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耀州窯陶瓷燒製技藝

耀州窯陶瓷燒製技藝

  耀州窯在唐代就是中國陶瓷燒製的著名產地,宋代更進一步達到鼎盛,成為我國“六大窯系”中最大的一個窯系,其產品則成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窯以銅川黃堡鎮為中心窯場,沿漆河兩岸密集布陳,史稱“十里陶坊”。同時還有立地、上店村、陳爐鎮、玉華村等窯場,依次排列,綿延百里。經過金元兵災及各朝代的動盪變遷,各陶場均已停燒,惟有陳爐鎮延續至今,成為西北地區的制瓷重鎮。陳爐鎮11個村莊幾乎家家燒瓷,被譽為“陳爐不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鎮作坊併為國營陶瓷廠。20世紀70年代,在李國楨等專家的幫助下,恢復了耀州窯的傳統技藝,生產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蘭花瓷、鐵鏽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為銅川市的支柱產業。

  耀州窯的傳統工藝主要體現在原料的採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儲備及練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劃花、貼花、印花,釉藥的選配、製備及敷施,匣缽、窯具的製作及裝窯,火焰氣氛及燒成等七個方面。一件製品完成要經過採料、精選、風化、配比、粑泥、陳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選、配製、施釉、手工裝飾(雕、刻、貼、印)、窯具製作、裝窯、燒窯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應的技術要求,掌握相關技藝的人被稱為“匠人”。

  近20年來,在現代化工業產品的衝擊下,陳爐鎮的陶瓷業一度蕭條,加之年輕人紛紛出外打工,年紀大的“匠人”相繼去世,使得流傳了一千多年的傳統陶瓷技藝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險,急需搶救。

耀州窯鑑別方法

  1、從造型上鑑定:耀州窯屬於宋代民間窯場,所生產的器物多是以民間生活用品為主。其主要器型有碗、盤、碟、杯、瓶、盆等等諸多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主要釉色都是青色。如耀州窯瓷碗的腹部特徵就相當複雜,造型向多樣化發展,主要有深腹、淺腹、曲腹、斜曲腹、斜直腹、斜腹、淺盤腹等。這些特徵都是宋代瓷碗的共同特徵,在宋代成為了所有窯場的一種造型風格。耀州窯以生產飲食具、寢具、照明用具、妝具、供器等生活日用品為主,可謂無所不備。器型豐富,有荷葉式、花瓣式、瓜稜式、六方式等,在宋代同期瓷窯中品類之多居上。如瓶,就有10種樣式,瓶體或碩長秀麗,或豐滿端莊,皆具優雅之風。上海博物館收藏的耀州窯青釉刻花長瓶,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窯青釉刻花盤口瓶最為典型。另有一種卷口、短頸、折肩,瓶身垂直細長,形似萊菔,俗稱“蘿蔔瓶”,為耀州窯特有瓶式。這些獨特的樣式正是我們能夠清楚辨別其真偽的標誌,我們不能小看了,應該仔細看清。

  2、從釉質上鑑定:耀州窯所出產品種以青瓷為主,兼有醬釉、黑釉、窯變黑釉及白瓷。青瓷胎質細,色灰白,釉色以艾青為上,青中閃黃者居多。耀州青瓷釉的呈色,基本上與龍泉青瓷釉相同,即(Fe)離子在釉中由Fe3+轉變為Fe2+的結果。從離子的吸收光譜曲線圖得知,Fe2+在紅外光區有強烈的吸收,當擴充套件到可見光區時,吸收能力逐漸減弱而使玻璃(釉)透出青藍色;Fe3+在紫外光區有強烈的吸收,至可見光區時,吸收能力減弱,致使玻璃(釉)呈現出黃綠色或棕色。這裡把釉質特徵配合上文所述的施釉特徵,我們就可以很準確地識別出耀州窯的真偽了。

  3、從做工上鑑定:宋代瓷器的做工可謂是普遍較為精緻,從燒製瓷器的方法上,主要有覆燒、支燒、墊燒等,如汝窯主要採取的就是滿釉支燒,在碗和盤的底部,我們可以看到芝麻痕似的支釘痕,透過支釘痕可以看到汝窯瓷器的香灰胎色。由於耀州窯的底部不上釉的特徵,我們一目瞭然地知道,耀州窯瓷器的燒製是墊燒。

  4、從款識上鑑定:宋代耀州窯瓷器的款識非常有特色。例如,有一件青瓷小碗內印有“三把蓮”的款識,有的小碗內印束蓮三把,稱為三把蓮,同時在碗心印有“三把蓮”字樣,即圖案與文字相互結合,有明顯的裝飾意味。宋耀州窯印花飛鳳紋碗,在紋飾間印有“正和”二字。同時,宋耀州窯也是吉語款,見到的有耀州窯印花碗。耀州窯青瓷款字的一大特點是文字藏於圖案之中。耀州窯系出土的青瓷碗,碗心中有印吳、楊、張、周等陽文的,這是工匠或窯主的姓氏,還有的在碗底部印“張”字,字藏於荷葉、蓮花之間,精巧別緻。因為耀州窯曾經燒製過皇家貢瓷,所以,有一部分的耀州青瓷印有龍紋和“龍”的款識。

宋代六大窯系之一:耀州窯

  耀州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位於現在的陝西銅川市。是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瓷還是中國漢族傳統工藝品中的最佳珍品。其歷史悠久,經歷過多個朝代發展。本期銅川文化就帶你瞭解銅川耀州窯,一起來看看吧!

  耀州窯始於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期,宋代六大窯系,終於民國。其窯址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舊稱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包括陳爐鎮、立地鎮、上店鎮及玉華宮等窯在內。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區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為主,胎薄質堅,釉面光潔勻靜,色澤青幽,呈半透明狀,十分淡雅。裝飾有刻花、印花,結構嚴謹豐滿,線條自由流暢。紋飾多滿布器內外,種類繁多,有牡丹、菊花、蓮花、魚、鴨、龍鳳等,風格粗放健美,生動自然。器形有碗、盤、瓶、罐、壺、香爐、香薰、盞託、注子溫碗、缽等。

  耀州窯在宋時北方的青瓷窯場中最負盛名,堪稱翹楚。於神宗元豐(1078-1085)至徽宗崇寧(1102-1106)的三十來年間,曾為朝廷燒製貢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對當時各地窯場產生了很大影響,得到廣泛推廣,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範圍廣闊的耀州窯系。

  耀州窯系以黃堡鎮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內鄉大窯店窯等多個窯場。各窯製品均與銅川窯相似,僅由於所用原料有差別,胎質與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長沙銅官燒製技藝首創世界陶瓷什麼技藝

  長沙窯銅官窯燒製技藝首創世界陶藝的釉下多彩新工藝。根據記載,早在殷商的時候,舜帝就帶領民眾在湘江一帶製陶了,到了唐朝時長沙窯銅官窯製陶技藝已經十分純熟了,它首創的陶瓷釉下多彩新工藝提高了銅官窯的市場競爭力,擴充套件陶瓷市場,成品極具美感。   長沙窯銅官窯燒製記憶首創世界陶瓷記憶是   長沙窯銅官窯燒陶技 ...

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是哪裡

  擁有建窯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是福建南平。   建窯,是宋代福建燒造黑釉茶盞的著名窯場。“建窯”為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建盞是中國古代黑釉瓷的傑出代表。   福建簡稱閩,中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市。   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與浙江省毗鄰、江西省接界、廣東省相連,與中國臺灣相望。其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被稱 ...

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建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是

  南平。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擁有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窯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建窯建盞燒製技藝,福建省南平市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平市位於福建省北部。東北與浙江省江山、龍泉、慶元等縣(市)相鄰,西北與江西省資溪、鉛山、廣豐等縣(市)接壤,東南 ...

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

  擁有建窯建盞燒製技藝的城市是福建南平。“建窯”為中國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窯建盞是古代黑釉瓷的傑出代表,建窯建盞燒製技藝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要經過選瓷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等13道工序。   建窯,宋代名窯之一,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分佈在南平建陽水吉窯、南平茶洋窯、武夷山遇林亭窯,三 ...

宋代磁底足特徵

  1、早期底足較寬,足底往往粘有石英託珠,紋飾簡單,由於初將燒柴改為燒煤,燒成氣氛不穩,產品色澤與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發暗;   2、中期壁薄質細,緻密度超過此前產品,底足增高,以飾釉後再經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為特徵;   3、晚期盛行斗笠狀小碗,以足底變矮、器胎變薄、出現雞心底為特徵,還盛行印花器。 ...

木葉盞如何鑑別真偽

  從工藝上辨別:   1、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壓印方法,這種工藝只是用樹葉在瓷坯上壓印個印子,可以看出來燒出的成品木葉有形無質,葉筋下凹,面光而無層次。   2、塗抹法,屬於後人推新的一種燒法,非吉州窯木葉盞燒製工藝。這種工藝製成的木葉盞脈絡呆板、顏色單調,莖脈線條細看有不自然感,或者邊沿有毛刺似的色粉沉積。 ...

陶瓷燒製的八個過程是什麼

  1、練泥:採取瓷石,用鐵錘敲碎到雞蛋大小的塊狀,再用水碓舂打成粉狀,經過淘洗,去除雜質,沉澱後製成磚狀的泥塊。   2、拉坯:把泥團摔在轆轤車的轉盤中心,順著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體的基本模樣。   3、印坯:印模外形是按坯體內形弧線旋削而成,把晾到半乾的坯,覆蓋在模種上,均勻按拍坯體外壁,再脫模即可。 ...