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流行於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區,是一種六音階的雙管豎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產的油竹削成,狀如方筷,長約15~20釐米,有小指般粗細,笛之兩管並列,以細線捆紮,竹簧插入兩管之一端,豎吹。一般都是獨奏,羌族人用特殊的“鼓腮換氣法”不斷地吹奏,音色柔和纖細,悠揚而婉轉,是抒情達意的自娛性樂器。
羌笛流行於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區,是一種六音階的雙管豎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產的油竹削成,狀如方筷,長約15~20釐米,有小指般粗細,笛之兩管並列,以細線捆紮,竹簧插入兩管之一端,豎吹。一般都是獨奏,羌族人用特殊的“鼓腮換氣法”不斷地吹奏,音色柔和纖細,悠揚而婉轉,是抒情達意的自娛性樂器。
1、骨笛是笛子中的一種,也是出現比較早的樂器,它主要出土於我國河南地區,在很早的時候,考古團隊在河南的舞陽縣賈湖的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完整的骨笛,其主要材料是用動物的長骨製成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2、而賈湖遺址中的骨笛在我國比較出名,其外形因石化而變得晶瑩透亮,也是眾多骨笛中的精品,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笛的名譽,而賈湖遺址也是我國豐富的聚落遺址地區,且質量精美,具有很高的傳統文化價值。
3、一般來說骨笛主要用於獨奏,是藏族很多青年都喜歡使用的一種樂器,而賈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樂器,在此出土的骨笛儲存比較完整,要比西方一些國家出現的笛子要早幾千年,後來被稱為我國管樂器的鼻祖。
在中國有著23個省,每個省都有著一個有著代表性的戲劇。在中國的戲曲劇種不完全統計中都有著三百六十多個。“粵”是中國廣東省的別稱,代表著的就是廣東省,粵劇同樣也是廣東省的地方戲劇。
那麼,本期粵劇文化一起了解粵劇流行於哪裡。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廣府戲”,漢族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珠江三角洲等廣府民系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
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臺灣和港澳。
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著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
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演過《蘇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陳情》等名劇。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於海內外。
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三十年代在粵劇史上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淨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演小生出色。
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的馬師以丑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里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
在明代,南戲的弋陽腔已在廣東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戲班經常進入廣東演出。根據《粵劇史》,廣東出現一個女花旦,名叫張喬,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戲子)。原籍蘇州的她出生於廣東,因為她母親是蘇州崑腔戲子的緣故被記載為崑腔班女戲子。可見各地戲班中人開始在廣東落地生根。
雖然廣東人受了外來的薰陶而開始學習演戲,但是在成化年間,學戲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灣太原霍氏族譜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學戲的家箴。後來漸漸才出現組成本地人為主體的戲班,並過渡到本地人為全體的戲班。為區別兩者,前者被稱為“外江班”,後者被稱為“本地班”。
【結束語】在廣東的地方戲劇是非常豐富的,粵劇能夠成為廣東的代表戲曲劇種也是有著自己的本事,已經有了上百年曆史的粵劇也是沉澱了許多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