冰體積變大的原理,經過冷凍,把綠豆撐裂。有裂紋的綠豆遇熱水後被撐開,所以能很快煮開花。只是簡單的物理變化,營養不會流失的。
2、分次加水。先加少量水,將綠豆煮開花,再加大量水,將綠豆湯煮開鍋,這樣可以縮短綠豆成熟的時間。
3、提前沸水浸泡煮綠豆:將綠豆洗淨,用沸水浸泡10分鐘。待冷卻後,將綠豆放入冰箱的冷凍室內,冷凍4個小時,取出再煮,綠豆很快酥爛,30分煮即可煮熟。
4、燜煮酥爛法:把綠豆淘洗乾淨,瀝乾水分,沙鍋放清水燒開,然後放入綠豆,水量應該略多於綠豆(浸沒綠豆約半寸)為宜;用大火燒煮,煮至湯水將收干時,新增滾開水,並把沙鍋蓋嚴,燜煮20分鐘,撇去上浮的皮殼,再煮15分鐘,綠豆就開花酥爛,加糖即成綠豆湯。此法較上述方法關鍵在於燜煮,煮的綠豆湯吃起來比較軟綿。
5、乾鍋炒煮法:將挑好的綠豆洗淨晾乾,在鐵鍋中幹炒10分鐘左右,然後再煮,綠豆很快就可煮爛,大約40分鐘可煮熟。乾鍋炒制是很多人沒有嘗試過的方法,多一個炒制過程,可讓你在沒有冰箱冷凍或冷藏的情況下也能快速煮出綠豆湯,無需提前泡製!
6、懶人版巧煮綠豆湯:將綠豆洗淨,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蓋好。3~4個小時後,綠豆粒已漲大變軟,再下鍋煮,就很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綠豆煮爛。此法很簡便,適合零廚藝無做飯經驗的朋友選用,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